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女性體內有助保護心血管的荷爾蒙日益減少,也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漸增,如今更有研究發現,若是熟齡女性經常一個人吃飯,也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一般而言,三高發生率是男高於女,女性體內分泌的雌激素有保護心血管健康的作用,然而當女性進入更年期時,因體內分泌的雌激素含量急速降低,容易出現體重上升,血管硬化、血壓上升、心臟功能衰退等種種問題,這讓更年期後的女性心臟病死亡率,每5年就增加近一倍。
獨自吃飯傷身又傷心 恐增憂鬱風險
如今《北美更年期協會(NAMS)》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又指出,熟齡女性若經常一個人吃飯,也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事實上,受到疫情、家庭結構改變,愈來愈多人獨自吃飯,健康問題也隨之而來。過去一項研究就指出,單獨進食的頻率愈高,腹部肥胖和血壓升高的風險愈高,因為單獨吃飯時,往往會吃得更快,容易導致體重、腰圍、血壓和血脂上升,連帶增加代謝症候群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除了生理上的健康外,單獨吃飯也會影響心理健康,恐是憂鬱症的危險因素,這也會影響心血管疾病風險。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預防心臟病學和女性心血管健康科主任梅塔(Laxmi Mehta)說,獨處有時和憂鬱有關,當憂鬱時,他們更有可能在飲食、運動和酒精攝取上,做出更糟糕的健康選擇。」
早期的研究也表明,情緒和單獨進食之間有關聯,曾發表在《BMC老年醫學(BMC Geriatric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單獨進食可能和60~74歲女性的憂鬱症狀有關。根據美國心臟協會也指出,憂鬱症似乎和心臟健康存在雙向關係,這意味著憂鬱症與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有關,患有心臟病的人似乎也更容易有憂鬱症狀。
別再一個人吃飯 熟齡女性獨食心絞痛風險增逾2倍
儘管過去一些研究發現單獨進食是熟齡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但很少有研究調查單獨進食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之間的關係。為了了解單獨進食是否會影響心臟病風險,研究人員使用了2016年韓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中590名65歲以上的更年期婦女數據,將每天單獨吃兩餐以上的婦女分配到單獨進食組,而每天和其他人一起吃兩餐以上的婦女則被分配到對照組,研究刊登在國際期刊《更年期(Menopause)》。
研究團隊發現,獨自吃飯的熟齡女性營養知識和攝取量較差,她們攝取的熱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鈉和鉀含量都低於對照組,且獨自吃飯組對於食品標籤和營養需求的整體了解也比較少。值得注意的是,單獨進食的熟齡女性罹患心絞痛的可能性竟是一般人的2.58倍,心絞痛和許多心血管疾病相關,通常是負責提供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阻塞後所產生的症狀,也可稱為狹心症。病人常感覺胸部出現鈍痛或脹痛,有些人只會覺得胸部悶悶(胸悶),通常伴隨喘氣、呼吸急促、噁心、冒汗、頭暈等其他症狀,疼痛有時會擴及影響到頸部、下巴、背部,甚至是腹痛。
「確實,如果飲食容易失控、飲食攝取不均衡、獲得的健康資訊較少,而且也沒有能一起吃飯、運動、社交的人,確實會增加代謝性疾病風險,」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認為,另外也需要考量為何會長期單獨吃飯,這樣的熟齡女性可能是獨居、較少社交互動、不在乎他人看法、有情緒問題、缺乏關懷等狀況,往往飲食上比較不受控制,容易增加代謝性、心血管疾病。
「這項研究表明,獨自吃飯的熟齡女性更有可能患有心臟病,她們也更有可能喪偶、收入較低、營養攝取不足。有鑑於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和社會孤立,這些結果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憂鬱症和健康狀況變差並不奇怪,」北美更年期協會醫學主任絲蒂芬妮‧法比恩(Stephanie Faubion)說。
國際知名的高齡醫學專家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機構長飯島勝矢也強調社會參與的重要性,在日本是一大問題,在台灣,孤獨恐怕也是高齡族群心裡的痛。根據衛福部「2013年老人狀況調查」,65歲以上約每5個人有1人有時或常常感到孤單或寂寞,台灣的老人自殺率更高達每十萬人31人以上,是英、美、澳等國的近1倍。社交活動過少,恐會對情緒、生活型態造成影響,飲食不健康、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對身心都會造成影響,柳朋馳鼓勵長輩可以多多參與社交活動、多交流健康話題,甚至呼朋引伴運動等,有助改善整體健康,並且無論是社交互動、情緒上,家人都應該要給予適度的關懷和支持。
留言 1
◼️🪶Gealbhan個阿爺
好彩我係男人
其實自己一隻最開心👍
11月09日00: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