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回台灣的理由?部長您的「幽默投影片」,讓我痛心到笑不出來

換日線

發布於 2017年12月05日06:13 • Y.C.Hung/脫下白袍後的各種可能

作者前言:事隔一年,為了要在我所出版的新書中,收錄〈「愛台灣,就是畢業了先不要回來。」──現在我明白,這句話背後的沉重〉這篇文章,我再次重新閱讀,並且擴寫補充。

去年在〈換日線〉刊出這篇文章後,得到很多迴響:不少人說我因為我太年輕、觀點不全;一年過去,雖然還是「太年輕」,仍舊看山是山,但重新整理文章時,發現去年提到的問題如今依然存在,而且在經歷了一些事、遇到很多人之後,能夠提出來佐證的例子,以及對台灣現況的擔憂,似乎越來越多了⋯⋯

前陣子和朋友聚會,一群在海外的台灣人嘰嘰喳喳地談起台灣,我們都一致認為,台灣現在呈現很極端的兩種現象──「能出來的」都不回去,導致台灣的 Brain drain(人才外流)很嚴重;但「不出來的」或「出不來的」,有的是心態上不想出來,有的是經濟狀況不允許;或者,就是一味地仇外。

弔詭的是,在海外的台灣人大都深深感受到國家的處境艱難,但從國內的許多網路言論中看來,大家似乎對此沒有太多感覺;對於各國人才大量地在國際流通,掀起了多大的巨變,衝擊、感受也不大。

我謹希望一年後擴寫的這篇文章,可以帶給居住在海外與台灣的台灣朋友們,一些我所看見的觀點與經驗,並建起一道能夠開啟溝通的橋樑:

台灣人,你在世界的哪裡?

邁阿密大學的眼科曾在美國奪得十五次的第一名,而且還是多年美國眼科界的權威;然而,在其眼科研究大樓卻幾乎被中國人所「佔領」,人數之多,他們甚至還可以在這裡反問美國人:「你會說中文嗎?」(Can you speak Chinese?)

初聞這件事時,我笑了,但一想到這背後的涵義卻讓我感到難受。總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台灣人,你在哪裡呢?

難道是台灣人沒有國際競爭力嗎? 還是台灣人不願意到世界來打拼?怎麼在海外的許多專業頂尖領域,如今越來越難見到台灣人的身影?

「以前和我打球的朋友都是台灣人,但在美國十幾年後,卻找不到可以一起打球的台灣人,反而多半是中國人了。」朋友曾如此感慨地說,現在台灣留學生的數量,已銳減到這種地步。

我在內心默默贊同,因為不只是留學生的數量,就連各專業領域,彷彿也是這麼一回事:

國家出力,讓學生、專業人士走進世界

來到美國後,我看到一件令人很感慨的事情。

當時我是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診所的交換學生,在交換的那段時間,我是唯一的台灣學生,每隔好幾個月,才會再有一位台灣學生申請成功。

但是,我卻遇到「一群」來自中國的學者與學生:他們不只是申請成功,有些甚至是「直接被機構接洽送來的」──不像個別申請者一樣,需要被各科「篩選」過,才有機會進來這美國排名前幾名的醫院學習。

不止如此,就算是這些個別的申請者,還有許多「來自前人」的經驗分享,因為送出來的人夠多,他們的學校/機構總是有認識的人剛從克里夫蘭診所回去。而且他們進修的費用,都是由學校/機構,甚至是政府支付的。

而這項「專門經費」可以概括機票、住宿,他們只需負擔餐食費(有些甚至連餐食費也不用)。回想起醫學院大六,要去哈佛大學見習前,我申請教育部鼓勵交換學生的獎學金,當時系辦就提醒我:「現在教育部提撥的獎學金越來越少了,根本不夠買機票,你要做好心理和經濟上的準備。」

