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94歲奶奶明明獨居,為何卻買2個大冰箱?她濃縮近一世紀的人生智慧:給別人幫助你的機會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3年01月20日01:00 • 畢嘉士基金會
94歲奶奶明明獨居,為何卻買2個大冰箱?她濃縮近一世紀的人生智慧:給別人幫助你的機會

丟掉偶像包袱 自在活

94歲老奶奶的人生智慧

淑芬奶奶家,有兩個大冰箱。

決定要採訪獨居的淑芬奶奶,就設定好要去她家,看她,還有那兩個大冰箱。

一個人住有兩個冰箱,是我心裡的大哉問。請淑芬奶奶打開讓我瞧瞧,發現裡頭東西倒也不多。正納悶時,廚房傳來蒸包子的聲音。94歲了,奶奶仍維持動手做麵食的樂趣。做得多就四處送人,難怪冰箱裝不滿。準備1+1個冰箱,原來是為了過年兒孫回來團圓好餵飽他們,走的時候不讓他們空手而歸

淑芬奶奶一周有三天會到住家附近的永大日照中心。中心後花園韭菜收成,奶奶會多要一些帶回家,做成韭菜盒子再帶去跟大家分享。接送車司機吃過一次,誇讚不已,奶奶記在心裡。每回搭那位司機的車,都會特地為他準備。

105年淑芬奶奶和親家母、大女兒的婆婆,三個人一起加入永大日照。幾天後,只有淑芬奶奶待下來。社工聿萱半開玩笑說,「因為淑芬奶奶沒有偶像包袱,容易交到朋友,適應得快。」

見我對她冰箱裡的食物這麼好奇,淑芬奶奶問我待會要不要嘗一嘗她做的包子?說著說著,她又呵呵呵笑起來。淑芬奶奶愛笑,愛笑的奶奶,活得自在又健康。

其實,淑芬奶奶是具備偶包資格的。隨軍人先生來台之前,她住在北京最熱鬧的王府井大街,是貿易行老闆的女兒。18歲結婚時,有十來人的樂隊打著鑼鼓隨行迎娶。喜宴在北京著名的福壽堂飯館舉行,席開百桌。

淑芬奶奶記得很清楚,她是民國37年11月26日結婚,12天後離開北京,先搭飛機再坐船,從天津、塘沽、上海一路輾轉來到台灣,而這一待就是永遠。她笑著說,「我先生說,我們坐船是在度蜜月,我那時候也搞不清楚,十來歲女生感覺是好玩──幾個年輕人在船上生爐火煮食,下了船發現台灣好熱開始脫衣服;接著搭火車,中途下車覓食,先生不想在港邊人擠人便帶著我跑跑跑,去市場找東西吃;住的地方沒家具,我們把木箱子翻過來擺菜就吃起來了…沒想過這樣叫做辛苦…」因為年輕、因為有愛情,淑芬奶奶的戰亂記憶,多了一種粉紅色的小確幸。

從千金小姐變成家政婦,淑芬奶奶轉換得非常快,沒有適應期。她的小女兒宗瑞說,「以前生活艱苦,我媽媽做裁縫貼補家用,她手很巧,什麼都會做,北方麵食也是無師自通。」她形容父母都是很會過日子的人,「以前家裡養過蘭花、小雞、北京狗、各種鳥類,都是養來賣錢的。我爸去上班,我媽都在煩這些事情(哈哈哈)…他們很喜歡搞東搞西,很有意思。可能副業經營的還不錯吧,我們家很早就有電視、冰箱和洗衣機。」

淑芬奶奶的女兒刻意讓母親住得離自己比較近,各自獨立又能互相照顧。(圖_畢嘉士基金會)

女兒佈建的生活安全網

「我媽從年輕就是這種隨遇而安的性格,什麼事情都不計較,所以她可以過得這麼快樂。」宗瑞說,94歲的人仍耳聰目明,是子女的好福氣。以前宗瑞會抱怨母親老是出門打牌,現在反而鼓勵她去。「我先生也一樣,他怕我媽失智,寧可花時間接送我媽去打麻將,而且一定會問輸贏。因為我媽頭腦好,幾乎都贏錢,如果常輸,我們可能就要注意了。」宗瑞笑著說。

