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星級中菜×老字號豆品 百搭豆腐演繹無限可能

明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嫩滑主角–豆製品是明閣新菜單主角,琥珀千葉豆腐($258,右前),砌成環狀的豆腐薄片,圓心位鋪上炒香的雞頭米、萵筍粒、馬蹄粒、榆耳粒、羊肚菌粒等素食,綴以琥珀合桃,嫩滑中夾雜着爽、脆、煙韌、香口。蝦子星斑麒麟豆腐($788/約1斤,右後),星斑起肉切件鋪在滑豆腐上,配金華火腿及花菇,豆腐盡收鮮香。(黃志東攝)
嫩滑主角–豆製品是明閣新菜單主角,琥珀千葉豆腐($258,右前),砌成環狀的豆腐薄片,圓心位鋪上炒香的雞頭米、萵筍粒、馬蹄粒、榆耳粒、羊肚菌粒等素食,綴以琥珀合桃,嫩滑中夾雜着爽、脆、煙韌、香口。蝦子星斑麒麟豆腐($788/約1斤,右後),星斑起肉切件鋪在滑豆腐上,配金華火腿及花菇,豆腐盡收鮮香。(黃志東攝)
客家煎釀豆腐–煎釀豆腐各師各法,豬肉、蝦肉混合馬友鹹魚剁成肉餅,釀在硬豆腐上煎香,淋上鮑汁芡,黃豆墊底,再煲至入味。($268)(黃志東攝)
客家煎釀豆腐–煎釀豆腐各師各法,豬肉、蝦肉混合馬友鹹魚剁成肉餅,釀在硬豆腐上煎香,淋上鮑汁芡,黃豆墊底,再煲至入味。($268)(黃志東攝)
強強聯手–明閣今次與本地百年老字號公和荳品廠合作,炮製「豆韻飄香」菜單。(餐廳提供)
強強聯手–明閣今次與本地百年老字號公和荳品廠合作,炮製「豆韻飄香」菜單。(餐廳提供)
公和淡豆漿豆腐卜銀杏杞子鮮百合浸時蔬–以無糖淡豆漿為湯底,加入富彈性的豆腐卜,配以時令菜蔬、銀杏、杞子,以及來自甘肅蘭州高海拔山脈、粉嫩清甜的「九年鮮百合」,是清怡茹素之選。豆漿底味淡,吃時可自行下鹽調整鹹度。($238)(黃志東攝)
公和淡豆漿豆腐卜銀杏杞子鮮百合浸時蔬–以無糖淡豆漿為湯底,加入富彈性的豆腐卜,配以時令菜蔬、銀杏、杞子,以及來自甘肅蘭州高海拔山脈、粉嫩清甜的「九年鮮百合」,是清怡茹素之選。豆漿底味淡,吃時可自行下鹽調整鹹度。($238)(黃志東攝)
燕窩豆腐奶凍–豆漿版Panna Cotta,淡豆漿混合忌廉製成的奶凍,猶如豆花般香滑,淡淡豆香,與爽滑清甜的燕窩成對比,並綴以金箔。(每位$88)(黃志東攝)
燕窩豆腐奶凍–豆漿版Panna Cotta,淡豆漿混合忌廉製成的奶凍,猶如豆花般香滑,淡淡豆香,與爽滑清甜的燕窩成對比,並綴以金箔。(每位$88)(黃志東攝)
關東刺參馬友豆腐煲–選用日本關東刺參、南丫島梅香馬友鹹魚,配上硬豆腐紅燒做法,鹹魚香滲進豆腐與爽滑的刺參裏,更添冶味。($698)(黃志東攝)
關東刺參馬友豆腐煲–選用日本關東刺參、南丫島梅香馬友鹹魚,配上硬豆腐紅燒做法,鹹魚香滲進豆腐與爽滑的刺參裏,更添冶味。($698)(黃志東攝)
李悅發(黃志東攝)
李悅發(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有誰不曾嘗過豆腐呢?

