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緊,生活逼人。平日面對種種壓力,大家應對方法不同,放假旅行充電,四處購物忘憂,遠離日常,活在當下,至少「冷河」過一過,身心可以放緩一下。飲食意義豐富,對我來說,舒壓是其中一種。研究用腦太多,不妨飲杯凍飲,文件接踵而來,何不食個下午茶,中場休息。思考費精神費熱量,飲食回歸日常所需,「肚餓無法做好事情」,是自己累積出來的經驗,腸胃空虛,輕則「無橋」腦閉塞,重則頭痛腳步浮,當然情況因人而異,我總算是找到「應對」自己的方法。
撇除生理層面,狀況不佳,有時是心理因素。工作太忙,千頭萬緒,橡筋拉太緊,確實要放鬆。比喻從小就聽,長大反而忘記,如果飲食或多或少能起作用,有需要的時候刻意執行,可以幫幫自己,關照別人。近日在電台節目,談到「從創作找自我」,有聽眾留言讚好,我比較多談的是煮食方面。煮食毫無疑問是創作,技術有高低,味道有高下,但用來尋找自我,或為生活提味,技術和味道反是次要,重要的是,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找個時段,獨處廚房,落手清洗,斬瓜切菜,全程投入,思緒從緊張、煩惱中抽離,飯餸煮好,兩碗落肚,心情變得不一樣。前提是要不抗拒煮食,飲食不對味,絕對可以另找方法。
自己上半年的工作,忙中帶亂,亂中無序,最難處理。在見步行步的情況下,辦了兩次文化交流團,先去澳門,後去台灣,期間也自然而然,有忙裏偷閒的時間。疫情幾年,沒有旅遊,沒有帶團,主持交流,身心疲累。準備應對突發事情,晚上不敢走遠,唯一比較安穩的,是清晨時段,幾近肯定學生不會早起。自己比早餐時段更早出門,為的只是到「茶記」,「飲啖茶,食個包」。沿路落斜,行到酒店下面的「蔡佬記」,店內已有三兩街坊,自己點了奶茶、豬扒菠蘿包。茶濃奶滑,麵包新鮮,豬扒軟腍,帶團中難得有MeTime,美食加成,適度舒緩繃緊。
後來的台灣交流團,顧慮更多,始終是起飛降落的事。學生愉快體驗學習,老師暗自安排一切,大家遊九份時腳步最快,自己也快步上行看看風景。與幾位同事、學生,影相談笑,一行人即興走入依山而建的茶館。大家圍枱點茶,普洱加菊花、高山茶、水果茶,冷熱隨意。閒坐各自享受,共聊一同歡樂。茶品水準合格,呷茶遠望山景海景,叫人開朗暢懷。回看同行夥伴,全情投入體驗當中,人景其實同樣美好。置身其中,不無感動,套句老話,此刻無價。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