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傳承與創新

HKAPA 香港演藝學院

更新於 2021年07月06日07:38 • 發布於 2021年07月06日07:38 • 香港演藝學院
戲曲學院院長劉國瑛教授
戲曲學院院長劉國瑛教授

自上世紀以來,香港一直是粵劇藝術重鎮,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粵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時,香港演藝學院現任校董會主席周振基教授是民政事務局委任的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主席,亦是粵、港、澳三方聯合申報的港方代表之一,粵劇的保育與傳承進一步成為文化藝術界關注的課題。香港演藝學院早在1999年和2001年先後開辦全日制文憑及深造文憑課程,繼而在2013年正式成立戲曲學院,創辦全球首個戲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戲曲學院院長劉國瑛教授具有廿多年的職業音樂領導經驗,曾與多位粵劇名伶合作,包括林家聲博士、尤聲普、尹飛燕、南鳳等,合共作七百多場職業演出,他立志肩負文化使命,為香港梨園培育出新一代的台前幕後接班人,劉教授並以身作則,終身學習,取得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碩士後,繼續在美國南加州大學修讀教育博士課程,「學院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傳統藝術形式的平台,同時透過創新、跨學科和面向全球的教育令課程更完善。」期望讓百年表演藝術發展成新世代文化產業。

 

中國地方戲曲多達數百種,粵劇是廣東一帶流行的劇種之一,至20世紀初蓬勃發展。香港演藝學院自90年代末起,逐步將中國戲曲藝術規劃為專修學科。回顧戲曲學院的發展,劉教授表示初衷不變,「學院的目標是為了保育粵劇文化,並引入教育框架中,這樣做有兩個好處:可以達到保育和傳承的作用。一般傳統表演藝術都會遇到傳承困難,知識的傳遞可能出現落差,所以我們的工作就好像打造了一個『知識庫』,並透過規範性的訓練,將知識傳授至新一代的粵劇藝術工作者。」

 

學院每學期均舉辦《鑼鼓響》,由主修粵劇表演的學生擔演、粵劇音樂學生作伴奏。
學院每學期均舉辦《鑼鼓響》,由主修粵劇表演的學生擔演、粵劇音樂學生作伴奏。

 

主修粵劇音樂的學生有不少演出機會。
主修粵劇音樂的學生有不少演出機會。

 

學院成立以來經歷了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兩次評審,從中收集各持分者的意見,致力令課程更豐富,一方面保持一貫的教學方針,鞏固學生的粵劇根基;另一方面與時並進,運用不同方式培養21世紀的戲曲表演藝術者,以應付現今社會的轉變。「我們利用科技和創新的手法透過學生、畢業生、老師保育粵劇文化,並培育新一代的粵劇音樂和表演藝術者。」

 

現代化系統培訓

戲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分為粵劇表演與粵劇音樂兩大主修,內容包括專業訓練及全面教育,除中英文和資訊科技應用外,亦涵蓋人文學科、中樂、中國戲曲、西方音樂理論、戲劇表演等。基本收生條件是完成中學文憑課程或持有粵劇資歷,可以報讀基礎文憑、高等文憑或學士課程。「報讀表演主修的學生通常已具備一定的底子,但由於香港沒有表演藝術專業培訓的中學,所以他們多是對粵劇感興趣,或者曾參加劇團的訓練。而音樂主修的同學除了對粵劇有興趣外,亦要對他們選修的樂器有基礎認識。我們很高興一些在讀學生向自己中學的師弟妹推薦我們的課程。」

 

學院的培訓方式,與師徒制或戲班口耳相傳的傳統教授模式不同,劉教授強調傳統與現代化教學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學院制可取其長處,除了『手把手』的教學,同時講求『成效為本』,在學術框架下傳承戲曲知識。除了大師班,我們亦邀請資深業界人士作到訪藝術家進行交流,讓學生接觸業界,我們還會提供行業實習的機會,學生有機會到西九文化區、香港電台第五台實習。老師亦會協助、輔導學生,以增加學生入行的機會。」為了提升教學質素,學院將引入「SOBA」(Spatial Outcomes-Based Assessment System,中文暫譯為「多維度學習成效評估系統」),以建立資料庫和新的評核方法,通過科技和客觀的數據分析,更有效協助及提升教與學質素。

 

