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梁祖彝×成啟聰 鹽田梓小屋陶藝展詰問浮生

明報

更新於 15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
空hone–展覽「為當夢是浮生事 為復浮生在夢中」中有一塊裂開、未燒製、直接擺放在地面的無名陶藝作品,似黃蜂窩,也似種水稻翻土犁田時的泥團。(受訪者提供)
空hone–展覽「為當夢是浮生事 為復浮生在夢中」中有一塊裂開、未燒製、直接擺放在地面的無名陶藝作品,似黃蜂窩,也似種水稻翻土犁田時的泥團。(受訪者提供)
西貢鹽田梓藝術空間「空hone」行政總監成啟聰(左)與藝術總監梁祖彝(右)。(梁景鴻攝)
西貢鹽田梓藝術空間「空hone」行政總監成啟聰(左)與藝術總監梁祖彝(右)。(梁景鴻攝)
Joey說希望參觀者視觀展、搭船和遊島體驗為一體。要乘街渡往鹽田梓,可從西貢碼頭洪記海鮮酒樓側的接待處購票。(梁景鴻攝)
Joey說希望參觀者視觀展、搭船和遊島體驗為一體。要乘街渡往鹽田梓,可從西貢碼頭洪記海鮮酒樓側的接待處購票。(梁景鴻攝)
鄉誼茶座–鹽田梓上餐廳不多,「空hone」對面由村民營運的茶座是少有選擇之一,有茶粿(圖)、豆腐花及涼茶,想吃土窯雞則要預訂。地址:西貢鹽田梓村3號地舖(葉陳立提供)
鄉誼茶座–鹽田梓上餐廳不多,「空hone」對面由村民營運的茶座是少有選擇之一,有茶粿(圖)、豆腐花及涼茶,想吃土窯雞則要預訂。地址:西貢鹽田梓村3號地舖(葉陳立提供)

【明報專訊】陶藝家梁祖彝(Joey)和自由攝影師成啟聰(Gary)合作,租下西貢鹽田梓空屋來舉辦陶藝展「為當夢是浮生事 為復浮生在夢中」,展覽名字引用自詩偈。約訪Joey是場心理戰,記者2024年7月看到展覽預告便詢問,Joey回覆「仍在籌備中」,預計8月頭開展;7月底又問,回覆「希望閣下繼續期待展期公布」;11月底不抱希望地最後一問,終於「是的差唔多開始啦」,但他說來訪時不能拍照——還要不要報道好?

展覽所在的藝術空間「空hone」,是Joey和Gary自2年前開始復修的舊村屋。屋子曾為民居,自1990年代丟空變儲物室,幸好30多年來橫樑沒怎麼被白蟻蛀過。如果你和記者一樣,對這個神秘的展覽好好奇,從西貢碼頭坐街渡到鹽田梓看展,進門後你首先會察覺室內漆黑一片,僅有幾支蠟燭照明。

啟發自「桔皮紋」 創作粗糙且真誠藝術

裂開、未燒製、直接擺放在地面的陶藝展品無名,Joey說他沒特別區分哪一件是展品,更希望參觀者視整個空間、搭船和遊島體驗為一體。如到訪日本滋賀美秀美術館,一定要徒步或搭乘接駁專車,經過隧道及鐵橋才能抵達;到「空hone」,也必須坐船。

「所以這其實是在搞什麼?」記者心中冒起疑問;一些村民最初也有懷疑。但Joey說,有幾名村民曾來參觀,「他們的看法給我很多驚喜,對作品的聯想很生活。我沒想過一個村民在這裏看,真的看了『成粒鐘』」。有村民說,看到這團泥有點怕,因為以往農耕生活中,看到類似紋理的物體,就代表有黃蜂,是蜂巢;看久後,又覺得形狀跟某些島嶼相似。

Gary說設立「空hone」這個空間是自陶藝啟發。有一種陶瓷的紋理叫「桔皮紋」,當陶泥燒製時有「缺氧還原」反應,灑上鹽或梳打,表面便會遍佈一點點凹凸。他在Joey的工作室學會此做法後被觸動,想開始創作更原始、粗糙和真誠的藝術。「桔皮紋」可以是瑕疵,亦可以是另一種美學的表現,「每個器皿花紋都是獨一無二」。

「我就問Joey有冇得搞。」Gary是鹽田梓村民,眼見西貢海藝術節把藝術作品引入小島,他躍躍欲試。他們跟屋主一拍即合,Joey給屋主看過自己作品集,表示想租下空間,做出香港較難見到的展覽方式;屋主支持有趣的事情發生,便簽下10年租約。原本有兩層的空間,剩下一層半(地面加閣樓);兩人再找僅存有鋪瓦頂技術的師傅復修小屋。

「是順利的,只是我們自己想來想去,要怎麼佈展,才搞了那麼久。」Gary解釋。「搞了那麼久,是因為我經常覺得要做到最好,才能呈現出來」,Joey再解釋。究竟要做什麼作品呢?Joey在去年6月時花了1個星期在鹽田梓「閉關」細想。展覽名字的詩偈,典故自和尚問禪師有關夢境與現實的問題,禪師答只要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地方,便是現實;不論是夢還是現實,人類經歷的一切或都短暫,應以平常心對待得與失。

創作生涯橫跨香港動盪年份的Joey,說港人面對很多個人問題和社會的紛擾,但沒有多少空間讓人停下來思考。「靜靜地思考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大仁大義,想我要改變個世界。」「空hone」和裏面的一團裂開的陶泥,邀請人來到坐下,向自己提問。

未燒製泥自然分裂 似人際關係

過去Joey參加和舉辦過多場展覽,但局限於做一件件的作品,未感滿足;今次終於能把整個展廳用上。閉關期間,他被島上大大小小嶙峋石頭吸引,因石頭目前的狀態,是經過大自然長時間塑造。透過一團由本地泥和各類型黏土混合而成的泥,他嘗試重現時間和變幻經驗:搓揉、固定和等待重量不平均的泥團受地心引力分裂。

他續指,「近年身邊很多人離開或離世,如陶泥緩慢分裂。本身它是類似一個球體,(一些部分)慢慢慢慢跌下來,如原本看似好牢固的人與人關係,不知不覺疏遠。我不覺得是一件很sad的事,反而很自然,而始終保持聯繫」。Joey說泥團未經燒製,可謂脆弱,但他不介意來賓撫摸泥團表面,只要不是刻意槌爛便沒所謂。

租下空間10年,Gary說自己並非閒錢太多,而是年過知天命的歲數,希望為家鄉帶來生氣,亦利用空間做陶瓷到80、90歲。兩人今次提升觀展門檻,地點不在中上環,也不在大南街,Joey說「你想來看就要付出」。看完展,有感受的,或沒感覺的,都可以在對面茶室吃塊茶粿;藝術可以高雅或親民,但客家鄉土味總不會讓人後悔。

梁祖彝作品展

「為當夢是浮生事 為復浮生在夢中」

日期:即日至2月28日(須預約)

地址:西貢鹽田梓村5號

IG:honefineart

文:梁景鴻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一場show一次旅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