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口腔微生物群對於牙齒和整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口腔中含有自然存在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當口腔衛生不佳時,口腔中微生物群失衡,微生物會逐漸沉積在牙齒及牙齦表面形成生物膜,即牙菌膜。牙菌膜中的細菌會分解食物殘渣,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表面,導致蛀牙。此外,牙菌膜也與牙周疾病有關。如果牙菌膜積聚,牙齦邊緣會出現發炎徵狀,造成牙齦炎(即輕微牙周病)。病徵為牙齦紅腫、出血和脹痛,如果不及時治療,情况會惡化,形成牙周病(即牙周炎),最後會導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避攝過多糖分和酸性食物
另一方面,有研究發現口腔中的細菌和炎症反應可以影響全身健康,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等疾病風險。例如牙周病時,大量細菌積聚在牙齦邊緣並分泌毒素,牙周組織本身有很多血管,細菌和毒素便有可能進入血管,或會引起全身免疫反應,導致血管壁發炎和損傷,進而增加心臟病風險。
因此,我們需要注重口腔健康,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和定期接受口腔檢查,這樣不僅有助於預防蛀牙和牙周疾病,還可以維護全身健康。為了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和維護口腔微生物群的平衡,應該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清潔牙縫。此外,避免攝入過多糖分和酸性食物,也是保護牙齒維護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文:鄧莉莉(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分子微生物學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