淑芬奶奶的先生不到60歲就因病離世,當時四名子女皆已成家,她很自然地順應獨居的狀態。18年前原本居住的眷村改建,宗瑞刻意讓母親搬到住家斜對面的電梯大樓,「幾年前我大姐要搬家,我一樣雞婆幫忙找房子,後來大姐就住到我媽家樓下。」姐妹倆因此都可以就近陪伴媽媽,各自獨立又能互相照顧

有個細心的先生一同照顧母親,也讓宗瑞少操不少心。「我煮東西或是買東西給媽媽,我先生都說讓他去送,他說他要順便去拷問我媽腦子有沒有壞掉。前陣子我媽腳退化走不動,醫生叫她還是要動,我先生就跑去恐嚇她,逼她起來走。結果我媽很聽話,穿上護腰杵著拐杖,走一走又會走了。我媽長腫瘤,當初也是我先生發現她肚子變大,帶去檢查才發現的。」聽宗瑞描述地如此生動,難怪永大日照的同仁會覺得這個女婿,比較像是淑芬奶奶的「兒子」。

某次永大日照同仁陪同長輩外出採買,出門時淑芬奶奶把枴杖給忘了,走到中心門口才想起,說什麼也一定要回去拿,理由是怕被女婿唸。問奶奶是不是真的很怕女婿?她輕輕點點頭,眼裡的笑意有點羞赧,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幸福。奶奶時常笑咪咪地提起自己的女婿,把女婿講的話重複一遍給別人聽,對於女婿嘮叨般的關心,想必是一點都不介意。

在家沒朋友,出去才有朋友

淑芬奶奶是在六年前接受女兒的安排,開始日照的生活,一週三天。問奶奶喜歡嗎?她說,「喜歡啊,日照那裡有人,待在家裡沒有朋友,出去才有朋友。」

照服員雯琇說,「淑芬奶奶是個容易快樂、容易滿足的人。什麼課程她都樂於參與,做了什麼勞作會很珍惜地帶回家擺設。」雯琇覺得淑芬奶奶最特別之處在於──她很願意接受別人的意見,「老人家的個性怎麼可能說改就改,可是淑芬奶奶一點都不固執。」

或許就是不糾結的個性使然,淑芬奶奶到哪裡都能交上朋友,在日照能,在社區也能。搬離原本熟悉的眷村,她到樓下公園運動很快就認識幾個本省籍阿嬤。宗瑞說,「幾個老人家會相約搭公車去市場買菜,當作好玩,公車司機對她們很好,還會幫忙提菜。」淑芬奶奶說,「我們對公車司機也不錯啊,買個飲料也會給他一個,他就好高興呀,就對我們很好呀。」

平常在家淑芬奶奶會自己找事做,最常做麵食,總是不經意多做一些,做多了便四處請人『試吃』。隨著送的次數增多,大家越來越熟悉,有時候晚輩出於好意、想幫忙長輩做事,也就比較敢開口──宗瑞說,像是鄰居常會幫忙她倒垃圾,樓下管理員也對她特別好。

淑芬奶奶每週三天會到日照中心,她說:「出去才有朋友,在家裡沒有朋友。」(圖_畢嘉士基金會)

「給別人幫助你的機會」,不知不覺便搭建起自己的友善生活圈,這是94歲老奶奶的人生智慧。迎接長壽社會的到來,我們每個人最好都要會一點。

■ 支持畢嘉士基金會《有盼望的老年》:https://reurl.cc/3398Xj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作者簡介_畢嘉士基金會

名稱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之一、曾來台行醫30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希望繼承他「永不放棄」的信念與解決問題的決心,盡其所能去看顧每一個生命的尊嚴。除了在屏東偏鄉開展多項長期照顧服務,包含日照服務、居家照顧服務、到宅沐浴車、長輩臨時住宿等,亦在非洲馬拉威從事教育及社區發展工作。

官網:https://bjorgaas.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jorgaas.org.tw/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