47 歲黃先生,過去無任何病史和手術經歷,3 年前因為穿著一雙不合腳的鞋子,不停摩擦下導致雙下肢出現傷口。這些年間,雖然一直有在醫療院所治療,但卻老聽信偏方,傷口不沾水、燙傷藥膏自行換藥,使得傷口未見好轉。
患者後續改至奇美醫院傷口照護特別門診尋求專業協助,由整形外科主任陳俊嘉收治。經醫師診察傷口處散發異味,並有大量滲液及硬厚黑痂覆蓋於雙下肢,情況相當嚴重,診斷為「雙下肢靜脈潰瘍合併傷口感染」。
在醫護團隊共同的診療照護下,黃先生的傷口逐漸好轉。傷口護理師不僅耐心與他溝通,也反覆示範傷口清潔、換藥以及彈性繃帶等使用方式,建立正確的傷口照護觀念,並且配合醫護的診治,使得傷口大幅改善。
傷口衛生四步驟,有效對抗癒合障礙
陳俊嘉表示,下肢靜脈潰瘍 (VLU) 是一種常見但相當棘手的傷口問題。主要因下肢的靜脈功能不良,靜脈血淤積導致下肢潰瘍形成,此類傷口佔常見下肢潰瘍類型比率的 70〜80%,且是常見的困難癒合傷口 (HHW)。
健康小知識:困難癒合傷口
指當治療超過 4 週或傷口縮合面積未小於 40〜50%。
陳俊嘉提到,許多病人及家屬對於傷口照護的理解存在諸多盲點,不少人因此錯失了傷口及時癒合的最佳時機。正確的「傷口衛生」是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關鍵之一,共有 4 步驟:1. 清潔、2. 清創、3. 傷口邊緣重塑、4. 敷料覆蓋。
透過 4 步驟不僅提高傷口的清潔度和減少病菌,還能克服因生物膜導致的傷口癒合障礙。傷口上的生物膜是由不同種類的細菌和真菌組成,會引發持續的炎症反應,甚至產生抗生素抗藥性,讓治療更加困難,且阻礙傷口癒合。
傷口照護特別門診,為傷口癒合最佳防線
奇美醫院傷口照護中心傷口護理師莊玟玲指出,我們每天都要刷牙,以防止牙菌斑與牙周病產生;而傷口也是如此,需要每次換藥時,好好的清潔傷口及其周邊皮膚以減少傷口菌落數,就能減少傷口的發炎與感染。
因此,每位病人來到傷口照護特別門診時,傷口衛生便是每次換藥時都會反覆執行的步驟。第一步是澈底清潔傷口及周邊 10 至 20 公分的皮膚。過程中會使用到免沖洗式潔膚液或泡沫,並配合軟紗布移除傷口上殘留的髒污、皮屑、滲液、痂皮、生物膜等不利於傷口癒合的組織或異物。
清潔後,進一步使用次氯酸溶液 (HOCl) 噴灑於傷口床,以達到抑菌與制菌的目的。這樣的清潔過程看似簡單,但卻是促進困難傷口癒合的祕訣之一。不論傷口大小,正確的清潔與減菌程序都是確保傷口快速且癒合的關鍵步驟!
常見頑固陳年汙垢,制定個人化傷口護理計畫
莊玟玲表示,乾淨的傷口床不僅能夠看清傷口的樣貌,更能準確地評估傷口狀況,有助於選擇適合的敷料;而傷口床乾淨,塗抹藥膏或者覆蓋敷料才能有效發揮藥效,促進傷口癒合。
然而,許多病人與家屬對於如何正確清潔傷口存著「不知道」、「不敢」等困惑,所以常見的傷口為:長時間未經適當的清潔,造成藥膏與傷口滲液混合累積的陳年汙垢,堆疊於傷口表面及其周邊皮膚,阻礙了傷口的修復過程。
傷口衛生之清潔步驟
步驟 1:將免沖洗式潔膚液或泡沫,噴於傷口床或噴於紗布上。免沖洗式潔膚液含表面活性劑可以降低生物膜的張力。
步驟 2:然後以輕揉攪動的方式清洗傷口。範圍最好包含傷口中心以外 20 公分的皮膚,或敷料醫材會覆蓋的區域。
步驟 3:洗掉傷口及周邊皮膚的滲液、皮屑、異物、髒汙,乃至肉眼看不見的菌落數。傷口周圍皮膚的殘留皮屑,含有脂質、皮脂、汗水等,其中含有少量電解質,會產生乳酸、尿素、氨等,創造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和生物膜的形成。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