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小學的教育逐漸電子化,電子產品已經成為小朋友無法切割的學習夥伴,同時也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無法協定電子產品的使用規範與界線,引起不少家庭革命,父母與電子產品的鬥爭成為難解的課題。台灣育兒專欄作家尚瑞君就分享自己曾經在發現兒子沉迷電子產品遊戲,半夜不睡覺的情況後決定採取的行動,比起無謂地指責,甚至是陪熬夜,她更希望能夠幫助兒子培養「暫停」的能力,以應付未來更多的誘惑及挑戰!
Photo from MamiDaily
中學兒子經常凌晨入睡
尚媽媽分享,自己和兩名就讀中學的兒子早就溝通過關於電子產品的使用,孩子們會在規定的時間睡覺,學習成績也一直保持良好,因此她基本不管孩子如何使用電子產品。某天,丈夫卻和她告狀,表示小兒子最近凌晨1、2點才睡覺。原來,當初兒子因為防疫居家上課,使用平板頻率增加,導致過往區分清楚的界線混淆了!
揭發兒子玩遊戲 拖延寫功課進度
尚媽媽仔細觀察兒子的作息,發現他從圖書館溫習功課回家後,就會將寫功課和玩平板的時間混在一起,導致常常因為玩遊戲而拖延了寫功課的進度,才會忙到深夜。於是尚媽媽也不自覺留心起兒子的情況。
「有一夜快十一點我要睡覺了,弟弟說他還有心智圖要畫,大概十分鐘。 我去睡覺後突然好奇起床查看,看到弟弟在玩電腦遊戲。 被我抓到了吧!我有一秒閃過想要興師問罪的念頭!」
Photo from MamiDaily
媽媽陪著一起熬夜 無實質幫助
逮到兒子半夜玩遊戲不睡覺後,尚媽媽一時有些生氣,不過轉念一想,成功消化了自己的火氣:「我是想幫助孩子早一點睡覺,而不是要浪費彼此的時間爭吵,只為了證明自己比孩子厲害。」於是她關心兒子為何還不完成作業趕快休息,並在兒子答應趕快做好功課後,在一旁閱讀陪伴兒子。接下來幾天情況也大致如此,很快讓兒子受不了:
「第三天他說:『媽媽,妳不要陪我,這樣我覺得好像被監視,感覺不舒服。』
我說:『好,那你趕快把功課寫完,要早一點睡覺!』」
轉換念頭 讓兒子有暫停的能力
既然兒子開口,尚媽媽當然不好再勉強他,不過兒子偶爾還是會浪費時間到凌晨才休息,讓尚媽媽不得不再開口勸導兒子:
「我會趁我們聊天時跟他說:『弟弟,時間是很珍貴的,但我們常常不知不覺的浪費時間。像媽媽用手機時,也會不小心用了太多時間。所以,重要的事一定要先做。也要學會暫停,特別是玩遊戲時,贏了想再玩一盤,輸了也想再玩一盤,這樣就會沒完沒了的一直想玩。每個人都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學會暫停。』」
MamiDaily
青春期孩子不宜責罵
沒錯,在這件事情上一味指責成效不大,畢竟青春期的孩子大腦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很活躍,但掌管理性的前額葉還不成熟,在情緒被激起的時候,只會用情緒去迎敵,而不會用理性自省或解決問題。父母的指責,不會讓孩子自省,只會被他解讀成「他正被攻擊」,為了防禦,他就會選擇戰或逃,戰是熱吵,逃就是冷戰。因此尚媽媽會先調整自己的情緒,避免認為「孩子是故意的」,而是換成「孩子只是需要幫忙」,心態也就輕鬆了,不再劍拔駑張的面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超時的問題。
再來,尚媽媽認為玩遊戲或用社群軟體聯繫,是這個世代孩子的生活軌跡,父母要做的不是完全斬斷,反而是要幫助孩子發展自省能力,讓孩子有能力「暫停」。
「 除了指責,我們可以給的,是協助他先把需要用到電腦查詢的功課先做完。陪著孩子檢測作業需要花費的時間,盡量在睡覺前完成。 」
Photo from MamiDaily
孩子需要的是幫忙,而非指責
尚媽媽認為,孩子需要的是幫忙,而非指責。 加上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防禦心及自尊心都很重,而臉皮又特別薄,受不了一絲絲的指責,因此除了罵孩子,父母自己可以冷靜思考:「其實我也不是想罵孩子,而是想幫孩子吧?」 想幫忙,那就要讓孩子感受得到父母想幫忙的心意。 大人可以示範給孩子看如何控制情緒,孩子才能學習如何控制情緒。 指責,讓孩子感受不到愛,而是攻擊。用平和的情緒表達要幫助孩子,讓孩子想一想可以怎麼幫助自己,這才是給孩子更好的愛!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FB@尚瑞君之愛‧傾聽‧解讀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