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嫁到荷蘭的港媽 從古城烏德勒支說起

Metro Pop

發布於 2022年06月24日00:00

瀰漫著陣陣自由氣息的荷蘭,是不少香港人的旅遊熱點,對於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大城市,大家應該也不會感到陌生。然而荷蘭其它人口較少的城市,同樣有其獨特之美,只是較少港人知曉。嫁到荷蘭的港媽Cathy,跟隨丈夫落戶在烏德勒支這個歷史悠久的古城,感受荷蘭的風土人情。

FB:港b港媽荷蘭爸爸
因結識荷蘭籍丈夫而嫁到烏德勒支,2016年誕下小孩,翌年開設個人專頁,分享照顧BB的趣事,以及移居到荷蘭生活的點滴。

歷史古城之美

跟隨丈夫移民到荷蘭的Cathy,沒有選擇定居在阿姆斯特丹的大城市,反而落戶在相對冷門的烏德勒支。沒有都市的繁華熱鬧,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卻不如想像般沉悶。「因為丈夫一直住在這裡,所以很順理成章地遷到這裡。別人或會以為這裡很沉悶,但我卻很喜歡這裡的環境,人口不多而且相當舒服。像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城市,人口愈來愈膨脹,市內到處都是遊客,通常我也只會選在周末,到那裡的唐人街飲茶。」

在全國第四大城市烏德勒支,不少建築物都是中世紀後留下的古蹟,四周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除此以外,烏德勒支還孕育了世界知名的卡通人物Miffy,以它作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成為Cathy帶同女兒經常到訪的地方。「有些人以為Miffy來自日本,其實它是生於烏德勒支的插畫師Dick Bruna所設計,因此市內遍佈著Miffy的蹤影。我的女兒也很喜歡這個卡通人物,最喜歡尋找跟它相關的東西。」

荷蘭人稱Miffy為"Nintje"。

烏德勒支市內遍佈Miffy蹤跡,包括這盞特色交通燈。

融入單車國度

有「單車城市」之稱的荷蘭,居民習慣以單車代步,烏德勒支更曾被評為「單車友善城市」之一。然而對於不擅騎單車的Cathy,卻需經過一番苦功,才能融入這個單車世界。「起初我的確有點害怕,騎著小童單車經常被取笑,不過也許為母則強,我不想小朋友將來無法融入荷蘭的生活,所以就不停鍛煉,總算掌握得比以前好。雖然荷蘭的單車網絡很完善,但也會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況,只能靠經驗和手勢避免。」

荷蘭人習慣以單車作為交通工具,每個城市對單車停泊位都有很大需求。住在烏德勒支的Cathy,提到最近於當地落成、可容納超過三萬部單車的停車場。「荷蘭的單車停泊場,內裡的設施都很先進,而烏德勒支這個新建的單車地下停車場,空間更是全球最大,在這裡全日停泊皆為免費,有助減少偷單車的情況。」

濃厚學術氣息

烏德勒支除了是個古城,也瀰漫著陣陣學術氣息,其烏德勒支大學(UU)於國際上排名位居前列,此外還有好幾所聞名荷蘭的大學和學院,因此亦有著「大學城」的別稱。移民荷蘭後決心全職照顧小朋友的Cathy,也選擇在這裡延續她的大學生涯。「以往我在香港的時裝品牌工作,雖然現在沒有打算重投職場,但總不能留在家裡甚麼也不做,所以報讀了UU的幼兒教育碩士課程。」

幼兒教育大不同

為了小朋友而決心移民的Cathy,談到荷蘭的教育政策,坦言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每次回港時,我都更深切地感受到,香港教育對學童和家長帶來的壓力,連約女兒的朋友仔,也因對方趕著面試而告吹。荷蘭的小朋友在五歲前,可自行選擇是否去playgroup,讓他們能夠好好享受童年。記得在我女兒歲半的時候,我帶她到荷蘭的健康院作檢查,職員特地召喚我上了一節三小時的課堂,只因深怕我太早開發小朋友的智力;諷刺的是,課堂上大多是來自亞洲的家長。」

因為不想成為「怪獸家長」,Cathy跟隨丈夫移民到荷蘭,對小朋友的教育也只透過「寓遊戲於學習」的心態,不過對比其他外國小朋友,女兒依然來得更加「精靈」,令Cathy想將這份教學理念伸展。問她可擔心會不自覺地成為「虎媽」嗎?「我希望嘗試的,並非鼓吹刻意學習的playgroup,而是透過遊戲輕鬆地進行的唱遊班。外國的小朋友一般較慢熱,他們的家長對這種幼兒教育,原來也是很受落的。」

荷蘭公園的迷你農場

香港地少人多,有限土地多用來發展房地產,即使小朋友想好好玩樂,也難以給予足夠的空間。經常陪同女兒到公園遊玩的Cathy,對此特別有感覺。「荷蘭的公園很有空間感,除了提供沙地外,不少更設置迷你農場,讓家長陪同小朋友餵飼豬羊。在香港的話,即使玩也要排隊,因為兩歲至十多歲的朋友,都只能身處同一個公園,家長則坐在一旁看手機。」