爾後,我在麻州總醫院也遇到了一群從中國來進修的醫師,他們的機構不僅幫他們支付了在這裡見習三個月的「學費」──高達 50,400 美元,相當新台幣 150 萬,還贊助了機票錢,醫師們只需要自己負責食宿──更驚人的是,在與中國醫師聊天的過程中,不時有他們認識的人從手術房裡穿梭出來和我們打招呼,算一算也至少有四位中國醫師,是這樣被中國送出來的。

看到他們是這樣被國家、政府積極地推到國外深造,我不禁對中國的發展力道有著複雜的感受,一方面也憂心台灣的現況。

「愛台灣,就是畢業了、出國了以後先不要回來」

「愛台灣,就是畢業了、出國了以後先不要回來。」在我出國做研究前,研究所的老師,曾語重心長地對我們這麼說。

或許,大多數的人聽到這句會感到有點刺耳而難以接受。但等到我來到美國闖蕩後,卻真的有如此感受,而且是更為難受,彷彿就像是扎在心中的一根刺。

「以前在政策決定的國際會議上,總是可以看到有前輩站出來為台灣發聲,可是現在,海外留學後願意、或能夠留下來的台灣人越來越少了⋯⋯現在參加政策決定的會議,都覺得很可怕,因為中國人大量的出國,也大量的在美國留下來,中國本身已經是大國,講話有力,又因為人多,國際政策就更有利於他們了⋯⋯。」

「所以拜託你們,如果出國留學、工作,請努力地留下來,留在海外讓世界看見台灣,幫台灣爭取有利的外交空間與政策,否則台灣只會越來越失去國際能見度⋯⋯」老師在課堂上這麼說著。

我仍然時常回想起這段話,尤其是當外國人在猜測我的國籍時,每個人猜的第一個國家都是「中國」,當我說「不是」之後,猜的下一個國家肯定是「韓國」,屢試不爽。

我想他們猜測的順序,應該與生活上遇到的亞洲人比例有關,中國人真的很多,再來就是韓國人了。

面對現實的殘酷,必須丟開玻璃心

「你怎麼能跟中國比呢?他們的人口比我們多出這麼多倍,這是個基數問題,他們是十幾億人口,而我們台灣才兩千三百萬人,廢話!當然你遇見中國人的機會大多啦!」這是我在〈換日線〉發表這篇文章後,最常收到的批評。

好的。那麼不拿中國來比較,就用南韓來比吧:根據 2016 年統計,南韓人口數約是 5,100 萬人,大概是台灣的 2.2 倍。

以我之前待在芝加哥青年旅館所觀察到的韓國人比例,真的比台灣人要多出 3 倍,或許你會認為,我只不過待在那裡幾週的時間,還是不準,我也同意。不如以美國的移民政策機構公布的數據。

1949 到 1980 年,美國的國際學生裡,台灣人的數量高居全球各國第二名,可是到了 2016 年,韓國留學生的數量卻是台灣的 3.2 倍。

2016 年,已是韓國留學生數較少的一年,我們以韓國留學生數量較高的 2010、2011 年來看,他們的留學生數量,約是我們的二到六倍(若是來念大學的,就是六倍),尤其是這十年來(自 2006 年起),在美國念大學的韓國留學生數量,一直維持在台灣留學生的五到七倍之多。

如果一切只是基數問題,為什麼韓國能夠送出台灣五到七倍之多的留學生到海外? 很顯然的,問題不是這麼簡單。

有些人說,這對台灣是個「好現象」──代表台灣的高等教育越做越好,令大家想待在國內而不是跑到國外,我「當然願意相信」這是可能因素之一,但我懷疑,另一種因素或許也佔了很大的比例:有心,但無法出國念書的人,是受限於經濟因素。

台灣長期物價低廉,而薪資多年凍漲,台幣的力道萎靡,增加了出國留學的困難度。以韓國為例,韓國的物價約是台灣兩倍,薪資也是台灣兩倍;我要來美國時,美國大城市的平均物價和薪水,則大概都是台灣的三倍左右。

