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威尼斯建築展主場以外 多元視野 突破界限建構未來

明報

更新於 2023年10月02日17:17 • 發布於 2023年10月02日20:30 • Feature
(Dawn Hung攝)
(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場景建築–今年意大利舞蹈藝術家Simone Forti獲Biennale Danza頒發金獅獎,同時亦有個人展覽。當中最有趣的,是她如何以動物的肢體語言為靈感並將之化為舞蹈。展內亦有她為作品Dance Constructions設計的場景裝置,為藝術展注入建築元素。(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場景建築–今年意大利舞蹈藝術家Simone Forti獲Biennale Danza頒發金獅獎,同時亦有個人展覽。當中最有趣的,是她如何以動物的肢體語言為靈感並將之化為舞蹈。展內亦有她為作品Dance Constructions設計的場景裝置,為藝術展注入建築元素。(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速成庇護–地球上的天災人禍愈來愈多,各國着實需要地標以外的建築。Sir Norman Foster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個人基金會名義展示Essential Homes企劃。除設計圖外,亦有這個用上坦克車帶結構的水泥片作建築外殼的示範單位,單位所有物料均可回收重用,能快速建成,為災民帶來面對逆境時需要的安心立命感。(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速成庇護–地球上的天災人禍愈來愈多,各國着實需要地標以外的建築。Sir Norman Foster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以個人基金會名義展示Essential Homes企劃。除設計圖外,亦有這個用上坦克車帶結構的水泥片作建築外殼的示範單位,單位所有物料均可回收重用,能快速建成,為災民帶來面對逆境時需要的安心立命感。(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水上飛簷–德國建築工作室gmp近年有不少大型基建項目,大都以改建企劃為主,文化保育與環保兼備。展內有7個作品,如圖中漢堡大型水上中心Alster-Schwimmhalle的活化模型,保留了特色水泥簷篷,讓這座古蹟得以為民所用。(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水上飛簷–德國建築工作室gmp近年有不少大型基建項目,大都以改建企劃為主,文化保育與環保兼備。展內有7個作品,如圖中漢堡大型水上中心Alster-Schwimmhalle的活化模型,保留了特色水泥簷篷,讓這座古蹟得以為民所用。(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門戶大開–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博物館的建築,出自一代大師Carlo Scarpa,最特別的是其地下部分。由Michele De Lucchi策展的DoorScape展覽算是回歸基本,帶出門本身除了作為出入口以外,在儀式感及文化上的意義。(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門戶大開–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博物館的建築,出自一代大師Carlo Scarpa,最特別的是其地下部分。由Michele De Lucchi策展的DoorScape展覽算是回歸基本,帶出門本身除了作為出入口以外,在儀式感及文化上的意義。(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活化簷篷–法國建築師Jean-Michel Wilmotte創立的Wilmotte Foundation,今年推出設計競賽A Roof for All,讓年輕設計師活化城郊常見的簷篷結構為住宅。Théo Bienvenu及Claire Romsée的活化方案Le Toit du Quartier(圖右),便以巴黎Gare de la Rapée為作品選址,強調以建築為居民帶來應有的尊嚴。(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活化簷篷–法國建築師Jean-Michel Wilmotte創立的Wilmotte Foundation,今年推出設計競賽A Roof for All,讓年輕設計師活化城郊常見的簷篷結構為住宅。Théo Bienvenu及Claire Romsée的活化方案Le Toit du Quartier(圖右),便以巴黎Gare de la Rapée為作品選址,強調以建築為居民帶來應有的尊嚴。(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潛能圖譜–位於聖馬可廣場旁Procuratie Vecchie 3樓的The Human Safety Net,由Sir David Chipperfield作活化建築,並由Migliore+Servetto作室內設計。內裏設有由Orna Cohen創作的互動展覽A World of Potential,讓遊人能玩過所有測試個人潛力的10多個裝置後,透過Arthur Duff創作的光影裝置The Hungriest Eye. The Blossoming of Potential,看到個人潛力形成的圖案。(Dawn Hung攝)
推介作品:潛能圖譜–位於聖馬可廣場旁Procuratie Vecchie 3樓的The Human Safety Net,由Sir David Chipperfield作活化建築,並由Migliore+Servetto作室內設計。內裏設有由Orna Cohen創作的互動展覽A World of Potential,讓遊人能玩過所有測試個人潛力的10多個裝置後,透過Arthur Duff創作的光影裝置The Hungriest Eye. The Blossoming of Potential,看到個人潛力形成的圖案。(Dawn Hung攝)

【明報專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除了Giardini及Arsenale兩大主展場外,有不少有趣展覽散佈於整個城巿。相比於主場的國家館及總策展人主理的展覽,少了民族或地域上的主題限制,更能為觀者提供另一重視野,了解未來的發展大勢。

Thus waves come in pairs

水底樂園

在前身為教堂的San Lorenzo,能看到由TBA21–Academy主理的Ocean Space。今屆與Audemars Piguet Contemporary合作舉行的Thus waves come in pairs展覽,展出Simone Fattal及藝術二人組合Petrit Halilaj & Álvaro Urbano的作品。後者創作的Lunar Ensemble for Uprising Seas(A)較為有趣,將海洋相關生物與樂器結合,並不時身穿海鷗服裝演奏,為海洋生物「發聲」。Simone Fattal的Sempre il mare, uomo libero, amerai!(B)則以法國詩人Charles Baudelaire的作品為靈感,予人身在海底感覺之餘,亦帶出全球水位上漲的現實危機。

Kengo Kuma: Onomatopoeia Architecture

建築與人對話

日文有不少疊字擬聲詞,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在Palazzo Franchetti舉行的Onomatopoeia Architecture(C),便將多個日語疊字擬聲詞借喻為建築,視之為人與素材的對話,展出約廿多個建築作品照片及模型。其中一個例子,用上港人頗有印象的日語para para,演繹成建築的Solid/Void實體和虛體空間概念,與他設計的Mont-Blanc Base Camp連線。但最搶眼的是位於展場外河邊花園的裝置(D),以日語zure zure為主題,有錯位、靈活的意思,用上鋁片製作,並以Laguna為名字向威尼斯致敬。

Venice Mapping Time

古今幽默對照

威尼斯看似永恆不變,但有不少細節其實不斷變遷。如現於Museo di Palazzo Grimani舉行的Venice Mapping Time(E),作品出自威尼斯攝影師Ugo Carmeni之手。Ugo Carmeni本身只為記錄古蹟,這些紀錄大都被視之為工具而非藝術作品。但這個Daniela Ferretti及Dario Dalla Lana聯合策展的展覽,卻視他的作品為藝術,當中着實有不少有趣幽默的捕捉(F),多張照片着眼於現代建築及當代生活與教堂古蹟之間的對比。場內50多件作品,大都來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之間的古蹟復修過程,特別以蠟面棉紙而非普通相紙呈現,以突顯建築物的素材質感。

文:Dawn Hung

美術:謝偉豪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