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緊急送醫手機填醫療卡「救」有用?EMT、急診醫師這樣說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3月14日04:53 • 發布於 03月14日04:53 • 出處 / 康健編輯部 文 / 梅緣緣 圖 / Pexels
緊急送醫手機填醫療卡「救」有用?EMT、急診醫師這樣說
緊急送醫手機填醫療卡「救」有用?EMT、急診醫師這樣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手機不只拍照、上網、紀錄步數等健康指標,甚至能在緊急時刻救命。除了緊急通話與車禍偵測功能外,最近社群上廣傳的「醫療卡」填寫真的有用嗎?第一線人員怎麼看?

為了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更快得到醫療協助,最近在Threads上陸續有用戶發文,強調填寫手機內「醫療卡」,可讓第一線救護人員迅速了解過往病史等資訊,讓救護過程更順暢。

部分民眾為此除了在醫療卡上填寫身高體重,以及緊急聯絡電話,也註記了各式個人資訊和不急救意願。例如:「如果OHCA麻煩不要救了」、「重傷或癱瘓或無意識時請不要救我」,甚至是「我的手機密碼是OOOO,救不了請協助刪隱藏相簿照片」等。

手機醫療卡在急救時派得上用場?一線人員:現階段幫助不大

針對民眾填寫醫療卡是否有幫助,北市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規劃股股長黃騰頡表示,由於醫療卡概念尚未普及,多數同仁對此功能並不熟悉。在緊急救護現場,不見得知道如何查看醫療卡資訊,甚至可能不清楚手機有此功能。

在緊急救護流程中,遇到意外或緊急醫療救護情境時,緊急救護技術員(EMT)會針對個案以評估「8大生命徵象」及「後送至醫院」為優先。不會在第一時間查找個案手機及聯絡資訊。針對危急個案會先上車後送,在到院前持續評估,針對非危急個案,則會於評估後再上車後送至醫院。

8大生命徵象如下:

• 意識

• 呼吸

• 脈搏

• 血壓

• 膚色

• 血氧濃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體溫

• 瞳孔大小

黃騰頡點出,緊急救護技術員的首要任務是「維持個案生命徵象及送醫」,而非下診斷,因此在緊急情況下,他們通常不會查看民眾的手機。此外,在第一線救護時,主要是依據當下病況「就近送醫」後,交由醫院處理。因此如果個案送達醫院時無親友陪同,且查無緊急聯絡人,會請警方協助調閱資料聯繫。

此外,振興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治醫師蔡賢龍也表示,手機醫療卡因概念並不普遍,較少第一線醫護人員知道。除非變成習慣,否則現階段在臨床上幫助不大。

幫助不大但還是可以設,手機醫療卡怎麼填寫?

儘管手機醫療卡尚未普及,導致在臨床上幫助有限,黃騰頡仍建議民眾,可於手機中填寫緊急聯絡人、病史、用藥、過敏等資訊,有助於救護員後送個案至醫院時,提供醫院參考。

想要在手機中設定醫療卡,無論使用的是iPhone還是Android系統,都僅需4~5步驟就可以完成!

iPhone用戶這樣設定手機醫療卡:

1. 點開「健康」App摘要頁面。

2. 點選右上角個人相片。

3. 點選第2個「醫療卡」選項。

4. 勾選「顯示於鎖定畫面」,允許緊急醫療情況時,讓他人於螢幕鎖定狀態查看。

5. 填寫下方藥物、過敏、緊急聯絡人、病史等資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Android系統用戶這樣設定手機醫療卡:

1. 點開手機「設定」頁面。

2. 點選「安全與緊急情況」選項。

3. 點選「醫療資訊」或「緊急聯絡人」選項。

4. 填寫藥物、過敏、緊急聯絡人、病史等資訊。

5. 勾選「在鎖定螢幕上顯示」。

不想被急救,簽「預立醫療決定書」有用嗎?

隨著「預立醫療決定書(AD)」及「不施行心肺復甦同意書(DNR)」觀念普及,不少民眾希望能在身體還健康時簽署,避免未來可能的急救或無效醫療。不過,在意外或疾病發生後,患者被送到急診室時,AD及DNR要能順利生效,其實有些難度。

蔡賢龍表示,急診收治的患者即便有簽署AD或DNR,仍須先評估疾病或情況是否「可逆」。

在此情況下,如果是簽署AD的患者,必須與原本參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的醫師會診,確認患者當下的病況及過往的病史才能生效。舉例來說,有一名完成簽署AD的患者被送到急診,經檢查發現,肺部白成一片,後來確定患者本身有罹患肺癌,但在幾天前仍行動自如。若經聯絡患者主治醫師評估屬於「可逆性」的肺炎,就不會啟動AD程序。

同理,如果是已經簽署DNR的患者,也有可能因為在緊急情況下,急診醫師短時間內難以判斷原有疾病或狀態是否為不可逆,還是只是急性發作,而進行緊急醫療處置。經緊急處置後,會在3~7天評估期中觀察是否為不可逆狀態,再決定是否放棄治療。

蔡賢龍指出,除非患者已無呼吸心跳,否則急診醫護為患者緊急治療「搶時間」是必須的,不會因為有簽署AD或DNR到院就直接放棄治療。在手機醫療卡中註記「OHCA的話不用搶救」或「希望器捐」等資訊,則完全不具備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