因此,兩相比較下,韓國人的薪資水平,當然比台灣人更有辦法負擔美國的生活。

若屏除掉經濟因素,單純以政治因素來思考留學生議題:台灣因為兩岸政治關係敏感,中國崛起並不斷在世界擴張影響力──如果台灣人都不走出去,並且想方設法在海外留下,真的就完全沒有人能為台灣發聲、爭取權利。

在國際地位上,因為不被認定是一個國家,台灣的處境尷尬。雖然日本留學生數量也在近年因為經濟停滯、人口高齡化等等原因急速減少,但日本不會被聯合國、各種跨國正式會議打壓國籍,自然也沒有「國際能見度」的問題。反觀台灣在國際上的「特殊地位」,真的容得了、禁得起台灣人都只待在國內,國際能見度、影響力不斷降低嗎?

波士頓冷清的台灣企業攬才會

當然,人才「出得去,也要回得來」,有人在國外、有人在台灣,彼此聯結成網路,更能讓世界和台灣緊密接軌。

台灣企業曾到波士頓攬才,波士頓算是聚集台灣人相當多的城市了,很多生技產業也在這裡蓬勃發展,可是,徵才現場卻十分冷清。

一位在波士頓的生技前輩,語重心長地說:「整件事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來討論。首先,台灣廠商攬才準備不足,他們不知道台灣留學生求職的熱門季節,也不知道台灣留學生畢業後的期望待遇,明明在美國徵才,卻依舊只提供台灣的薪水。其次是台灣環境對一流人才缺乏吸引力。

第一點很明顯,而第二點的後果比較嚴重:並不是喝過洋墨水的人比較『傲嬌』,而是台灣企業必須認清,台灣的人口數就這麼多,就算把海外台灣人都加總起來,也就那麼一丁點。像生技醫藥這種高度專業的領域,不可能期待台灣擁有每個專業領域的人才。如果台灣企業只請得起台灣人(指國內標準的薪水福利),那麼,注定人才庫無法齊全,這樣很不利於產業發展。

況且都來到美國徵才了,也應該用美國的標準,不要因為目標族群是美國本地人或在美留學生而有所差別。說直白一點,留學生拿著大好的學位可以闖蕩世界,你卻要他接受台灣的待遇,只因為他心繫台灣? 我覺得這是一種情感綁架。」

回台灣是「因為牛肉麵很好吃」?

2016 年,台灣政府似乎終於發現人才外流的嚴重性──出得了國的,就待在國外不回來;想出國而出不了國的,則受限於經濟因素而出不去。

於是,政府展開了一系列計畫,一方面向海外挖角人才回台,另一方面,透過政府的力量送台灣人才到海外受訓。

在籌備這項計畫之前,科技部部長陳良基還特地來到波士頓,希望可以藉由聆聽海外遊子的意見,找出海外人才回歸的方法。

而參與這場會議的,大多是心繫台灣、希望台灣更好的海外學長姐們──然而,他們卻對其中一張投影片失望極了:

那張投影片是什麼呢? 是「為什麼要回台灣的理由」。

「回台灣的理由」是什麼呢?投影片顯示:我喜歡吃牛肉麵、我喜歡吃雪花冰、我喜歡夜市、我喜歡台北捷運、我喜歡高鐵⋯⋯。

老實說,雖然部長事後一再澄清他只是在開玩笑,但我卻覺得這不是適合開玩笑的場合,而且真的不好笑──招募海外人才,講究的是我們能給出什麼樣的願景,而不是十種浮於表面的台灣「觀光」特色──這樣的投影片,真的能「吸引」人才嗎?

即使沒有到現場,光是想到這個,我就很痛心,完全笑不出來:

當海外大型公司對待人才的標準,是用優渥的待遇、豐厚的假期來挖角,而台灣政府與大型機構,卻拿不出同等的聘用條件。而海外公司提供未來職涯發展的可能性,讓人才留下,但台灣的政府機關卻勾勒不出類似的前景。難道,台灣只剩下牛肉麵、雪花冰、夜市與台北捷運可以說嘴了嗎? 