單純的黃豆香,可軟可硬,或葷或素,如絲如片如骰,既能獨當一面,也是百搭的配角,似乎微不足道,卻又充滿無限可能。

豆製品的淡雅鮮香,從深水埗的公和荳品廠伸延至旺角的明閣,成為桌上佳餚的主角。

豆腐,可謂亞洲菜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早前串流平台人氣綜藝節目《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其中一輪「無限料理地獄」比賽環節,就以豆腐作為主題食材,各大廚要扭盡六壬限時炮製不同豆腐料理。

鏡頭轉回香港。豆腐料理也常伴你我左右,最友好莫過於街頭小吃煎釀豆腐,酒樓茶記素菜館也見其蹤影。「豆腐算得上是很受中菜廚師歡迎的食材。」入行30多年,人稱發哥的明閣及中廚部行政總廚李悅發說:「豆腐容易入味,可用重味材料帶出豆味;而且以豆腐來配搭的菜式也很多,從冷盤、熱葷到甜品,素菜、葷菜皆適宜。」今次,米芝蓮1星餐廳明閣就與本地百年老字號兼「必比登推介」的公和荳品廠連結,發哥以公和的鮮製豆製品為材料,包括軟豆腐、硬豆腐、豆腐卜、無糖豆漿製成多款菜式及甜品,結集成餐廳全新的「豆韻飄香」菜單。

發哥憶述,「1992年初入行的時候,我在深水埗工作,落場休息會到附近吃東西,有試過公和,當時已經覺得他們的豆漿好香,豆花好滑,多年來都是捧場客」。現時深水埗的公和荳品廠,是自1958年油麻地廣東道本店清拆後遷址至今。寶號由廣東清遠人駱公和於1893年創立,至1990年代駱氏家族移民海外,遂把店舖轉讓給蘇氏夫婦,現由其第四代傳人蘇意霞傳承。

古法石磨炮製 散發醇厚豆香

因緣際會的合作,發哥藉此到訪舖內工場觀摩,了解豆製品的製作過程。「師傅們每日凌晨2時已經開始工作,將浸過夜的加拿大非基因改造黃豆,依古法以石磨加水磨成漿;那個石磨已經沿用50年了。接着把豆漿倒進大銅鍋,大概煮45分鐘至聞到微微焦香就可以。用銅鍋來煮是因為它導熱及穩定度高,避免過火燒焦。豆漿隔渣後,分別混入不同分量比例的石膏粉,待凝固、上板壓去水分後,便可製成軟豆腐及硬豆腐;又或加入鹽鹵製成豆卜。」這一連串工序,百年來日復日地運作,不僅凝煉出富有醇厚豆香、質感自然嫩滑的豆製品,同時亦是傳承一門傳統工藝。每日新鮮製造的豆腐、豆腐卜、淡豆漿,會按明閣團隊前一晚的預訂數量製作,在當日上午10時前送抵酒店,以便於午市及晚市供應。

海味海鮮蔬菜配搭 突顯不同優點

豆製品是餐廳新菜單的主角,發哥因應軟豆腐、硬豆腐、豆卜及無糖豆漿的不同特質,選擇以不同的海味、海鮮及蔬菜配搭烹調,發揮不同豆製品的優點,展現它們的可塑度。「軟豆腐多蒸煮,這道蝦子星斑麒麟豆腐,以粵菜傳統『麒麟』的層疊排列,豆腐盡收星斑肉、金華火腿和花菇的味道;刀功考究的琥珀千葉豆腐,吃它的薄和滑,故配以爽、脆的琥珀合桃、雞頭米、萵筍、馬蹄、榆耳、羊肚菌等,形成口感的對比。硬豆腐較實淨耐煮,宜煎釀及紅燒做法,所以客家煎釀豆腐及關東刺參馬友豆腐煲,分別靠濃味的豬肉、蝦肉、鹹魚肉及醬汁,豐富豆腐本身的味道。」而看似簡單的公和淡豆漿豆腐卜銀杏杞子鮮百合浸時蔬,濃稠的豆漿潤澤了菜蔬,豆腐卜又吸收了食材的精華。燕窩豆腐奶凍的燕窩固然是點睛之選,加入豆漿後,比奶製品為基礎的奶凍,更能呈現柔軟滑溜的質感。

豆腐,平凡微小,但有無限可能。●

明閣

供應期:即日至4月30日

地址:旺角上海街555號香港康得思酒店6樓

查詢:3552 3300 / 6656 2680(WhatsApp)

註:另加一

文:常珈菲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