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是蝴蝶天堂,孕育了245種蝴蝶,佔全中國十分之一,在本地郊野公園和市區公園幾乎一年四季都見到蝴蝶。可是,最近坊間興起舉辦蝴蝶標本展覽,亦出售蝴蝶標本,環保團體呼籲市民不要買賣蝴蝶標本,理由是絕大部分蝴蝶標本都是活體製作,即蝴蝶經由農場工廠式飼養,一破蛹就馬上被人手按壓頭部致死,或利用毒氣或雪藏殺死。
雖有標本製作者聲稱,蝴蝶由可持續團體提供或自然死亡,但以自然死亡蝴蝶製作的標本必然是殘缺、褪色。而所謂「可持續」意指發展中國家的人民能夠利用蝴蝶維生,不致大規模破壞當地環境,卻非對蝴蝶友善。
在鳳園蝴蝶保育區工作了十多年的趙玉蓮說,總會有人認為買賣蝴蝶標本和飼養蝴蝶是沒有問題,但說到底都是心態問題。人類想欣賞牠是否代表要擁有和操縱牠?你想香港人共同擁抱的是一套怎樣的價值觀?
輪廓完整 翅膀鮮艷 被活體製成標本
蝴蝶是鱗翅目的昆蟲,顧名思義蝴蝶擁有鱗片,顏色絢爛的翅膀就是由一點點彩色粉狀鱗片組成。綠色力量助理高級教育及保育主任盧詠鋒解釋,蝴蝶成蟲主要時間都在飛行,難免會撞到物件或因爭奪領土而跟同類打架,每次撞擊亦可能令鱗片掉落和褪色。蝴蝶的生命短暫,大多只有一個多月壽命,完成繁衍下代與授粉等使命後,牠們的活動能力會逐漸減退,「在野外見到一隻蝴蝶樣子很殘,站在路邊不動,就算人類站得好近都不會飛走,你就知道牠快要老死」。關注蝴蝶生態超過15年的綠色力量高級環境事務經理單家驊補充,老去的蝴蝶因慢慢失去活動能力,很易成為雀鳥、蜥蜴的食物,或遭蜘蛛網黏住後喪命。
因此,單家驊說,於野外自然死亡的蝴蝶必然是殘缺、褪色的。坊間的蝴蝶標本,蝴蝶輪廓完整、翅膀顏色鮮艷是絕不可能以完全「自然死亡」的方式採集,「但如果你養牠出來後餓死牠,算不算自然死亡?這種說法是取巧」。他們向記者展示在野外自然死亡的小豹律蛺蝶屍體,透明袋內足部散落、零碎的白色粉末就是牠的鱗片。
所以,單家驊指出,昆蟲標本絕大部分使用活體,最常見是設立蝴蝶農場,當蝴蝶破蛹而出便馬上殺死牠,以確保蝴蝶在「最美狀態」,「等牠自然死亡再收集屍體,已經沒了幾隻腳或者發了霉,因為昆蟲死後會有真菌」。
不少發展中國家如非洲、馬來西亞都設有蝴蝶農場,單家驊亦到訪過,農場工人每天的工作是飼養蝴蝶,待蝴蝶破蛹便用手指使力按壓其頭部位置至其死亡,盡量避免破壞翅膀,因為人們收藏或觀賞蝴蝶主要看蝶翼。
雖也有標榜受當地保育團隊支持的可持續性生產方式,以非洲肯尼亞為例,昔日有農民非法出售蝴蝶牟利,1993年當地組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支持下推出Kipepeo蝴蝶項目,讓當地農民在受監管下出售蝴蝶標本維生,以換取農民不用非法砍伐森林。但單家驊解釋,所謂可持續蝴蝶來源是,容許發展中國家農民在不毁壞環境下以賣蝴蝶維持生計,以換取他們不去毀壞環境。他強調如非教育或科學研究用途,人類其實是沒有購買蝴蝶標本的必要。
蝶影處處 野外有得睇
眾所周知,大埔鳳園是觀賞蝴蝶的勝地,記者到訪的早上下着滂沱大雨,原以為與蝴蝶無緣,但突然陽光穿透雲層,大雨驟停十數分鐘,蝴蝶便急不及待地在叢林間飛舞。不常見的燕鳳蝶拍動着如燕子尾巴的蝶翅飛過,美鳳蝶在龍船花上吸吮花蜜。
蝴蝶全年可見 下雨太熱躲起來