事實上,在美國也吃得到牛肉麵、雪花冰,許多大城市偶爾也會有一年一度的夜市活動,也有地鐵系統;在美國,想去到另一座城市,直接坐飛機,不需要高鐵也可以通行。

我可以理解那些好吃的食物、台北捷運與高鐵的便捷,都是「台灣的驕傲」,但一個海外人才,要的不是食物、交通而已,他們要的是職涯發展的前景,要的是薪資待遇、假期、與同事之間的腦力激盪。

突然想起學長說的「情感綁架」,完全在這個「為什麼要回台灣的理由」玩笑之中,充分體現了。

不該是情感綁架,政府能為海外人才做什麼?

在台灣政府大規模攬才後,他們發布了一項報告,宣稱已媒合 53 人,其中只有一人為美國籍。

當政府發布媒合報告後,有篇評論一針見血指出:「從國籍就可看出,接受媒合的多是因美國身分或工作搞不定、搭優惠政策順風車返國的留學生。因為在美國,科技工程界有點資歷的人多數擁有美國籍,顯然(被延攬歸台)意願不高。」

而該評論的結論更是精闢:「拚不過中國的銀兩,可以比誠意。台灣海外攬才,欠缺的正是能落實的誠意。」

如果再看科技部推出的其他海外攬才方案,更是被學長姐們批評得慘不忍睹、治標不治本。「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打算每年補助一百名的優秀博士回國就業。為了協助國內延攬海外人才返國服務,因此,在找到正式工作前,以一年為期給予台幣 150 萬元(相較於5萬美元)的費用,進而推動國內產業升級並提升研究能量。雖然這 5 萬美元超出了台灣的薪資水平,但實際上,知情的人都知道──這只是美國博士後研究員的最低起薪罷了。

即使政府拿出了誠意,提供可與美國媲美的薪資,但這些博士級的海外人才,可都是灑了幾百萬的學費才在美國求得學位的,而這樣水平的薪資卻只提供一年。另外,海外人才最重視的「舞台」、「未來發展可能性」,我們的政府已經準備好了嗎?

在方案中雖然也有規劃海外人才與本土企業的前期交流,但後端配套協助有完善嗎?例如,十幾、二十年前,我的研究所老師在做完博士後研究回到台灣做研究,所有行政庶務工作都要一肩扛下,甚至壓縮到實際研究時間;直到現在,已經是教授的他,偶爾還是要分身去核對發票、核對經費,要一個研究人員當校長兼撞鐘,如何有辦法專心在研究上?

此外,只要待過學術機構的人都知道,台灣的研究經費有限且很難申請,甚至,申請時還會被科技部承辦專員刁難,這是讓我最為難受的地方。

臺大化學系徐教授就曾憤怒地指出他與政府交涉的經驗,他說:「現在國際上各個學門之間的界線已經愈來愈模糊,但台灣還是因為制度上的僵化導致很多無謂的爭吵。」他的一位同事所做的領域、所發的期刊一直都是以「化學」為分類,但申請研究經費時,卻被一位科技部承辦專員直接粗魯打斷,說:「你這個是物理學門,不要來化學這個領域。」即使申請人解釋該領域為什麼會屬於化學,該承辦專員仍不屑地說:「我不認為。」十足官僚的傲慢。

在交涉的過程中,因為科技部提出了新的、給年輕學者申請的「哥倫布計畫」,但卻與舊有計畫衝突,而政府的僵化做法,竟然要求年輕學者必須放棄寫好的計畫,還被承辦人員粗魯對待,使得徐教授憤而離席。一位放棄對岸資源回到台灣盡一份心力的學者,卻遇到無數的『人治、欺負菜鳥』的職場文化,這樣是對的嗎?

