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向來習慣儲備成藥在家以備不時之需,疫情期間更甚,但倘若家中有多餘或過期藥物,大家又會怎樣處理?環境學者鍾姍姍2019年曾發表報告指,二千名受訪市民中,有六成受訪者表示會將多餘藥物掉到垃圾桶或沖進廁所。太平山青年商會去年舉辦藥物回收活動,一個月內回收逾28萬粒、超過94種剩餘藥物,商會今年續辦,在全港18區設近百五個回收點至本月30日,亦有連鎖藥房參與計劃。商會指,收集藥物數據及研究藥餘涉及的公帑開支後,撰寫報告交予政府。
港人究竟存放多少多餘藥物?浸會大學生物系高級講師鍾姍姍2019年,曾街頭訪問二千人,四分三受訪者家裏有存放多餘藥物,主要是感冒藥。團隊亦在街頭以一袋裝滿藥丸、如手掌般大的藥丸袋,讓受訪者估算家裏存放多少藥物,推算港人平均存放一百三十多克的藥物。團隊當年檢測本港三個堆填區的滲漏液,發現三種抗生素濃度都超標,相信與市民棄置家居藥物有關,若抗生素殘留於環境,有機會令細菌變得更「惡」。
城市大學學者去年參與一項全球研究發現,研究涵蓋全球1,052個河流採樣點,結果顯示當中逾四分一地點的藥物濃度,對環境和人類健康具潛在毒性風險。研究發現,與其他地區相比,亞洲地區包括巴基斯坦、印度、馬來西亞、廣州和香港普遍有較嚴重的藥物污染。258條研究涵蓋的河流中,香港的啟德河和林村河,分別被列為全球第29位和第70位最受污染的河流。啟德河其中一個樣本更驗出34種不同的藥物,為該研究的最高紀錄。
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及化學系署理系主任梁美儀去年已建議,亞洲地區需加強買賣藥物的規管,提升污水處理的技術,及教育民眾妥善處理棄置的藥物,改善情況。不過至今,本港一直未有提供家居棄用藥物收集服務,環保署指市民不應該將藥物倒入廁所、洗手盆,建議將藥密封包好,然後與普通家居固體廢物,一併棄置。
太平山青年商會於全港過百地點設藥物回收點至本月30日,回收點分佈一覽請按此。商會指,現時只接收西藥,不接收中藥和保健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