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朋友說,一個人如果能把周星馳電影的對白倒背如流,沒有什麼了不起;能把其他港產片都通透熟讀,才算是真正高手。高手再高級一點,就是威哥的級別了:這個級別,大概叫做「癡」。
威哥為人所知的,是他獨自營運的facebook專頁「威哥會館」。會館有電影人專訪,邀得泰迪羅賓、林嘉華、陳嘉上、文雋、何錦華等電影人吹水,也有有趣片段節錄、劇照、電視片頭、影視歷史、廣告片段等。「威哥會館」的影視評論不多,卻永遠記得在《英雄本色》、《秋天的童話》、《富貴逼人》三十周年時來個小回顧和小紀念。「威哥會館」就是這樣,看着輕輕鬆鬆,然後卻使人想起:啊!這樣又三十個寒暑;季節更迭,從賀歲檔到聖誕檔期,「威哥會館」就像三十年前彌敦道兩旁的電影大海報——告訴你春去,秋來。
一個人到底要有幾「癡」,才能成為一個人肉電影資料館?這個「癡」的手上到底有多少寶物級的影視藏品?
「癡」的資格
威哥沒有自己的工作室和倉庫,找威哥訪問之前,突然冒出一個念頭:與其看寶物,不如入寶山!於是便帶着試探的意味問他:「威哥,可以到你家做訪問嗎?」
「唔好拍我屋企呀,好亂!(掩面)」「我幾乎霸佔了弟弟的房間。」
果然,能把收藏擺滿一屋,是「癡」的基本資格。
最後,我們借用了威哥弟弟的工作室作訪談,並請威哥帶些珍藏來以便拍攝。訪問那天,適逢是「71年來最熱佛誕」,是35℃的高溫。剛從將軍澳電視城下班的威哥,竟捧着三大個滿滿的布袋,裏面盡是LD(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大型雷射影碟)、VHS錄影帶、VCD、DVD、電影電視雜誌……進不了威哥的寶山,他也挖了山中的一大片叢林與我們分享。
威哥其中一套最喜歡的電影,是一九八三年由泰迪羅賓、林子祥和林青霞主演的《我愛夜來香》。故事開始在二戰時的德國,一份秘密武器製作圖從德國流出,輾轉來到香港。阿唷(林子祥飾)是「夜來香偵探社」的偵探,真正身分是低級特務「天字第九十九號」。這名「天字第九十九號」受最高級的「天字第一號」所託,搶回秘密武器製作圖。過程之中卻發現所有特務都比他高級,中間爆出大量笑料。而威哥的故事,也在德國開始。
西德——一個影癡的誕生
威哥的祖父是梨園子弟——太平劇團裏的男花旦袁是我,與馬師曾共事。威哥的父親也在耳濡目染之下愛上粵劇和電影。後來這個影迷父親到了西德,先在伯爺的餐館工作,遇到來自馬來西亞的威哥媽媽,再到法蘭克福自立門戶,威哥就在八十年代的西德出生。
「德國電視節目?我只記得那些教德文的兒童節目……但我嫲嫲經常寄《430穿梭機》、《歡樂今宵》的錄影帶給我們。我都是看香港的電視節目,叮噹、忍者小靈精都跟得很貼。」
去年威哥回到德國,那些錄影帶仍在,且沒有發霉。沒有土地問題,沒有潮濕的氣候,三十年前的430穿梭機和歡樂今宵在彼邦「休息番一陣」後,仍能與「大家暢聚」。
細細個做「老翻」
影迷爸爸辦的餐館自然不止於吃:「那時興租帶,於是爸爸找了一家叫『大風』的港片總代理入貨,在餐館兼營錄影帶出租生意。但當時由於供不應求,爸爸在家裝了六七部錄影機,按一個掣就可以同時把原裝VHS錄影帶複製幾份。當時只得六七歲的我,就是負責做『老翻』再出租……所以我可能細細個就做『老翻』!」當時最受歡迎的當然是《流氓大亨》、《射鵰》這些劇集;《寰宇風情》、《EYT》這些綜藝也有很多華僑追看。威哥亦提到,他們一家曾到專門播港產片的影院看李修賢的《公僕》。
用衣架掛起LD 玩扮租碟
一九八八年,威哥舉家回港,嫲嫲立即帶他去看《警察故事續集》。「有多立即?」「Jet lag(時差)都未過!」威哥這個小影癡竟在戲院之中,在成龍、張曼玉、楚原面前呼呼大睡。來到香港,有否不習慣?「無啊,好興奮,看過這麼多港產片,很想看看香港這個地方。」
