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DSE範文語譯】12篇範文全文語譯及分析全集!(附問答)

尋補Blog

發布於 2022年01月02日12:00 • Katie

 

 

DSE很快又殺到!想要在中文科卷一取得好成績,熟讀12篇指定閱讀篇章十分重要。不過,12篇範文的內容實在多得不知所措?為了加速你們溫習的進度,Tutor Circle 尋補 在此整理了12篇範文的全文語譯及分析,並附上問答的題目,希望能有助你們提升對12篇範文的了解。

 

1. 《論仁、論孝、論君子》

 

 

語譯預覽:

【論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第四)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長期處於窮困的境況中,不可以長期處於安樂的境況中。有仁德的人安於實踐仁,有智慧的人藉着實踐仁德而得到利益。」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問題舉隅:

在《論孝》中,孔子認為子女得知「父母之年」後,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試分別說明子女有這兩種感受的原因。(4分) 

答:

喜是因爲父母得享高壽,為人子女可以克盡孝道,與父母共享天倫之樂(2分) 懼是因爲父母年紀愈大,身體漸衰,為人子女擔憂能奉養盡孝的日子愈來愈少。(2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論語.論仁、論孝、論君子》全文語譯及分析

 

2. 《魚我所欲也》

 

語譯預覽: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

問題舉隅: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提到「行道之人」和「乞人」不接受「一簞食,一豆羹」的原因是甚麼?(2分)當中帶出了甚麼道理?(2分)

答:

原因是孟子指出假如「一簞食,一豆羹」是施予者「嘑爾」或「蹴爾」而給予的食物,「行道之人」和「乞人」是不會接受的(1分),因為如果他們接受了,就等於接受施予者對自己的侮辱。(1分)所說明的道理是「行道之人」和「乞人」雖然都是身份低下的人,但是他們寧願餓死,也堅決不接受有辱人格的施捨,顯示他們的羞惡之心比求生的慾望更大。(1分)孟子藉這個例子,說明每個人天生具有「捨生取義」的本心。(1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孟子《魚我所欲也》(節錄)全文語譯及分析

 

3. 《逍遙遊》(節錄)

 

 

語譯預覽: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 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

問題舉隅:

《逍遙遊》中,惠子提及樗樹的寓言,目的是甚麼?(2分)他在這裡運用了甚麼說理技巧?(1分) 

答:

目的是借樗樹不中繩墨和規矩,木匠對其不屑一顧,諷刺莊子的言論大而無用,被大家鄙棄。(2分)說理技巧為比喻論證。(1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莊子《逍遙遊》 (節錄)全文語譯及分析

 

4. 《勸學》(節錄)

語譯預覽: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君子說:求學是不可以停止的。青色是由藍草提煉出來的,卻比藍草更青;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更冷。木材挺直得合於繩墨的標準,經過火烤加工製成車輪,它的彎曲程度便合於圓規的標準,即使再度將它火烘、曝曬,也不會回復挺直,這是輮曲的工夫……

問題舉隅: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1分)這種論證方法如何加強說理效果?試以引文為例,略加說明。(2分)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一駕,功在不舍。」

答:

對比論證。(1分)說理效果為以騏驥跨躍一次不足十步遠跟駑馬走十天可跑完千里跌程作對比,論證資質高低並不重要,堅持和努力更為重要。(1分)能把道理說得具體清晰和有說服力。(1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荀子《勸學》(節錄)全文語譯及分析

 

5.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

語譯預覽:

事件一:完璧歸趙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將領。趙惠文王十六年,時為趙國將軍的廉頗率領趙軍征討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晉升為上卿,從此他以英勇善戰聞名於諸侯各國。藺相如,趙國人,他是趙國的宦官首領繆賢家的門客。……

問題舉隅:

司馬遷通過繆賢之口介紹藺相如出場。這裏運用了哪種描寫手法?(1分)又這種安排起甚麼作用?(2分)

答:

側面描寫。(1分)作用為司馬遷通過繆賢憶述自己曾經得到藺相如獻計,並獲得趙王赦罪的事件,側面刻畫藺相如的機知勇敢。(1分)另外,也為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的出色表現作鋪墊。(1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全文語譯及分析

 

6. 《出師表》

語譯預覽: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為三國,益州地區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不過宮廷里侍從護衛的官員不懈怠,戰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作戰的原因),想要報答……

問題舉隅: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多次提及與「先帝」的關係,目的是甚麼?(4分)

答:

由於諸葛亮是以臣下的身份向後主上表,有些話不便直說,只好舉先帝的遺德、遺詔,以啟導和激勵後主。(2分)此外,諸葛亮在文中曾流露自己感激對先帝的知遇之恩,欲報於後主的忠心報國之情,讓後主讀來受到感動,並期望可以借先帝之名收勸諫之效。(2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諸葛亮《出師表》全文語譯及分析

