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人上茶樓吃點心,蝦餃、燒賣、叉燒包、春卷,大概是最普遍會叫的四味。童年時喜歡吃煎炸食物,每次例必要叫春卷,問到春卷為何叫「春」卷?長輩總答不出個所以然。長大後多讀書,才發現原來真的是跟春天有關。剛巧本周六是「立春」,今篇且跟大家說說春卷。
早自古代,中國人慣以不同時令食材和食譜,來迎接不同節慶,以及四季流轉。立春是農曆廿四節氣之首,也代表一年伊始。經過冬天沉睡,春回大地,萬物開始蘇醒,大地恢復生機,最能夠體現春意的,便是田野裏的綠意盎然,欣欣向榮。因此,要慶祝立春,莫過於去吃各種新鮮蔬菜。
古人有所謂吃「春盤」,那是把春季找到的各種蔬菜集於一盤,於新春時舉家同食,春盤中的蔬菜一般都是生吃。吃春盤習俗由來已久,早於西晉時期,《風土記》便已記載:「元旦造五辛盤」。所謂「五辛盤」就是在元旦日找來5種辛葷蔬菜放在盤上一起吃。什麼是五辛?《歲時廣記》有記載:「五辛者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菜是也。」可見,起初的五辛盤,偏重較辛辣的蔬菜品種,據說可供人們在春天食後發五臟之氣。
吃「春盤」變成吃「春餅」
到了唐代出現改變,《月令廣義》記載:「唐人立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四時寶鑑》也記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從中可見,吃「春盤」已經漸變成吃「春餅」,以餅皮包着蔬菜來吃,且包括蘿蔔(蘿菔)等蔬菜。澱粉配搭蔬菜,無疑食得更為均衡,也可飽肚。另外,唐人有踏春野遊的習慣,在郊外開餐時吃的就是春餅,就像今天我們野餐。
漸漸,春餅亦由元旦吃,改為在立春之日吃,並稱之為「咬春」,且謂「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以喻做事要有決心。到了元代,又開始把春餅包餡,經油炸之後才吃。到了清代,「春卷」的名稱正式出現,那已經十分接近今天我們的吃法了,甚至納入了滿漢席,作為點心之一。
所以,「春卷」的緣起真的跟「春天」有關,以吃新鮮蔬菜,來迎接一年伊始和春回大地。但隨着社會漸漸富裕,餡料又加入肉絲等食材。到了香港,近年港人愛吃海鮮,於是又加入蝦仁等,檔次變得更高,口感更豐富;且再不限於立春,茶樓全年365日都有供應。
春卷這食法,後來又傳到東南亞,成了越南、泰國等國的代表食物;另外亦隨移民傳到英美等地,春卷,以及炒飯、甜酸肉、粟米羹等,成了中餐館裏最常見的食物。今天香港移民潮方興未艾,花果飄零,移民海外的朋友,上中餐館時,可又會叫上一碟春卷來思鄉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蔡子強(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