戲曲學院定期邀請資深業界人士到校與學生交流。今年4月邀得粵樂大師朱慶祥先生分享經驗和心得。
戲曲學院定期邀請資深業界人士到校與學生交流。今年4月邀得粵樂大師朱慶祥先生分享經驗和心得。

 

學院近年積極把科技融入教學,將引入「多維度學習成效評估系統」,通過科技和數據分析提升教學質素。
學院近年積極把科技融入教學,將引入「多維度學習成效評估系統」,通過科技和數據分析提升教學質素。

 

市民於以往的演藝學院開放日透過虛擬實境體驗粵劇。
市民於以往的演藝學院開放日透過虛擬實境體驗粵劇。

 

踏台板實踐所學

學院於每學期均舉辦戲曲節目《鑼鼓響》,為學生帶來「踏台板」的機會。「這是每個學期的里程碑,節目結合了音樂和表演主修的同學的努力,不僅是一場演出,亦是一個實踐的機會,以及供老師考核評分的平台。」

 

今年受疫情影響,上學期的《鑼鼓響》無奈取消,學院安排把選段演出作錄影,包括《大鬧廣昌隆》之〈客店訴冤〉、《天女散花》、《刁蠻元帥莽將軍》之〈大戰〉、《春花笑六郎》之〈罪子〉、《荊釵記》之〈投江〉、《呂布與貂蟬》之〈鳳儀亭〉及《桃花湖畔鳳求凰》,學生既得到舞台演出經驗,亦可體驗拍攝與演出的分別,老師的指導方法亦有所不同。待後期製作完成後,演出片段會安排在今年7月的「戲曲學院節」公開播放,而其他節目還包括本學期的《鑼鼓響》、學生畢業演出、開放日、後台參觀和新評核系統的首次公開示範。今年的《鑼鼓響》更會有新嘗試,除折子戲外,亦會加入音樂表演。

 

完成四年課程後,大部分學士學位畢業生均從事粵劇藝術工作,「畢業生可以選擇入行做演員或樂師,也可以從事行政、幕後等工作。我們的課程講求全面教育,例如學生須學習製作一場演出的實用知識。此外,他們也可以選擇繼續升學,修讀碩士課程或教育文憑。」

為了向已故粵劇大師林家聲博士致敬,校董會主席周教授以林派唱腔錄製《玉梨魂》,由戲曲學院院長劉教授和師生伴奏。
為了向已故粵劇大師林家聲博士致敬,校董會主席周教授以林派唱腔錄製《玉梨魂》,由戲曲學院院長劉教授和師生伴奏。

 

戲曲學生進行排練(一)。
戲曲學生進行排練(一)。

 

戲曲學生進行排練(二)。
戲曲學生進行排練(二)。

 

 

持續灌注生命力

 

正如大部分傳統藝術,如何保存及延續其生命力是戲曲界重視的一環,近年本地粵劇積極改革,不但致力培育新生代,也透過多元嶄新的方式吸引新的觀眾羣。談及如何讓年輕觀眾走進劇場,劉教授認為很多喜歡粵劇的人,可能是受家人影響或純粹欣賞舞台效果,而時下大眾接收資訊和消閒娛樂的選擇眾多,因此在宣傳上必須與時並進,考慮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例如濃縮演出時間,避免過長。「在帶領年青人去欣賞粵劇傳統的一面之餘,可加入新的劇目,編劇上貼合現代人的文化,同時引入科技去創造新的粵劇體驗。」

 

對於粵劇的未來發展,戲曲學院肩負推廣藝術、傳承文化的責任,劉教授計劃在常規課程外,打造終身學習的平台,「未來會開辦兒童(6至11歲)粵劇班,從小培養興趣;而針對12至18歲學生,我們會有『粵藝青少年導修計劃』,以培訓和發掘新一代的青少年粵劇人才,這個計劃將會在今年10月正式推行。另外,我們現時亦有提供『戲曲延展課程』,讓對粵劇有興趣的人士、從業員可以進修。未來數年,我們亦計劃開辦碩士課程。」

學院去年11月舉辦了「戲曲學院探索之旅」,邀請6至17歲對粵劇感興趣的中小學生到校參觀。
學院去年11月舉辦了「戲曲學院探索之旅」,邀請6至17歲對粵劇感興趣的中小學生到校參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