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雙城論壇效應》大陸學者看柯文哲:「大拼盤式」談話內容,沒有產出「柯P版兩岸論述」

風傳媒

更新於 2017年07月09日01:00 • 發布於 2017年07月09日01:00 • 王彥喬
兩岸專家看來,至目前為止,台北市長柯文哲(左)的能量還不足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兩岸論述」。(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影像合成:風傳媒)
兩岸專家看來,至目前為止,台北市長柯文哲(左)的能量還不足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兩岸論述」。(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影像合成:風傳媒)

台北市長柯文哲自2014年成為素人市長後,凡事以「做中學」作為他獲取經驗及想法的來源,當中,包含身為台灣政治人物都躲不掉的「兩岸關係」。在兩岸雙城論壇之後,細查近2年多來,柯文哲在兩岸功課上的努力不少,除閱讀兩岸書籍、大量中國大陸學者期刊論文、更常找偏藍的兩岸幕僚討論中國的崛起及台灣的相對地位等,對兩岸思考也開始進入過去不曾觸及的「結構性」領域,有意跨足兩岸領域的企圖心可見一斑。不過,就兩岸專家看來,至目前為止,柯的能量還不足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兩岸論述」。

柯文哲有企圖心 在兩岸重要扮演角色

柯文哲身為首都市長,於2015年3月成立「大陸事務小組」,當時他對與會的台灣維新基金會學術顧問謝敏捷談到的「九二共識」及「憲法一中」等問題,表現出不解與感到頭痛,甚至對兩岸能互動或不能互動,都不是很清楚,他唯一在會上確定且表達的想法是,他個人想要在兩岸上「突破」,讓與會者認為,柯有企圖心在兩岸議題中扮演重要角色。

柯文哲身為首都市長,於2015年3月成立「大陸事務小組」。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右)、上海市委常委兼統戰部長沙海林(左)在2015年雙城論壇。(資料照,顏麟宇攝)
柯文哲身為首都市長,於2015年3月成立「大陸事務小組」。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右)、上海市委常委兼統戰部長沙海林(左)在2015年雙城論壇。(資料照,顏麟宇攝)

柯文哲進步神速 已知運用陸方語言

經過2015年至今的三屆的雙城論壇後,近柯人士觀察,柯在對陸方官員的互動技巧上進步神速。比較來看,2015年第一次赴上海參加雙城論壇,柯的表情與肢體語言顯得緊張僵硬,但今年,卻似乎習慣了兩岸交流的水溫,甚至在論壇中,不時地流露自信的笑容,不時與上海市長應勇「咬耳朵」,當媒體在上海現場問及他與張志軍的私下會晤相關,柯也一副自在輕鬆樣,讓長期觀察他的人都感驚訝。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在論壇中,不時地流露自信的笑容,不時與上海市長應勇「咬耳朵」。(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在論壇中,不時地流露自信的笑容,不時與上海市長應勇「咬耳朵」。(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在兩岸交流的具體的進步,還包括在雙城論壇致詞的內容上,柯文哲開始捕捉到,要用陸方語言與其溝通的眉角。比方說,講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語言:「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柯也理解到中國對「基礎性」作用的邏輯,刻意提出「五個互相」,來取代他沒有正面承認的「九二共識」,以此為填補「基礎」的空缺;此外,基於柯對中國歷史的喜愛,還能直陳藍營政治人物都未必說得出的陸方對台文件,《關於台灣同胞赴大陸探親旅遊接待辦法的通知》,及《關於不再追溯去台人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犯罪行為的公告》。這些內容聽在陸方耳裡,相當貼心。

北市「大陸事務小組」 久未開會形同虛設

談及柯文哲對兩岸的認知,不論是中國大陸兩岸專家或柯的兩岸幕僚都認為,柯文哲有在思考,但因「兩岸論述」還是得對兩岸有深度涉獵的人才有能力處理,柯文哲沒有專責的兩岸班底協助,「大陸事務小組」久未開會討論,形同虛設,靠自己東學學、西聽聽的結果,「大拼盤式的」內容充斥在柯的談話中,也顯示柯到目前都還沒有能力產出真正的「柯P版兩岸論述」。

中國大陸兩岸專家或柯的兩岸幕僚都認為,柯文哲到目前都還沒有能力產出真正的「柯P版兩岸論述」。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上海市長應勇閉門會議。(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中國大陸兩岸專家或柯的兩岸幕僚都認為,柯文哲到目前都還沒有能力產出真正的「柯P版兩岸論述」。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上海市長應勇閉門會議。(資料照,台北市政府提供)

「『五個互相』算什麼東西,柯文哲對兩岸政治還是膚淺的」

舉例言,陸方始終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的「政治基礎」,柯文哲也在2015年提出「一五新觀點」,內含有「五個互相」,即「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體諒」,柯嘗試以此作為「政治論述」來對應於陸方,但深研兩岸關係的學者就私下明白表示,「帶有『五個互相』的內容算什麼『一五新觀點』?根本沒有什麼內容!『互相』算什麼東西?你五個互相,我六個、七個都可以有」,並不避諱直言,「他對兩岸政治還是比較膚淺的」。