荷蘭人的簡單與「均真」

移民到荷蘭前,Cathy跟丈夫度過五年漫長的"Long D",雖然每年她也會往返兩地數次,不過對於荷蘭的認識,始終還是停留在遊客的層面,直到兩年前遷往烏德勒支,才真正體驗到當地風情。「之前只是來住兩、三星期,不會特地買菜入廚,但到真正定居時,發覺他們的飲食文化極簡單,可以每天早、午餐都吃方包、火腿或芝士,就算是相同的食物也沒所謂。」荷蘭人對食的「求其」程度,自然也體現在Cathy的丈夫身上,更讓她按捺不住,要為丈夫親自下廚準備午餐,叫他別再每天也吃從雪櫃拿出的麵包。

即使身處同一國家或城市,短暫旅遊與長期生活,往往帶來截然不同的感受。在Cathy還沒嫁到荷蘭前,也曾以為當地人的性格如電視節目的形象般帶點吝嗇,直到移居當地跟不同的荷蘭人長期相處,才切身明白他們背後的文化。「與其說他們『孤寒』,倒不如說他們很『均真』,甚至比歐洲其他國家的人都要『均真』,即使兩夫婦購物,也會分開各自付錢,連家務都會清晰地分工,列明每周有哪天由誰來打掃。這種『孤寒』也體現在他們的環保意識上,如有需要才開燈,煲水時為了節約用水,寧願付錢買個更好的水龍頭,所以我覺得不應單以吝嗇來形容荷蘭人。」

Cathy說荷蘭人喜歡花錢在家居佈置:「無論衣著和飲食,荷蘭人都很簡單,而他們覺得值得花錢的地方,是用在家裡的裝飾和佈置,例如當地人的花園總是打理得很漂亮,也很歡迎其他朋友作客參觀。」

對小孩友善的城市

在荷蘭生活久了,Cathy偶爾會回港探望親朋好友,但每次也有很深的感受。「特別是我有了小朋友後,感受更深。例如我推著BB車乘搭升降機時,常聽到旁人的冷言冷語,嫌棄BB車佔了很多空間;反而在荷蘭,連老人家也願意讓路予BB車前進。亦試過在香港的超市購物時,遇到BB哭鬧,其他人會覺得很嘈吵和厭煩,相比起在荷蘭時,荷蘭人遇有小孩哭鬧,會主動上前呵哄,陪她玩或請吃食物,用溫情的方法止住她的哭聲。」

難學的荷蘭語

隻身嫁到荷蘭的Cathy,形容學習當地語言是一項很大的挑戰。雖然丈夫是一名荷蘭華僑,因此彼此溝通沒有任何困難,但要取得荷蘭居留權,必須先通過領事館的荷蘭語考核,然後在當地住滿三年後,更要迎接聽、寫、讀、講、面試等等的進階試,難怪Cathy說要著手準備。「我自問也算有語言天分,之前學過西班牙文和法文,但荷蘭語的"R"音特別難發音,簡單如Good Morning(荷蘭語:"Goedemorgen"),舌頭已捲得很辛苦,加上文法上有很多不同結構,所以要學習荷蘭語真的很有難度。」

港媽Cathy解構荷蘭

*荷蘭與橙色的淵源

「這份淵源來自荷蘭的皇室家庭奧蘭治家族的威廉一世(Willem van Oranje),16世紀時帶領荷蘭屬地脫離西班牙管治,因此被荷蘭人尊稱為國父,其姓氏的意思也用在代表荷蘭的橙色。」

*Dutch、Netherlands、Holland的分別

「Netherlands字意解作『低地國』,本來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後來被荷蘭繼承為國名;Dutch的名稱跟德國有關,『低地國』從日耳曼分裂,變成Dutch和German,而Dutch現在也解作荷蘭語;Holland則是國家的一個省市,現已分成South Holland和North Holland,只因早年位處發展中心,成為荷蘭的泛稱。」

*荷蘭真有荷蘭豆?

經常也聽別人說「荷蘭豆」,在荷蘭當地又是否真的存在著「荷蘭豆」呢?「我們在香港吃到的荷蘭豆,在這裡的入口國或是中國,或是智利,反而我從來沒有見過荷蘭本地的荷蘭豆。」

*荷蘭特色運河屋

沿著阿姆斯特丹的運河,別致的運河屋是一大特色,在Cathy居住的城市,是否也有著這些運河屋呢?「烏德勒支以前也有運河屋,但大部分用作妓寨,現在皆已被政府查封,而烏德勒支的妓女運河屋也不復存在。」

#635
TEXT:C LONG
PHOTO:受訪者提供、互聯網圖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