這也是這個橋接計畫讓許多人看了直搖頭的原因,因為依舊只治了標,卻沒有治本。薪資上拼不過其他國家攬才的誠意,就連職涯發展,也拿不出亮眼的條件吸引人才。

「怎麼辦,我暫時回不去了」

前陣子和大學室友視訊聊天,談到接下來的計畫,我苦惱地對朋友說:「怎麼辦,我覺得我暫時回不去台灣了。」

我很想念台灣,因為這是孕育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國家,但我卻不願用民粹的方式愛它。有時候,「愛」會過於專注,而無法認清事實,因此,必須客觀地看著它的好與不好。

我從不認為美國有多麼偉大,畢竟在我眼裡,美國仍太過傾向資本主義,福利制度太差,並不屬於我認為一個「好」的國家該有的樣貌。

我接著又說:「我老想著有一天要回去台灣那片土地,但現在的我還年輕,想要一個可以伸展抱負的舞台,可是,卻在台灣找不到我的立足點。例如說我現在在哈佛做的研究,裡面盡是新穎的idea,根本還沒有人做過,也因為在這裡,激發我想出的點子,也是別人還沒想到的。日後我帶著所學的東西回到台灣,沒有哈佛的豐富資源、充滿點子的資深前輩們,我真的可以把這些研究延伸下去嗎? 而且說實話,除了美國,還有哪一國家有錢到可以經常做大型的公衛計畫?」

「那就不要回來呀,」朋友語重心長地跟我說:「你現在面臨的掙扎,是每個留學生、出國過的人都有的,美國資源的確比較多,你還那麼年輕,如果有能力在世界闖,為什麼要回來? 人生只有一次,你要跟著你的心走。」

愛台灣的態度,是不卑不亢

朋友說,留在海外的台灣人好像分成兩種:一種是一天到晚高喊台灣是鬼島,所以死都不肯回去的人;另一種則是認真愛台灣的人,只是仍看不到回去時機。

而我,每次在外遇到了喊著台灣是鬼島的人,心裡總是很痛。

或許,在台灣,也有極端的兩種人:一種是喜愛用酸言酸語,瘋狂抨擊留在海外的人,一旦喝過洋墨水的人基於關心,提出了不同意見,他們的態度總是「你這個『不純的台灣人』(不了解台灣、自以為是、家裡有錢、靠爸靠媽、捧外國人、貶低自己人)說什麼我都不想聽!」而另一種人,則是過度自卑地認為:「台灣什麼都不好,所以國外對台灣的所有批評都是對的。」

事實上,台灣是小島,不是鬼島。我們在國際上,小雖小,卻有著傲人的生存力,曾經也有亞洲四小龍的優秀成績。不只一位外國同事跟我說過,他覺得台灣很神奇,這麼小的國家,卻擁有 ASUS、捷安特等世界級的知名品牌。這表示世界是看得見我們的,而我們也絕對擁有能量讓台灣被看見。

但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拒絕批評,或是對所有無根據的批評指點照單全收,都無法讓台灣進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不卑不亢的接受批評,有好的一面要繼續維持,有不好的一面就需要改善。

不論海外或國內,我們都是台灣人。不回去台灣,並不是因為不愛台灣,比起薪資,海外台灣人更期待政府能提出規劃與願景,給專業人才未來發展的舞台。

此外,有時憂心台灣未來而忍不住說出重話,這並不等於不愛台灣、外國月亮必定比較圓,而是因為我們身在海外,心中那股被別國追上的急躁,以及與外國人士們交流的經驗與視野,都急著想要讓台灣知道,讓台灣能截長補短,在世界上發光。

憑藉著對台灣的愛,我們都想要做點什麼,讓台灣越來越好,不論身在海外,或是台灣。

備註:本文摘自作者所撰,悅知文化出版《告別菜尾世代》,經作者與出版社授權,由換日線編輯重新編修與增訂標題後刊出。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示意圖,非當事人)

《關聯閱讀》
「若改變不了台灣,至少別連累下一代」──青年沒有未來,出走的「台勞世代」
面對現實吧!你有多大決心闖蕩世界?愛台灣,你又付出了多少?

《作品推薦》
似曾相識的出走悲歌,困在舒適圈的「菜尾世代」
當黑人小孩指著黑娃娃:他是醜娃娃──「崇白」的美國與台灣社會,需要更多的種族敏感度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