 

7. 《師說》

語譯預覽: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古代的讀書人一定有老師。老師就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以及解釋疑難的人。人不會一生下來就懂事的,誰能沒有疑惑呢?有疑惑而不去請教老師,他的疑惑就永遠不能解決。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問題舉隅:

韓愈在《師說》指「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在學習方面態度不同,當中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1分)又如何闡明觀點?試加以析述。

答:

對比論證。(1分)作者以賢德的古代聖人也樂於向老師請教學問,對比才智不及聖人的一般人存有疑問卻恥於從師,(1分)論述當時社會的人因恥於從師而結果更見愚昧,證明從師學習的重要。(2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韓愈《師說》全文語譯及分析

 

8. 《始得西山宴遊記》

語譯預覽: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 ,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 。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 。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 覺而起,起而歸 。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 山之怪特。

自從我成了罪人,居住在這個州,時常擔憂和害怕。有空閒時, 我便慢慢地走,漫無目的地到處遊玩。我每天都和朋友們上高山,走進樹林深處,走到曲折的溪水的盡頭;尋訪隱蔽的泉水和奇特的山……

問題舉隅:

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柳宗元在寫西山前先寫其他山水,這是甚麼寫作手法?(1分)運用這種手法對表達本文主題有何作用?(2分) 

答:

襯托法。(1分)作用為柳宗元先寫自以爲已遊遍永州有特色的山水,後寫發現西山的「怪特」,以永州的其他山水來正面襯托西山,突出西山之美和「始得西山」之可貴。(2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全文語譯及分析

 

9. 《岳陽樓記》

語譯預覽: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慶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職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把唐代名家和當代人的詩賦刻在它上面。囑託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

問題舉隅:

在《岳陽樓記》中,作者怎樣運用擬人手法描寫洞庭湖?試從文中摘錄有關句子,並說明達到的效果。(3分,5分) 

答:

銜遠山,吞長江。(3分)效果為「銜」和「吞」都是人的動作,(1分)這二字寫出了洞庭湖連接長江,以及附近的山勢,一方面使景色富動感,強調洞庭湖的氣勢磅薄浩大,(2分)另一方面也把洞庭湖寫得更形象和生動。(2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范仲淹《岳陽樓記》 全文語譯及分析

 

10. 《六國論》

語譯預覽: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爲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於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爲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爲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

問題舉隅:

《六國論》中,蘇洵在文章開首即提出看法,屬甚麼寫作手法?又這種手法能達到甚麼效果?試略加說明。(1分,3分)

答:

開門見山。(1分)寫作效果為首先,文章開首立刻說明六國敗亡的原因不在兵器行軍的問題,而是「 賂秦」,直接點出主旨,可使文章立場清晰;(1分)其次,這樣起筆可令立論有斬釘截鐵的氣勢,全文圍繞「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展開,結構嚴謹,加強說服力;(1分)其三,可製造懸念,使讀者期待作者將怎樣解釋和論證這個立場,引起讀者閱讀下文的興趣。(1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蘇洵《六國論》 全文語譯及分析

 

11. 《唐詩三首》

語譯預覽: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空曠的羣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鬆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問題舉隅:

王維在《山居秋暝》中「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運用了甚麼表現手法來描寫山中的幽靜環境?(1分)表達效果如何?試略加說明。(4分) 

答:

反襯(1分)表達效果為作者寫蓮葉因漁舟划過而搖動,這些動態描寫反襯出空山雨後的平靜環境;(2分)另外,寫竹來傳來婦女洗衣服回來時的喧鬧聲,則反襯出山間的幽靜。(2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唐詩三首:山居秋暝、月下獨酌、登樓 全文語譯及分析

 

12. 《宋詞三首》

語譯預覽: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問題舉隅:

在《聲聲慢》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一句,運用了哪種抒情手法?(1分)詞人又抒發了甚麼情感?

(2分)

答:

直接抒情。(1分)情感為詞人直接描寫自己正囡處尋覓心靈安慰和精神寄託,卻苦無所穫(1分),表現出若有所失的空虛,吐露了內心淒苦悲涼的愁思。(1分)

👉🏻 即睇全文:【DSE中文範文】宋詞三首 全文語譯及分析

 

另外8篇文言建議篇章語譯及分析

 

總結

卷一甲部指定閱讀篇章的問答技巧就是一定要熟讀和多了解題型,不必過於擔心,在十二篇範文的題目中要取得高分不是真的這麼難!

 

Follow us on:
Facebook: Tutor Circle 尋補
Instagram: @tutorcircle
Website: https://www.tutorcircle.hk/blog/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