柯文哲幕僚則解析,柯過去是醫生,去過大陸18次,雖比一般人更常接觸對岸,但往往只有個人的「經驗談」,對兩岸的「結構性思考」可說一知半解,也無系統性思維,是這2年多當市長後,才開始接觸與思考,並漸漸發展出自己的兩岸「原則性」想法,如增加善意、五個互相等,距離真正的屬於他個人的「兩岸論述」仍有很大的距離,此外,由於柯是一位習慣「做中學」的人,如果明年辦論壇前,柯又有新的體悟,確實有可能提出第六個、第七個互相,但這些都並非嚴謹且真正意義上的「兩岸論述」,更不可能長期靠這些遊走兩岸。

台北市長柯文哲過去是醫生,去過大陸18次,雖比一般人更常接觸對岸,但往往只有個人的「經驗談」,對兩岸的「結構性思考」可說一知半解。(資料照,顏麟宇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過去是醫生,去過大陸18次,雖比一般人更常接觸對岸,但往往只有個人的「經驗談」,對兩岸的「結構性思考」可說一知半解。(資料照,顏麟宇攝)

而所謂兩岸論述,指的是一套回答「我是誰?」、「你是誰?」以及「我們是什麼關係?」的問題。兩岸幕僚表示,以柯的見識,確實還沒有足夠的能量產出論述,不過,柯文哲個人對「哲學性思維」是感興趣的,也會運用時間閱讀兩岸書籍,並自己尋找中國大陸學者的期刊論文閱讀,這一點,從柯在雙城論壇會場,與中國大陸學者交流對談,直言自己認識在座的陸方學者,並看過他們的文章,即可證實。

親美友中並非隨便說說 張榮豐、邱佩琳是兩岸策士

此外,近柯人士也表示,柯文哲除關心兩岸關係,也開始思考中國大陸的崛起、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在台灣角色問題,並會與身邊人討論到「中國霸權」議題,對於在書中閱讀到的兩岸相關內容,也會提出個人贊成與反對理由,而日前在市議會,柯文哲在議員的詢問下,提出的「親美友中」並非隨口說出,是他思考後的結果。因此,可以說,柯文哲眼下的兩岸關係認知火候及能量,雖不被兩岸政治專家認為足夠用以處理兩岸關係,但柯卻是異常用功地涉略相關,且持續大躍進。

除了透過自身的閱讀,及與對岸親身接觸來了解兩岸關係,柯文哲也會找專家入府接受他徵詢,如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期,在國安與兩岸都扮演重要角色的幕僚張榮豐,就時常接受柯文哲的兩岸意見徵詢,柯每每掛在嘴上的「先決定目標,再決定手段」,就有來自張榮豐告訴柯的「先畫靶再射箭」影子。

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期,在國安與兩岸都扮演重要角色的幕僚張榮豐,就時常接受柯文哲的兩岸意見徵詢。(資料照,中評社)
前總統李登輝執政時期,在國安與兩岸都扮演重要角色的幕僚張榮豐,就時常接受柯文哲的兩岸意見徵詢。(資料照,中評社)

此外,據了解,在2014年為柯文哲爭取對岸台商選票支持的前台灣省主席邱創煥之女邱佩琳,也不時入府接受柯文哲請益兩岸議題,知情人士表示,柯文哲最近更熱衷於找「藍營」兩岸專家討論,而非找「獨派」或「綠營」徵詢,柯P似認為,綠營的兩岸想法多有「一廂情願」的成分,以他的外科醫師「務實」性格,直覺綠營的想法不太可能落實,因此,在徵詢的人選上,與2014年剛從政的柯P熱衷與獨派人士討論,並於當時提出「兩國一制(台灣與中國兩個國家要共同走向民主制度)」想法,有很大的區別。

雙城論壇三天,蔡衍明與柯文哲都同桌

此外,此次雙城論壇中,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在3天晚宴,都名列與會嘉賓,並與柯文哲同桌吃飯,旁人可輕易看出蔡與柯的密切關係,據了解,蔡還在近期一次與國民黨友人聚會的場合中,大讚柯文哲的好,並替柯文哲抱怨遠雄董事長趙藤雄不是好人,而蔡經常遊走兩岸,且樂於大談兩岸政治的處事風格,也在無形中影響柯文哲的兩岸想法。

雙城論壇中,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在3天晚宴,都名列與會嘉賓,並與柯文哲同桌吃飯。(王彥喬攝)
雙城論壇中,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在3天晚宴,都名列與會嘉賓,並與柯文哲同桌吃飯。(王彥喬攝)

不過,即便柯近期的說法多有「友中」及「親中」色彩,以陸方對柯的觀察,依舊認為柯的中心思想,是其從政初期就脫口而出的「兩國一制」,即一邊一國,「至少不會是『藍』的」。只是,眼下為了辦成雙城論壇,才聰明地表態「兩岸一家親」、「命運共同體」。

陸方與其將柯推開 不如拉柯一把

陸方人士透露,「就算立場是台獨,全世界也都可以是一家人,地球上都是命運共同體,柯文哲附和這個說法並不代表什麼,卻能夠辦成對他有利的雙城論壇,這是柯文哲聰明的地方」,並認為柯在骨子裡其實並沒有轉變兩岸立場,只不過,在舉辦論壇對兩岸都有利的情況下,陸方與其將柯推開,不如拉柯一把,而柯也願意被拉,成為兩岸關係中的「工具性價值」,同時,柯自己也能從中獲「政治利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