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巴域街考古 賞半世紀中西合璧教堂

明報

更新於 2022年07月28日18:35 • 發布於 2022年07月28日20:30 • 好去處
聖方濟各堂(陳麗斯攝)
聖方濟各堂(陳麗斯攝)
均香餅家(陳麗斯攝)
均香餅家(陳麗斯攝)

【明報專訊】配水庫導賞團集合及解散地點設於巴域街近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對出行人路,解散後若仍有體力,或對石硤尾歷史感興趣的話,可順道漫遊巴域街,皆因內裏不少建築都與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有關。當年逾5萬名災民無家可歸,政府在災區原址興建29幢6至7層高H形的徙置大廈,安置災民,形成石硤尾徙置區,亦即是今日的石硤尾邨,被視為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

路程大致從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旁出發,漫步至美荷樓完結。先參觀位於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旁邊的聖方濟各堂,「香港探古」版主Nicky介紹,它暫時未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級,但早於1956年建成,屬於中華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香港天主教教堂,既展現圓拱美學,亦有橙紅色中式瓦頂,中西合璧的風格加上保存良好,值得一看。

「重生」老餅店嘗雞仔餅

附近已超過60年歷史的石硤尾健康院,同樣未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級。它為石硤尾邨居民而設,建築採用本港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設計着重功能和簡單線條。原址將重置社區健康中心,現時不能進院內,要觀賞外觀就趁現在。

沿途看見石硤尾邨,大部分於後期經過重建,唯獨於巴域街70號、於1954年建成的美荷樓,是香港最早期及現時僅存的H形6層徙置大廈,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美荷樓於2013年活化成美荷樓青年旅舍及美荷樓生活館,現時生活館有改善工程,預計今年第4季完工,暫未能入內參觀,但可前往公共位置及最近重開的美荷樓的四十一雅座,後者擺放4隻舊式公園的搖搖馬擺設,打卡一流。順帶一提,巴域街沿途有不少著名老店,其中一間是最近重開的均香餅家,位於巴域街北河街交界附近。新舖地面保留舊式綠色紙皮石,招牌雞仔餅依然外脆內軟,必吃!●

● Info

石硤尾健康院

地址:巴域街2號

聖方濟各堂(石硤尾街)

地址:石硤尾街58號

美荷樓生活館

地址: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地下

均香餅家

地址:北河街203號地舖

[好去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