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除了抗氧化、養顏美容外,又多了一個好處。最新研究發現,泡茶能去除水中的重金屬,但該怎麼泡才對?哪種茶最有效?
茶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富含茶多酚與兒茶素,眾多研究證實,其具有抗老化、抗氧化、美容養顏等多種健康功效。如今,喝茶又多了一個令人驚喜的理由—根據美國西北大學最新研究,在泡茶的過程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屬,如鉛與鎘。
泡茶可去除重金屬,哪種茶最有效?
由西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德拉維德(Vinayak Dravid)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茶葉的多孔結構及活性表面能吸附水中的重金屬離子。
為驗證不同茶葉的吸附效果,研究人員配製了含鉛、鎘、鉻、銅、鋅等重金屬的水溶液,模擬受污染的飲用水,並選取多種常見茶葉進行實驗,包括紅茶、綠茶、烏龍茶、白茶,以及甘菊茶、路易波士茶等草本茶,對比散葉茶與袋泡茶的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茶葉確實能吸附水中的鉛、鎘等重金屬。1杯普通茶(包括1杯水、1包茶、浸泡3~5分鐘)可去除約15%的鉛,而浸泡時間愈長,吸附效果就愈顯著。
德拉維德表示,長時間沖泡,甚至以冷泡茶等過夜浸泡方式,能有效去除水中大部分,甚至幾乎所有的重金屬。特別是磨碎的茶葉,因表面積較大,吸附效果更佳,其中以紅茶的表現最佳,但其他茶類也有作用。
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茶包材質對吸附能力也有影響,尤以纖維素茶包效果最佳,而棉布與尼龍茶包的吸附效果較差,且尼龍茶包可能釋放塑膠微粒,對水質造成2次污染
該改喝茶降低重金屬暴露風險?專家這樣看
雖然這項研究證明泡茶能去除部分水中重金屬,但德拉維德強調,這並非建議大眾用茶葉來過濾飲用水,而是希望透過科學數據,量化茶葉的吸附能力,凸顯其在降低全球人口重金屬暴露風險上的公共衛生潛力。
研究團隊成員辛德爾(Benjamin Shindel)也補充,如果人們每天多喝一杯茶,長期下來,或許能觀察到與重金屬暴露相關的疾病發生率降低,這甚至可能可以解釋,為何喝較多茶的人,罹患心臟病與中風的機率低於喝較少茶的人。
經營「韋恩的食農天地」的食品專家韋恩指出,許多地方仍在使用含鉛水管,台北市也直到8年前,才全面淘汰鉛管,而鉛與智力發展、肝腎病變、生殖健康問題密切相關,鎘更與神經與骨骼疾病有關。美國研究結果顯示,泡茶可有效降低飲用水中的鉛、鎘,以及鋅、銅、鉻等重金屬,這對全球愛喝茶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目前,全球每天喝茶的人口超過2億,甚至超越咖啡消費者。若泡茶能發揮額外的飲水淨化效果,這項發現無疑將對全球公共健康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