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得開心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身心健康。但香港人難免生活緊張,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美國紐約時報健康版提供10大心理健康貼士,要做到並不難:
1. 提高睡眠質素
專家表示,充足睡眠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重點之一。如果你難以入睡或睡眠質素欠佳,可諮詢醫生意見,嘗試失眠認知行為療法或服藥幫助入睡。
2. 了解焦慮是出於自我保護還是病態
人偶爾感到焦慮是正常,有專家表示,人的內部警報系統可以提高表現,幫助我們發現危險,甚至鼓勵我們更加認真。但焦慮到什麼程度屬於過度?如果擔心和恐懼持續存在,如出現坐立不安、恐懼悲觀、心率加快、出汗、顫抖和注意力不集中,就是一個危險訊號。
3. 截斷憂慮循環
如果你總是想太多,可用一些方法分散注意力來紓緩憂慮,如聽音樂並留意歌詞。又或設定計時器,給自己10至30分鐘用來亂想,允許自己愛想什麼就想什麼,時間一到就立刻放下。
4. 處理5種家務
當你憂心忡忡時,可能連洗碗或洗衣服都不想做,令你生活在混亂之中,感覺更差。防止事情失控的有效方法,是處理5類主要家務—倒垃圾、洗碗碟、洗衣服、執拾有地方放的東西、執拾沒地方放的東西,一次處理一樣,讓家居更清潔,更容易管理,心情自然會好些。
5. 心存感恩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情緒,當你承認生活中有美好的事及人,會令你有更大的力量。專家說,想真正從感恩中獲益,最重要是盡可能表達出來,包括寫感謝信給人或寫在日記中。而向朋友、戀人或同事表達感謝能增進感情。
6. 樂觀面對衰老
研究指心態對健康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延長壽命,對衰老持樂觀態度的人比持消極看法的人,多活七年半。要積極樂觀面對變老,就要將注意力轉移到年老的好處上,並保持活動身體。
7. 參與藝術活動
藝術可以讓心理更健康,無論你認為自己的創造力有多少,都可以嘗試寫詩、唱歌或畫畫來幫助提升情緒。簡單如填顏色,都有助減少焦慮。
8. 敬畏散步(awe walk)
什麼是敬畏散步?就是在散步的過程中,關注比自己大且無法立刻理解的事物,像是大自然的聲音、光線等,對周圍的事物感到驚奇和欣賞,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官上,如感受迎面吹來的風,觸碰花瓣,看看天空,將平日自己不關注的事物轉為關注,產生一種敬畏的正向情緒,這種情緒有助增強幸福感和謙卑感,改善情緒健康。
9. 遠離科技一會兒
如果你覺得很難集中注意力,並不只是你的問題,其實是科技問題。這樣就要嘗試遠離科技一小會兒,如開始時嘗試15分鐘不要玩手機等電子產品,然後用1至2分鐘查看你喜歡的應用程式,再回到正常工作,之後逐步增加遠離電子產品的時間。
10. 深呼吸
要讓身心平靜下來,最簡單、最快的方快是做一次緩慢的深呼吸。這有助激活你的副交感神經系統,抵消壓力,降低血壓及調節心率。其中一項呼吸練習是4-4-8呼吸,吸氣數到4,屏住呼吸數到4,然後呼氣數到8。
(參考資料:紐約時報)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