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體溫低,這些疾病跟著來!「保暖睡眠法」讓你呷百歲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018年02月12日23:00 •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體溫低,這些疾病跟著來!「保暖睡眠法」讓你呷百歲
體溫低,這些疾病跟著來!「保暖睡眠法」讓你呷百歲

寒流一波波,小心體溫低,有一些疾病會如影隨形!尤其是進入睡眠狀態之後,體溫會下降,就容易感冒、過敏、免疫力下降。不妨跟著日本睡眠專家一起進行「保暖睡眠法」,利用一些撇步增加體溫,即能養出百病不侵的體魄,更是維持長壽的秘訣!

讓體溫上升的睡眠,就是長壽的秘訣

你知道日本平均壽命最高的地方是哪裡嗎?正確解答第一名是長野縣。長壽的秘訣關鍵是:壓力與氣候。氣壓較低的地區,副交感神經的支配性增強,較常保持輕鬆自在的狀態,精神上的壓力也比較小;另一項因素是氣候。往年位居長壽第一名的沖繩縣,平均氣溫比其他都道府縣來得高。氣候溫暖的話體溫跟著上升,免疫力也會升高。

為什麼體溫愈高愈長壽呢?原因在於體溫上升,免疫力會隨之升高,也就不太容易生病。一天當中體溫低的時間是何時呢?處於睡眠狀態時,已知人類的體溫會下降攝氏1到1.5度左右。亦即,即使獲得了充足的睡眠,當處於熟睡狀態時,身體的免疫力呈現下降,也是比較容易生病的時間點。

體溫攝氏35度,是癌細胞增生的體溫

值得注意的是,當體溫若降低攝氏1度,免疫力便隨之降低35%;基礎代謝能力也跟著降低15至25%。體溫若達攝氏35.5度,排泄機能減弱、自律神經失調、出現過敏症狀,而攝氏35度也是癌細胞容易增生的體溫。也就是說,平均體溫攝氏36度的人,在睡覺時降了攝氏1度的時間點,正好成了癌細胞最喜愛繁殖的體溫!

正常人的體溫在清晨6點左右最低,之後逐漸上升,直到夜間10點為止,然後在體溫到達頂點之後又開始逐步降低,直到清晨降至最低體溫。睡眠中體溫有自然下降趨勢,此時即容易招來疾病的侵襲。因此,必需在睡眠中讓身體處於溫暖狀態,也就是「保暖睡眠法」,即要防止體溫於睡眠狀態時降到攝氏35.5度以下。

保暖睡眠法關鍵字:「遠紅外線」促進血液循環

該如何保暖身體呢?日本睡眠醫學協會理事長大谷憲與日本睡眠醫學協會理事片平健一郎,在兩人合著的新書《保暖睡眠法:活到一百歲就靠這一招》中,教大家做以下「保暖睡眠法」,其中關鍵字是「遠紅外線」促進血液循環,所謂的遠紅外線,指的是帶有4到1千微米波長的電磁波,對「物體」有加溫效果的遠紅外線,由於不需要空氣為媒介,直接就可以對某「物體」加熱,不光是表面,還能夠從吸收遠紅外線的內部直接加熱。

增加體溫方法:泡溫水浴、曬太陽、抖抖手腳

此外,也可以適度泡溫泉使體溫增加,至少可以維持1到2小時。在家裡則可以睡覺前泡溫水浴,早上起床曬太陽,也有助於新陳代謝,讓身體暖和起來,使血液循環變好。以及從事比較溫和的運動,例如抖抖手腳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購健康小禮物送到您手。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