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子夜場遊樂的創作癡漢 給港產片的第一封情書 訪《曾經擁有》導演徐梓耀

虛詞.無形

發布於 8小時前 • 王兆基

「最繽紛的花園遊樂過/但求動心」,當其他小朋友在遊樂場隨著鞦韆的影子盪走一個童年,徐梓耀(Keian)的童年及青少年時期都在已結業的尖沙咀華懋廣場戲院遊樂,對港產片動了情,念念不忘的他形容自己首次擔任導演時,如天昏地暗般陷入初戀,便決意以鏡頭寫第一封給港產片的影像情書——《曾經擁有》,以曾經的記憶看見他擁有的那些年華。

屬於他的尖沙咀黑夜

《曾經擁有》講述舉止怪異的吳少金(姜皓文飾演)痴迷電影,會出現在片場指導演員乃至攝影師。真人騷節目編輯細薑(廖子妤飾)懷疑他是利用劣評來敲詐電影公司廣告費的影評人,決定透過真人騷炒作他為「電影痴漢」。身兼編劇之一的導演徐梓耀透露,故事靈感來自於自己的片場見聞。

徐梓耀曾在擔當副導演時,發現無論去何處拍攝,都會見到一位不屬於工作人員的神秘男子。初始以為他是記者,或者藝人的粉絲。當拍攝行程出現臨時的變動,如因為天氣變化,即時改變下一個拍攝場地,該神秘男子總會現身在新的場地,甚至比作為副導的他更早抵達。徐更從細微處發現他知悉電影的幕後運作,加之他有神通廣大的拍攝消息來源,更令徐梓耀產生好奇心,決定與林敏怡共同以神秘人作為藍本而編寫劇本。

該片拍攝於2017年,本來是徐梓耀完成的首部長片,因疫情而推遲上映,名字更從《電影癡漢》改為《曾經擁有》。後來執導的《假冒女團》早已在2021年上映。他表示:「擔當多年副導演之後,終於可以拍攝自己的長片,所以投置許多個人情感在這套電影,如同曾經擁有的初戀,拍攝得比較輕浮,技藝比較稚嫩。《曾經擁有》這個名字會比較認真,沒有那種輕佻的感覺。」正如曾經擁有的初戀,我們都不太成熟而必然有遺憾,回頭再審視自己,其實從中學習了不少經驗。

電影裡翻拍周星馳與莫文蔚在《食神》經典一幕,台詞又多次提及王晶,原來是徐梓耀刻意為之。當年適逢大陸網絡電影興旺的時期,他卻想寫一個屬於自己、不遷就他人的故事。他認為這是一套很香港的電影,「我剪接入Trailer的那段對白說周星馳做賭聖,搭上賭俠劉德華去拜師賭神周潤發。如果你不是上了年紀的香港人,並了解港產片的歷史,會很難理解。」他將自己的回憶與情感投射於《曾經擁有》之中。

這部片對焦尖沙咀的華懋廣場戲院,還能見到手劃座位表的畫面。全因為他是一個地道的尖沙咀人:「我從外國讀完書到現在都住在尖沙咀,被朋友笑過出去香港其他地方要帶護照。」該戲院落成於1984年,是香港第一間推出子夜場的戲院,通宵營業,他回味道:「因為我以前喜歡四處夜蒲,到了凌晨時分,就會去吃著鹵水雞髀看電影。那裏的鹵水雞髀非常美味。」可惜此戲院在2013年突然宣佈結業,那時他剛剛進入電影業。由戲院的座椅到片場的導演凳,他對電影的情感早在尖沙咀這不夜之地發生、開機。

影像生活,創作癡漢

從廣告界的幕牆跨越到電影界的銀幕,從電影公司的創作總監轉為副導演,徐梓耀認為自己頑皮、痴迷創作的本性沒有改變,反而更得以發揮。他在訪問裡提到表面上兩者都是創作,但電影相比廣告處處的精準計算,擁有更多自由的空間,給予他表達自己的意念。於是編寫、拍攝故事,也為《曾經擁有》的配樂填詞。

原來他與影像創作的緣份早已注定。從小養成觀看電影與電視的習慣,電視機對於他的生活是一種旁白,影像彷如他接觸世界的老師。「以前我們小時候那個年代,許多人會長期開著電台不停地在播放。我一回家後會立即打開電視機,甚至有時我在睡覺,會任由它在播放著聲音與畫面。因為它自己會主動引起我的注意力,例如某些對白、有些畫面吸引我,我就會坐下凝視。我發現自己會不停地在看電視。」

《曾經擁有》吳少金會購買海量港產片影碟,牆上貼滿香港電影的海報及劇照,對每套戲都如數家珍。他覺得自己不像吳少金是一個電影癡漢,「所謂的癡漢定義是比一般人更極端與執迷。我是一個很容易對一些事物執迷的人。如果你問我有什麼興趣,我的興趣就是工作,寓工作於娛樂,是無窮無盡的事情。所有事情都關導演事:攝影、燈光、服裝妝頭、海報、甚至茶水好不好喝。如果你確實很熱愛拍攝電影,就自然會在裡面找一些東西來玩樂,這是沒有終點的玩樂。我所有的生活都是圍繞著工作與電影——而我最執迷於創作。」

再看電影前景,真誠是他的本領

從他完成拍攝《曾經擁有》的2017年,至今經已八年之久,終於得以上映。世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近年電影市道亦變差。徐梓耀坦言:「很多人都經常會說香港電影已死。我覺得不現實,有高峰自然有低谷,香港電影不會永遠處於高處。觀眾對港產片本身的標準太高,而以往黃金年代的產業太強盛,甚至出口電影至亞洲與歐美,很難維持這種競爭力。但香港從來不缺高手與好電影,只是市場在轉型,電影人還未找到方法去適應。我不覺得台灣、泰國的電影比香港差。香港電影要生存,不是強行告訴觀眾這是香港製造的電影,而是如何在國際市場找適合我們的立足點。」

疫情之後觀眾的觀影模式轉變、串流平台的普及,他覺得現今觀眾的閱片量及對電影的審美標準比以往更高。「他們只會看一些最極致的影片。可能12歲的觀眾,已經看了幾次全球一百大電影片單。今日每個人都像一個大數據。」他亦不介意串流平台投資自己的拍攝計劃,「如果是我,會想拍一齣三級版的《爸爸》,像《人肉叉燒包》那樣,或者再多些情色畫面。」可見他仍然痴迷於香港電影以往的癲狂與過火,一如初戀總是難忘。即使兩人一起坐在街邊吃木頭車的咖喱魚蛋,吞落喉頭的仍是曾經擁有的甜蜜蜜。

「抱起過/放低了/然後回憶。」人至中年的徐梓耀憑這套電影寄託自己真摯的香港情懷,回首那如子夜中霓虹的煌煌歲月,他認為《曾經擁有》,「一定不是米芝蓮,而是如曾經街邊車仔檔、木頭車裡的作品。你有多久沒有品嚐過車仔檔碟上的腸粉?」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