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戒指一定是圓環?吊墜一定要簡潔、不可三尖八角?在香港出生,曾在法國、加拿大和美國攻讀藝術和工商管理、概念攝影和珠寶設計的「珠寶文人」翁狄森,展示他將中華文化注入飾物的重新想像。他設計的珠寶作品精緻非常,就像把碩大的雕塑製好後,再用多啦A夢的縮小電筒縮細成首飾,考驗工匠的眼力和手工。
2011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駐英國大使官邸設宴,款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和菲臘親王時,總統夫人米歇爾左手食指上一枚獨特的「淵」翡翠鑽石如意窗花方形戒指,吸引全球媒體的目光,此枚戒指的設計師正是翁狄森。
在重慶大廈吸收多元養分
「我小時候,家人在重慶大廈經營鐘表代理生意,我卻是零興趣,可能是反叛吧。」翁狄森說家人做什麼自己便不想做什麼,然而他卻繼承了唯美的眼光和興趣。「家人做靚嘢行業,國際名人也曾光顧店子。」翁狄森對美麗的東西也有追求,自小學畫,深受藝術薰陶,對中國歷史文化與藝術充滿感情,年輕時夢想成為電影人或當代藝術家;長大後又研讀概念攝影,為珠寶設計事業練成深厚內功。母親曾從事珠寶生意,也為翁狄森打開珠寶業的視界。他在1995年開始為客人設計高級訂製珠寶,他覺得碩大的鑽石與寶石霸佔珠寶首飾有限的設計空間,很難成為文化載體,便想用另類方式來設計珠寶。
「重慶大廈是世界縮影,遇見來自各地的人,承載不同文化。它讓我從城市醜陋之中看見美的東西。」他在夾雜中西文化的尖沙嘴成長,也承傳兼具中國和西方文化的特質,影響他的創作。他自言「老套」,對中國傳統道家文化感興趣;也愛看《中華英雄》漫畫和金庸小說。他不喜歡說自己是設計師或藝術家,更喜歡文人這個身分,認為每個行業都需要文人參與,「商業設計師的腦中總有客戶,我的創作就沒有。我是用中國文人角度看世界,去講中國的故事」。
即棄膠瓶靈感吊飾 反思消費主義
2000年,翁狄森創立當代中國首飾品牌life of circle「天地之心」,以傳承中國生活哲學和民間裝飾藝術,他運用新途徑,融入自己對東方的看法。2005年,life of circle獲美國《福布斯》雜誌評選為全球25間頂尖商舖之一;兩年後,他再創立珠寶品牌「淵」(YEWN),同樣具有濃厚文人氣質,為不同消費力的客人提供形神俱備的當代中華珠寶首飾,將珠寶「儒雅化」。「中國人擅長做細小東西,好精緻。」他創作的小巧精緻戒指,正好突顯這種文化精神。
早前的香港藝術月,翁狄森展示了一批當代珠寶藝術創作。其《無人地帶》系列展示東西文明的碰撞,還有文明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係。其中《無人地帶(六)之君子不「棄」》系列的靈感,來自他從小思考的一個問題:「這些被我用完即棄的洗髮水塑膠瓶,究竟會送到地球哪裏?」這引發他對「器」的思考。他深受《道德經》的啟發,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對應現代消費主義,思考商品過度供求和資源過度消耗的問題。作品《大觀園洗髮水》以黃金代替塑料,琺瑯和寶石代替工業顏料,將洗髮露的瓶身變成玲瓏精小的藝術品。「我從小到大都用這款洗髮露」,正是他的一種情意結。洗髮露藝術品的瓶身仙氣裊裊,近看亭台小橋,遠望花草山巒,把天人合一自然觀念與美學濃縮。同系列的《蝶戀花護手霜》則取詩詞中「蝶戀花」的浪漫意境,瓶身背後加插了標誌消費主義的條碼,妙趣橫生。
翁狄森以黃金、琺瑯、寶石等材料,取代東西方傳統美術媒介;用木雕、景泰藍等中國傳統工藝和技法,取代油畫和雕塑。他以往的《庭院樂》系列充滿歡樂和玩味,既連繫當今亦承載過往。系列中的代表作品,是詮釋「天圓地方」概念的方形戒指。他解釋「天圓」指天時,如六十甲子周而復始;地方則源於描述東南西北方位的四方觀念。「天圓地方」體現了古人的時空觀,描述宇宙之自然規律,意味人類順從自然。
「木」是陰陽五行之一,常出現於翁狄森的作品中。《莊周夢蝶》系列選取包括巴西孿葉蘇木、美國白蠟木、印尼柚木等珠寶藝術中不常見的材料,搭配沙弗萊石、紅寶石、粉紅藍寶石、黃色藍寶石和鑽石等,演繹各色蝴蝶斑斕飛翔。他指這是對「美而脆弱」的思考,也是對自然的敬畏。系列並沒特別考慮商業價值或寶石本身的價值,而是力求以天然材質,還原蝴蝶在大自然中最原始的美麗。
白蘭木戒指 呼應港人集體回憶
他最近創作的《文人話》珠寶系列,則散發香港味道,例如《白蘭樹下方戒》便使用白蘭木——港人的記憶為主題,「印象中的香港街頭,總能看見賣白蘭花的老婆婆」。方戒選材自香港「樹木研究及教育基金」(TREF)回收的白蘭木材料,以白蘭樹的味道喚醒大家對香港的記憶。
「珠寶是我的藝術表達媒介,以多樣化的珠寶語言探索中國傳統文化下細緻和淵博的精髓,並將它當代化。我的目標是創作能和年輕人產生共鳴的可穿戴珠寶藝術,邀請他們欣賞作品中的樂趣和玩味。」
YEWN
查詢:www.yewn.com
文:呂一心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收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