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充氣結構在港半世紀——可否不止於集體回憶?

明報

更新於 01月09日17:04 • 發布於 01月09日20:30 • 開眼 建築
圖A:圖為多個充氣裝置及相關事物按照時間軸順序排列的示意圖,並以相同比例放在一起用以比較大小。示意圖中所有充氣裝置模型均由舊照片通過AI生成,並經過人工修飾和編輯。(作者提供)
圖A:圖為多個充氣裝置及相關事物按照時間軸順序排列的示意圖,並以相同比例放在一起用以比較大小。示意圖中所有充氣裝置模型均由舊照片通過AI生成,並經過人工修飾和編輯。(作者提供)
圖B:海洋公園充氣「水怪」剖面圖,解釋充氣結構原理及模擬原本的室內空間。(作者提供)
圖B:海洋公園充氣「水怪」剖面圖,解釋充氣結構原理及模擬原本的室內空間。(作者提供)
2013年西九「M+進行:充氣!」展出內地藝術家曹斐《珠玉滿堂》,遊人可坐在「乳豬」裏。(資料圖片)
2013年西九「M+進行:充氣!」展出內地藝術家曹斐《珠玉滿堂》,遊人可坐在「乳豬」裏。(資料圖片)
2024年7月,中環海濱展出充氣版「世界奇蹟」,「英國巨石陣」遊玩者眾。(資料圖片)
2024年7月,中環海濱展出充氣版「世界奇蹟」,「英國巨石陣」遊玩者眾。(資料圖片)
西九早前舉辦充氣彈跳派對The Big Bounce,家長帶同小孩參與。(馮凱鍵攝)
西九早前舉辦充氣彈跳派對The Big Bounce,家長帶同小孩參與。(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過去一年間出現了大小與形式各異的充氣裝置,先有3月日本teamLab於金鐘海濱長廊設置逾200個充氣蛋狀物裝置,同一時間西九海濱也有澳洲藝術團隊Atelier Sisu的巨型幻彩泡泡;在此之前還有獲政府資助、由英國設計師Anya Hindmarch設計的Chubby Hearts;其後還有由亞美尼亞AI藝術家Joann設計的中環充氣奇蹟,是夜繽紛一個重點項目。早前西九還有老少咸宜的全球最大世界巡迴充氣彈跳派對The Big Bounce。以上所提到的充氣裝置規模,受惠於科技發展,都是巨型的、期間限定的奇觀式風景,也是廣為港人社交平台傳播的打卡點,盛况好比上世紀70至80年代充氣裝置在香港引發的風潮。

充氣結構裝置確是香港人成長中的重要記憶:從商場裏的充氣卡通滑梯,到公共空間的熱氣球,那些輕盈又誇張的形態,為我們的童年添上了一筆異想天開的色彩。本文想回顧1970年代到2013年香港公共空間充氣結構的歷史,從而討論這種技術在社區參與中擔當的重要角色。

充氣結構在香港的發展

作為一種起源於18世紀時法國的技術,充氣結構最初用作飛行試驗,直至20世紀中期才被應用到建築當中作為結構,它最初以低成本、便捷安裝和輕量化著稱。香港的充氣結構歷史可以追溯至1891年,當時包雲(Baldwin)兄弟在跑馬地表演氣球特技,為香港引入了充氣結構的概念(註1)。隨後20年間,還有兩個西方馬戲表演曾在香港展示氣球,將這種結構形式與娛樂結合。

1946年,香港首家塑膠廠「中元塑膠廠」在土瓜灣成立,標誌着本地塑膠工業的起步(註2)。到了1950年代,香港塑膠工業蓬勃發展,有廠家開始入口PVC塑料薄膜生產水泡、吹氣梳化,吹氣玩具如吹氣公仔成為兒童的重要娛樂選擇(註3),在電子遊戲尚未普及的年代,這些充氣玩具成為本地標誌性娛樂產品,也為充氣結構在香港的應用提供了材料與技術基礎。

進入1970年代,早期的實驗性項目,例如英國建築團體Archigram的「Instant City」,提出臨時的城市概念(註4),可以快速部署到任何地點,充分體現了建築的靈活性。1975至1977年是香港充氣結構應用的一個重要時期。國泰航空曾於香港木球會舊址(今中環遮打花園)展示大型熱氣球(註5)。可口可樂公司於大窩口利用熱氣球宣傳品牌,據說可憑着汽水瓶的膠蓋掩換取登上熱氣球的機會(註6)。海洋公園於1977年開幕,當時設有創新的兒童遊樂設施,包括充氣「水怪」(註7),是一代人的集體回憶,成為當時娛樂文化的象徵,尤其是學校旅行,學生爭相排隊進入。在「水怪」內部,孩子盡情奔跑和跳躍,一個人的擺動,怎樣都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平衡,是控制與不可控、平衡與互動的集體遊戲。所以儘管內部悶熱、空氣中瀰漫膠味,有時還擠得動彈不得,但參與者仍然感到無比快樂。筆者蒐集網上群組與專頁的留言,不少人記得綠色恐龍內部的熱氣和汗味,有人笑稱「焗到頭暈」,但即使如此,依然忍不住一玩再玩。還有孩子跳到鞋子丟失或混亂拿錯鞋的趣事。這些設施是家庭和朋友共享歡樂的舞台(註8)。