環保協進會是管理鳳園的機構,該會項目經理(自然保育)趙玉蓮說,雖說漁護署資料顯示本地蝴蝶數目和品種在4月至6月及10月至11月最為豐富,但其實香港全年都有蝴蝶,只不過為了避雨或避暑而躲起來。而且,每年冬天會有自北方來香港越冬的斑蝶,所以冬天亦能看見蝶蹤。不過,由於蝴蝶是外溫動物,不懂體內調節溫度,所以當天氣太熱或太冷時,大部分蝴蝶會延遲孵化,以蟲或蛹的方式過冬。「加上香港愈來愈熱,以前11月後鳳園見不到蝴蝶,現在聖誕節或會見到。」據漁護署資料,香港現有245種蝴蝶,單是鳳園就有217種,所以鳳園早在1980年代已成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蝴蝶吃鮮葉 破蛹而出並不易
鳳園上月舉行了記者會指摘,有香港商人在疫情期間以親子活動作招徠,販售蝴蝶幼蟲。單家驊深深嘆氣,說上周收到朋友姐姐求救,原來她在網上以100元一條蝴蝶幼蟲購買了蝴蝶飼養盒給兒子自學之用。每個套裝均設一個小膠盒,內有一條蝴蝶幼蟲、數塊葉和飼養說明書,「為何我們會知道她有買?因為那個媽媽向我們求救,該隻蝴蝶吃桔、柚、檸檬等植物的葉,但又不是新年,所以媽媽找不到這些植物,最麻煩的是蝴蝶要吃新鮮葉。好多人買回去才發現中伏,因為無葉,幼蟲會餓死!」
蝴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中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據單家驊了解,這些蝴蝶幼蟲處於較早期階段,約處於「20」階段。一般蝴蝶由卵孵化成幼蟲後稱為「10」,經脫皮變「20」,以此類推,很多蝴蝶去到「50」便脫皮變成蛹。「因此我相信商人賣的幼蟲不是野外捉,一來成本貴,而且在野外發現的幼蟲可能太後期,不適合打住『飼養』旗號發售。相信是媽媽產卵時,獲餵食一棵植物,再產卵幾十甚至過百條幼蟲後不斷賣。」
單家驊指出,蝴蝶成長是大自然的奧妙過程,並不容易,除要為幼蟲提供足夠和合適的植物食物,結蛹後亦要不打擾牠們、破蛹那刻亦要提供足夠空間,因為蝴蝶羽化階段(破蛹和展翅階段)要有空間和不可掉在地上。最後就算成功破蛹而出,亦要有合適地方放生。
看待不同生命 抱什麼心態?
跟養蠶蟲、金魚等有何不同?單家驊強調,無論是寵物或野生動物面對的問題,都在於如何善後。例如養烏龜或金魚要抱持照顧牠一生的態度,不會讓牠重新流落野外。「寵物放生都有同樣問題,除非確保到寵物的整個生命周期均受照顧。因為蝴蝶是必須放生,正常家中是不可能有足夠及適合的食物供牠食用,而在不適合牠棲息的地方放生是害了牠。還莫論如果蝴蝶是外來物種對香港造成的基因污染。」
趙玉蓮說,其實養蝴蝶與買賣蝴蝶標本的問題一樣與心態有關,如何看待不同生命的心態。她說蝴蝶在大自然存在重要的功能,包括蝴蝶是指標性物種,因其生命周期較短,而且對環境和天氣敏感,加上主要在日間行動,相對其他兩爬動物容易觀察,「如果生境被破壞,牠好明顯是第一個受影響,當蝴蝶數量減少就可以知道生境受到破壞」。她認為,人類應當尊重一切生命,即使英國自然史博物館也會聲稱以教育為目的,在每年夏天設立臨時蝴蝶園,人工飼養不同種類蝴蝶供人觀賞,但此行為並不代表正確。只供觀賞其實不足,並指鳳園更想帶出一個信息,人類若不去保育生境,蝴蝶是會消失。例如之前新樓盤嵐山在鳳園旁邊興建,園內蝴蝶數量下跌30%,「你要想想哪件事更加重要,可以好近地欣賞動物重要些,還是你要告訴他,你要保育牠的地方,否則牠們就會消失。標本亦有這個問題,你是見到牠,但更重要是保護牠們的棲息地,防止人類破壞更多」。
文、圖 // 彭麗芳
編輯 // 蔡曉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