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話亭曾經象徵通訊發展的進步,但時代巨輪運轉,它被淘汰亦無可避免,「我覺得可惜在於沒有做活化」,中學教師徐振邦嘆道,他曾在街上看見好端端的電話亭「被拆到爛晒」,他試過打電話到電訊公司希望申請一個廢棄電話亭放在學校展示,「如果我保存得好,10年、20年後可以讓學生、街坊知道以前電話亭的模樣」,最後對方以「沒有先例」為由拒絕,令他感到很是可惜。
活化電話亭是各地面對的問題,英國有電話亭改裝成流動圖書館、博物館、咖啡閣,韓國電話亭搖身一變成「安心亭」,遇到危險時化身庇護所並可在裏面通知警察。而本地情况如何?社會上不時有就電話亭的活化提出不少建議,翻查通訊辦2020年回覆西貢區議會活化電話亭的建議,指如果要改變電話亭的用途或增設其他服務,香港電訊需先獲得地政總署的批准。記者近日曾向通訊辦查詢活化電話亭一事,當局回覆指已收到增加電話亭功能的意見,如提供免費充電、讓人上網瀏覽交通和旅遊等資訊,並指正與地政總署等相關部門跟進活化電話亭的建議。翻查文件,相關建議早於2019年12月的《公眾收費電話機數目檢討結果》已提出,只是2年多過去,仍只聞樓梯響。
一個人閱讀演奏野餐
本地電話亭未見官方活化計劃,但有社區組織已發揮想像力,試驗電話亭的其他用途。今年1月在天水圍公園舉辦、由元朗區議會贊助的「爾後之庭|天水圍元朗區公園節」,將園內3個閒置電話亭打造成一人展覽館,展出由街坊與藝術家創作的文字與聲音作品。
負責籌備活動的「YWCA天拉吧-天水圍故事館」館長小宇指出,負責管理公園的康文署場地經理、附近街坊早就想「搞搞電話亭」,小宇指電話亭本身是個有趣空間:「它每次只能容納一個人,變相能體驗一個人的觀展感受;而且,電話亭的回音效果出色,就如一個天然擴音器,最想在裏面唱歌!」他與團隊籌備活動時,曾想過將電話亭打造成「一人之境」,讓人在裏面一個人閱讀、一個人演奏、一個人野餐,自成一角;又曾忽發奇想,用七彩繽紛的氣球填滿電話亭,可惜因疫情所限,未能在這次活動實現全部構思,但他覺得這次活動,已能開拓電話亭的可能。「我覺得電話亭在城市內可以化作一個人的空間,類似獨立工作空間,讓人租用幾小時做自己的事,就如城中有個特別的、只屬於自己的空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