事實上,香港對於威哥而言簡直是個樂園。「在德國時根本難與其他同學交流,常常被欺負,常常打架。有一陣子,我每天都對老師佯裝肚痛,其實是跑到課室外的窗邊,看看爸媽有否來接我。老師見我常常『肚痛』,還問爸媽我是否身體有病……香港就不同啦,八九年開始周星馳紅了,大家都在追看《蓋世豪俠》。回到學校,同學都搶着說『飲杯茶,食個包』,很有共鳴。那時沒有網上重播,要看就要即晚看,看了明天才有話題。後來又有張衛健的《捉妖奇兵》,全班同學都在天才表演唱《真真假假》,好鬼無聊,哈哈。」
九十年代要看已落畫的電影,可以到快圖美、金獅這些影視會去租LD或VHS。租碟可以到影視會做會員,或買影視會的套票。但無論如何,都需要依賴大人(依賴大人的錢)。「都是父母決定看什麼,因為每租一套電影都是錢,大人都會租未看過的。但有時我會求他們租一些在戲院看過的戲來翻看,例如《賭俠》,太喜歡了。」
人家玩煮飯仔 他玩扮租碟
小時候,當大家在玩「煮飯仔」、「醫生護士病人」、「老師學生」這些角色扮演時,威哥玩的是扮租碟。「到影視會記下LD封面,然後回家跟弟弟憑記憶畫出來,再用衣架掛起這些『LD』玩扮租碟。當時的影視會,會把影碟封面複製並過膠,租碟時就把這些封面圖拿到櫃枱換真碟。我們就是模仿這個場景。」
「香港電影王」的誕生
九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威哥,開始自己整理電影。如何整理?「我買了一本大畫簿,然後把電影片頭和片末字幕台前幕後的導演、編劇、動作指導、美指、演員(也包括「臨時演員,都係演員!」)等統統抄下。又在《電影雙周刊》剪下小海報,抄下簡介,夾在筆記簿裏。」後來,威哥在崇光百貨書店看見一本日文書《超‧級‧無‧敵 香港電影王》,就乾脆回家開了一個叫「香港電影王」的網站,用手寫板把自己的筆記,以列表形式在網絡出現。別忘記,當時沒有維基百科,也沒有完善的搜尋器,每一項資料,都是威哥翻查電影、周刊、租碟舖多年默默耕耘的成果。為何有做網頁的衝動?「唔……無啊,鍾意咯!」
癡迷的愛 慢速更新網頁
如果你早年也有做過網頁,應該記得有一個入門級的網頁寄存服務叫GeoCities(雅虎地球村)。○九年停止服務前,香港很多個人網頁都儲存於此。每次更新網頁,都要把每一頁,每一張圖逐項上載。每次只能上載五項資料,速度也慢。頻頻斷網,「死link」,每次更新都是耐力和脾氣的挑戰。「香港電影王」也是「地球村」的一分子——威哥一句「鍾意咯!」背後,是對電影資料的非凡毅力,和癡迷的愛。
經歷兩次會考失敗後,威哥做過酒店房務員;後來又去讀電腦Programming,打算找個新的興趣和一技之長,但後來發現此路不通……威哥舅父提議:「你這麼喜歡電影電視,就去讀吧!馬來西亞應該比較平。都不明白自己為何不想想香港演藝學院,哈哈。」就這樣,威哥到吉隆坡讀了四年制的電影電視學位。
二○○二年的馬來西亞上網不方便,威哥要到網吧上網。別人在打機,他在旁邊繼續更新「香港電影王」。來到馬來西亞,怕會錯過香港的節目嗎?「香港播電影的,馬來西亞跟得好快,甚至同時上畫,戲票更平,好像大約十幾元港幣,香港當時都要六十元了。九三年來過馬來西亞玩,看見很多香港未出錄影帶的電影,竟在馬來西亞發行了,興奮得立即買回港。才發現馬來西亞電檢很嚴:不能有鬼、不能有性和粗口。那些粗口sharp cut的好肉酸。《鐵雞鬥蜈蚣》裏,苑瓊丹一段精彩的鹹濕歌也消失了。幸好到我在吉隆坡讀書時,電檢放寬了很多,總算沒有錯過香港的節目吧。」
變成天字第九十九號
「PA?個個都鬧得㗎啦?」
回到香港,威哥進入了他最喜歡亦最熟悉的電視行業,職位是PA,即助理編導。威哥這個「香港電影王」就像《我愛夜來香》裏的阿唷,在執行任務時不再是自己的老闆,還發現每一個人都比他高級。
