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近日發布公告,根據《動物食品預防控制最終規則》(Preventive Controls for Animal Food, PCAF),所有使用未經加工或未經巴氏殺菌的禽類或牛類原料製造寵物食品的企業,須重新審視其食品安全計劃,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列入已知或可合理預測的食品安全危害,藉此降低潛在健康風險,確保貓狗食品的安全性。
H5N1對寵物的威脅:食品污染與感染風險
近期,FDA追蹤發現,加州、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及華盛頓州多起家貓感染H5N1的案例,確認部分病例與食用受污染食品有關。研究顯示,H5N1病毒可透過食用受感染的禽畜原料(如生肉、未殺菌乳製品或雞蛋)傳播給貓狗,其中家貓及大型貓科動物的感染風險尤高,病情也較為嚴重。
雖然犬隻的感染案例較少,且症狀通常較輕微,但FDA仍強調,所有相關企業應提高警覺,強化食品安全管理,以防範病毒進入寵物食品供應鏈。
強化食品安全計劃:預防控制是關鍵
根據PCAF規定,動物食品製造商需定期評估已知或可合理預測的食品安全危害,並在必要時更新食品安全計劃。此次FDA的要求,主要基於最新的科學數據及近期多起寵物感染案例,確保業者能採取適當的預防控制措施,減少H5N1病毒的傳播風險。
為符合規範,製造商應考慮以下關鍵措施:
✔ 高溫處理:透過適當的熱處理技術(如巴氏殺菌)降低病毒存活率。
✔ 供應鏈管理:優先採購健康、經檢驗合格的禽畜原料,確保來源安全。
✔ 交叉污染防控:在生產、儲存與運輸過程中,確保不會發生病毒污染。
政府與企業攜手,構築食品安全防線
FDA與美國農業部(USDA)強調,經過正確加工處理的食品仍然安全可靠,消費者不必過度恐慌。相關機構將持續監測H5N1病毒在動物食品中的風險,並根據最新研究數據適時調整規範,以確保寵物健康與食品安全。
此次政策更新顯示,食品安全管理正朝向更嚴格、更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動物食品製造商需加速調整營運模式,以符合最新規範,為寵物提供更安全、健康的食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