1984年新城市廣場建成,開張初年的充氣飛機遊樂設施成為沙田居民以至全港家庭的熱門去處,人們對當年商場營造的新鮮創意空間讚不絕口。這個設施象徵着1980年代香港購物中心的多元化發展。1985年聖誕節期間,尖沙嘴新世界中心外牆,一個巨型充氣聖誕老人攀爬着,這一幕成為許多香港人記憶中的城市地標。不少人回憶起當年站在街頭仰望這個「爬牆聖誕老人」,心中充滿驚喜與歡樂,甚至戲稱他是「聖誕賊仔」。作為東急百貨的聖誕宣傳,這個創意裝置完美展現了充氣結構的靈活與趣味,這經典一幕成為那個時代香港人對聖誕節最深刻的印象。這些應用充分體現了充氣結構是鼓勵人與人互動、人與建築互動、人與城市空間互動的載體。

充氣建築的衰退與復興

隨着1980年代全球石油危機的爆發,塑膠材料價格飈升,導致國際間的充氣建築發展大幅減產。然而,在亞洲地區,這類結構的應用持續到1989年任天堂GameBoy推出之前。電子遊戲的興起逐漸取代了充氣玩具在兒童娛樂中的地位,香港的充氣建築相關記憶似乎也隨之淡化(註9)。

直到2013年,M+在西九文化區舉辦了戶外展覽「充氣!」,重新喚起了公眾對充氣結構的興趣。展覽中有美國藝術家Paul McCarthy所創作的巨型充氣啡色糞便,也有本地藝術家譚偉平教授所創作的倒轉巨型曱甴和雙腿,以及其他充氣裝置,成為媒體與市民討論的焦點。同年,荷蘭概念藝術家Florentijn Hofman的黃色大鴨首次訪港,掀起了一股新的充氣公共藝術熱潮。

重拾輕盈的想像力

充氣建築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輕盈與易於搭建,更在於它能為建築帶來自由與靈活性,包括有能力挑戰我們對空間的傳統理解。柔性和臨時性的特質,讓它成為探索新型社會空間的理想工具,例如,在社區建設中,以充氣結構作為快速搭建的公共空間。前文提及的一些例子,也可見它促進居民互動的貢獻。

其次,充氣建築還能作為一種空間實驗的載體。透過氣壓的控制(如圖B),我們可以創造出各種動態空間,為參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這些空間不僅可以用於藝術展覽,也可以用於教育和社會參與。

在城市密度極高的香港,這類結構或許可以填補臨時公共設施的空白,或許是我們應對空間稀缺的一種答案。當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曾為童年帶來快樂的充氣結構時,或許也應該問自己:我們是否低估了這些輕盈結構的可能性?它們能否成為我們重新想像建築與城市的工具?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充氣建築將不再僅僅是一個集體回憶,而是塑造我們城市的新動力。

(後記:歡迎讀者到facebook專頁「香港吹氣建築庫」(shorturl.at/FB3IB),分享見過的氣泡建築)

註1:shorturl.at/bBv4E

註2:華新行有限公司., & 華新行有限公司.(2014)。香港塑膠業逾半世紀輝煌回顧與前瞻 = Wah Sun Hong Ltd. 55th anniversary edition. (初版)。華新行塑膠原料有限公司。

註3:香港塑膠、電器、電子業。(1983)。世界貿易出版社。

註4:shorturl.at/UJuat

註5:shorturl.at/3hj5M

註6:shorturl.at/afMAB

註7:Ocean Park. (n.d.). s.n.

註8:於網上20多個舊相片分享群組與專頁,蒐集不同網民的留言(群組與專頁包括:香港舊照片討論區、幸福玩具店、HK in the Colonial Era、歷史時空、I grew up in Hong Kong in the 1970s/80s、香港懷舊回憶50-80,90年代、昔日香港、舊相重溫Old photos revisit、香港真經典classic.hongkong、香港舊照片- oldhkphoto.com、80年代-90年代回憶)

註9:同註8,其中只有1960至1980年代有關充氣結構的帖文,有關1990至2000年代是空白的,直至2013年黃色大黃鴨及M+的展覽,才有有關充氣結構的帖文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講師,近年關注科技如何影響建築界

文:童昭安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