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山有文西】遊走東涌河溪紅樹林 從保育中看「Be Water」

LINE TODAY

發布於 2019年11月30日00:00 • 文西

猶記得當天的訪問裡,與受訪者Elaine對話以外聽得最多的聲音,就是那潺潺的流水聲,活像河溪的呢喃細語。現任職本地環團綠色力量高級教育及保育主任的Elaine說:「動態的河溪很吸引,每次坐在溪邊閉起雙眼、靜聽流水聲,可以令人放鬆心情,感覺療癒。尤其大熱天時,河溪會顯得特別舒服、平和。」

Elaine曾為了觀察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即使當日空氣溫度只有攝氏7度,她仍然無懼把下半身浸於溪澗之中。「水裡溫度更低,15分鐘後上岸真的凍到變雪條。」她笑言。 
Elaine曾為了觀察香港瘰螈(Paramesotriton hongkongensis),即使當日空氣溫度只有攝氏7度,她仍然無懼把下半身浸於溪澗之中。「水裡溫度更低,15分鐘後上岸真的凍到變雪條。」她笑言。 
香港瘰螈是本港唯一有尾巴的兩棲類動物。每年9月至3月繁殖期,牠們堅持重回當初找得配偶的地方,以尋覓下一段新戀情。 
香港瘰螈是本港唯一有尾巴的兩棲類動物。每年9月至3月繁殖期,牠們堅持重回當初找得配偶的地方,以尋覓下一段新戀情。 

Elaine在河溪隨手抓起一塊石頭,翻來一看只見枝條和沙石,看似平平無奇,卻是一種名為「石蛾」的小蝸居。「石蛾是厲害的建築師,懂得在河溪找材料築巢。有些石蛾會根據自身體型,裁剪出兩片『fit size』的枯葉,將自己隱身其中;有的會隨流水生活並築成方形隧道,再從中織出一個『隧道網』來捕食流水中的微生物。」

發展與保育的角力

Elaine在工作上不時面對建築師及測量師。「他們昔日對河流的觀念僅限於『會帶來水浸』,而未曾細想河流還可以有什麼輸出或價值,於是在城市規劃上多以拉直或擴闊河道等去配合人類需求。但隨著生態保育的概念萌芽,大家對河溪保育的觀念有正面的轉變,會嘗試站在大自然的角度,衡量兩者的共存模式。」

圖為東涌河河口東涌灣全景,東涌新市鎮初期發展計劃欲將這裡的一半面積填平。 
圖為東涌河河口東涌灣全景,東涌新市鎮初期發展計劃欲將這裡的一半面積填平。 

在城市發展與保育的角力上,絕大部分輸的一方都是保育。「就東涌河而言,可以說是我們少數能在發展項目上扳回一席的地方。經磋商後現已保留到大部分天然河道,減少發展。但我們不叫贏,只能叫保得住,不要輸那麼多,未來仍是漫長的戰線。」Elaine解說道。

東涌河由東西兩河匯聚而成,西河為幹流,源自鳳凰山鳳峰與凰峰之間;東河為支流,源於大東山以西。河流會流經石門甲、莫家、芳園、石榴埔等村落,然後匯聚於河谷牛凹和黃家圍,最後流入東涌灣。 
東涌河由東西兩河匯聚而成,西河為幹流,源自鳳凰山鳳峰與凰峰之間;東河為支流,源於大東山以西。河流會流經石門甲、莫家、芳園、石榴埔等村落,然後匯聚於河谷牛凹和黃家圍,最後流入東涌灣。 

上善若水 毋忘初心

保育河道不限於眼見的地方,而是要整體河盤去考量。假設在河盤範圍內鋪設石屎而破壞到植被,最終必定會影響河流,這是Elaine大學教授常掛嘴邊的口頭禪:「The stream is a one way pipe」——上游發生過的事,必會在下游呈現。如同做人一樣,我們今天每做的一件小事,或會牽一髮動全身地影響他人。

看來河溪與人也有相似之處,Elaine深思一會後說:「有一句格言我很喜歡,上善若水,Be Water,做人該像水一樣靈活。水可以填滿一隻杯、一條河流、一個湖泊;可以結冰、成水或蒸氣。我們在適應環境之中,不應隨便改變自我本質,毋忘初心很重要,要時刻謹記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左:東涌河的明星魚——北江光唇魚(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具自然保育價值的稀有魚類品種;右:泥灘上有許多的小洞,住著「乳白南方招潮蟹」(Austruca lactea),雄性蟹鉗一大一小,以展示雄風及霸地盤。 
左:東涌河的明星魚——北江光唇魚(Acrossocheilus beijiangensis),具自然保育價值的稀有魚類品種;右:泥灘上有許多的小洞,住著「乳白南方招潮蟹」(Austruca lactea),雄性蟹鉗一大一小,以展示雄風及霸地盤。 
膝根(knee roots)是氣根的一種,宛如樹木的鼻,能幫助植物在嚴峻的缺氧環境下爭取更多的氧氣;多現身於土壤黏性高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膝根(knee roots)是氣根的一種,宛如樹木的鼻,能幫助植物在嚴峻的缺氧環境下爭取更多的氧氣;多現身於土壤黏性高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 

未來東涌新市鎮將會興建一個提倡親水文化的河畔公園,發揮防洪及保育兩大功能。現存的石屎底河道將會復修成接近天然河溪的模樣,有沙、有石、有植被,讓人可以親水。另外,政府亦將引入一個全新的排污系統(SUDS),收集附近特定範圍內的水源。集水會經過一連串的初步處理才排出河道,避免污染河流。日後,必須靠著香港市民共同參與規劃及監察,才能建構更美好的城市綠洲。

「賞.識東涌河」

由綠色力量主辦。為期三年的計劃將以「公民科學家」理念,鼓勵市民參與生態調查及恆常監察,以建立東涌河生態數據資料庫。計劃另透過生態導賞及工作坊等,帶動市民保育東涌河及關注未來東涌新市鎮的發展。

撰文:文西 @simpleshot.simplelife 

攝影:文西 及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世上無聊事,只靠有心人;無聊的日子,都總有意思。最喜歡無聊事認真做。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