「最初是申請亞視的,幸好沒有請我,哈哈!(張家輝對白忽在腦海中出現)後來瀏覽當時的TVB.com請人,就寫信去啦。被編了去綜藝組,做《志雲飯局》這些,PA就是什麼都要做,拿戲服、搬電池、call演員、book location……經常被罵。當然也有好照顧我的導演,肯教我的,一做就是八年。」
「八年?你該不是立志進電視台做PA吧?竟做了八年?」
「想做劇集編劇吧,喜歡故事性的東西,好喜歡韋家輝《義不容情》那種高潮迭起的劇集。但轉不了,也不知原因。不能做編劇就做劇集組的PA吧!但聽講更辛苦,被罵得更狠,所以沒轉過去。但都可能是好事啦,『做嗰行厭嗰行』。」威哥坦言,最初進入電視台這個從小就神往的地方當然興奮,但熱情很快轉淡:「睇同做,完全兩回事!」威哥後來調了組,做Imaging——在電視台輾轉十數年光景,還未有成為編劇的機會。這個天字第九十九號影癡卻沒有停止他的電影電視夢。「香港電影王」的使命,一直在電視台裏裏外外繼續。
影癡的愛
「香港電影王」因GeoCities結束服務而完結,威哥又開了一個叫「嘉禾戲院」的Blog,以日記形式記述自己的觀影經驗;Blog熱潮過去,又走進了facebook,成立了「威哥會館」。威哥隨着網絡的潮流在不同平台走來走去,網頁內容也由列表式的資料蒐集,轉為分享港產流行文化的熱情。Facebook裏的「威哥會館」和其他影視專頁的分別,就是他分析少,分享多,看着有趣輕鬆,「容易入口」。嘉賓在節目中講講歷史、趣聞、心路歷程:「旦哥(鄭丹瑞)很好人,他是『威哥會館』的第一個訪談嘉賓。在電視台有時我會找他在我的LD上簽名,他有時也託我去找或去買些難找的電影。然後我『膽粗粗』問他可否接受訪問,他一口答應了。」天字第九十九號總能在電視台找到那些第一號前輩們,展開他們的《我愛夜來香》。
後來做好口碑,儲起人脈,愈來愈多影視界的從業員願意成為威哥的嘉賓。但另一個難題又來了﹕一個重於分享的專頁,自然想有更多知音。威哥會館不是牟利的專頁,like數不是錢,而是知音和肯定。「剪片、配字幕,好辛苦,好大壓力;出post又要看時機。有時都會問自己為乜?找嘉賓很難,拍好了又怕少人看愧對嘉賓。但說到底是自己喜歡的事,還是放心機做。但我也要學習不要太在意,因為我鍾意,這是興趣。」威哥上班和作息時間都不定,早班凌晨六時左右起牀;晚班凌晨六時才能下班,這樣的作息時間,還要獨自營運一個內容豐富的專頁,想也不易。威哥常常提及「鍾意」、「鍾意」、「鍾意」,這兩個字的能量真大。
除了網上平台,威哥去年還承擔了一個特別任務:有另一位「癡」,在八九十年代錄下了很多VHS,尤其新聞片段。但由於藏量太多,家人不滿,需要「另謀出路」。這個「癡」認為電視片段隨着時間只會不斷流失,把「好嘢」錄下,且分門別類,是他的執著。例如有幾餅專門錄六四新聞;另一餅則錄下颱風消息;有專門錄交通意外的VHS;又有一餅叫《飛機失事錄》。威哥接受任務,把這些VHS數碼化,好讓珍貴片段得以保存。「我家有三部VHS錄影帶機,各有毛病。」有因為愛電影而更注重科技嗎?「沒有,甚至最初連Blu-ray都不想玩。反而想追回八十年代字幕字體那種質感。」這種質感,只能在老技術中找到。
可有其他嗜好?威哥想了一會:「游水?不,只是為了減肥才游。也試過嘗試喜歡打機,那時玩Dreamcast,後來發覺不太喜歡。會考後去學電腦Programming,也是在嘗試可不可以發掘新的興趣,結果還是不行,一看到那些coding就想暈了,『一個AM一個FM』是勉強不來的。其實自己都想多些嗜好,不要只是電影電視,有時和別人溝通都想多點談資吧。」威哥對影視世界巨細無遺的了解,大概是「用情專一」的結果。幾個月前,威哥在自己facebook說:「我也霸氣說一句:我本人就是香港電影google,謝謝!」
我不同意——這太謙了吧?一個搜尋引擎,難有這樣癡迷的愛。
文//林兆榮
圖//黃志東
編輯//蔡曉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