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健保署設醫材自費上限…人工水晶體、支架,民眾想多花錢用更好也不行?

商周.com

更新於 2020年06月11日02:15 • 發布於 2020年06月11日01:00 • 陳慶徽
健保署設醫材自費上限…人工水晶體、支架,民眾想多花錢用更好也不行?

未來就醫自費醫材項目,要變「便宜」了?這,對你我真是好事嗎?

6月9日,衛福部宣布,將針對八大類、超過300項屬於可部分健保給付的特殊醫材,制定民眾自付差額上限。意即,未來民眾若就醫選用像是人工水晶體等範圍內的醫材,將不會出現過去不同醫院、同一手術與醫材,價格差距卻天差地遠的現象。

根據健保署統計,這項預定8月上路的政策,將使得近9成相關醫材必須下修價格,而屆時陸續採用這些醫材做治療的患者,將成為第一波荷包受惠的對象。

不過,這項看似為民眾省荷包的政策美意,卻在公布第一時間,引來醫師界的質疑,認為這樣訂定價格天花板的作為,不僅將限縮民眾未來的就醫選項,更可能會拖慢國內醫材技術的進步腳步。

省下荷包?卻可能失去更好的醫療選項

「這種作法就是逆過來走。」曾擔任立法委員的醫師林靜儀直言,在部分自費醫材上加上價格天花板的「蓋子」,一是醫院將在成本壓力下,開始採用相對便宜的選項,二則是外國廠商,以及醫師,都會失去赴國外學習,並引進新技術、產品進入台灣的動力。

她解釋,醫師的專業技術成本,以及各醫院對醫材採購的議價能力不同,是過去會出現同一款醫療器材,在不同醫院的療程中出現收費差距的兩大因素。

然而,當政府將自費醫材拉出齊頭式的上限,意味著各家醫院的獲利空間將被壓縮,進而不得不選用價格相對便宜的產品,另一方面,無法承受低利潤的廠商也可能會因此選擇退出市場。

「一開始民眾都很爽。」林靜儀示警,短期內,民眾就醫,的確有機會在政府的規範下,以更低的成本,拿到在過去更高級的醫材,但當這些廠商選擇撤出台灣,未來,即使有能力負擔,民眾可能連高價產品的選項都沒有。

「當一台智慧型手機上限1萬元,台灣就不會有iPhone了。」一不具名住院醫師比喻,當政府對醫材做出上限,廠商除了退出市場外,也可能改採用成本較低原料,再推出相對應的低價產品來賣到台灣,「同一台車子,但引擎已經不一樣了。」

一來一往,受害的將仍會是無法擁有選擇,甚至可能是醫療選項悄悄被迫「降級」的大眾。

醫勞盟法律顧問、醫師蔡秀男補充,在各大醫院、診所人力、器材成本不一的狀況下,健保署這樣齊頭式設定價格天花板,未來醫材恐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有錢也買不到好醫材」等現象。

對此,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強調,本次政策除了是依據《健保法》第45條所做的調整外,也僅是針對原本部分給付的醫材做價格上限,並非統一定價,醫院與廠商仍有差額空間可以做調整,並提供民眾去做選擇。

旗下生產人工關節等醫材的聯合骨科董事長林延生則指出,健保署此舉,對於醫材廠來說仍有好處,那就是透過價格上限,可拉近未來廠商可以與各大醫院各自議價的價差。

但,林延生也承認,在此規範下,廠商勢必得檢視手中產品,不符合成本的,也必須果斷放棄。

至於,這是否會形成新科技產品進入台灣市場的障礙,蔡淑鈴表示,若有新產品出現,仍可透過開會討論,再新增分類來引進台灣市場。

想用高價醫材?除了保險理賠,未來恐需加張機票錢

在醫療險市場,常見民眾投保兩張、甚至三張醫療險保單,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在同一次治療,獲得比較高的理賠金,讓高價醫材成為可負擔的選項。

「有些人可能覺得,我不會在乎醫材貴,這會用在我身上一輩子。」公勝保經詠旺事業部經理黃詠羚分析,當醫材價格被設定上限,國內無法滿足部分保戶的醫療需求,這些人將優先選擇赴海外動手術,回台後再申請海外就醫的健保核退,同樣可向保險業者申請理賠。

換言之,即使已經擁有保險可負擔額外支出,民眾未來若想選擇高價醫材服務,可能還需要多買上一張機票才可滿足需求。

過去,健保署針對藥價的砍價機制,已經讓許多藥物價格被「砍到見骨」,也陸續引發各大原廠藥的出走台灣潮,讓醫界擔憂台灣病人恐沒「好」藥醫。

(延伸閱讀:61%醫師、專家:健保藥已經「不堪用」

現在,健保署端出特定醫材收費上限制,短期看似的確可縮小市面上醫材的售價區間,但長期來看,是否反倒是限縮了台灣民眾醫療發展可能性,變成另類立意良善,但「短多長空」的扣分政策,還有待上路後接受醫界、民眾與醫材供應商的三方檢驗。

核稿編輯:謝佩如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30

  • 煜甫🐗
    這政策真的很瞎,就跟規定國內牛排只能賣300,那茹絲葵那些店還會進高品質的牛排嗎?連自費都要管根本有病。真的要訂上限先把房價、房租訂個上限啊zzz
    2020年06月11日04:42
  • Jhen
    不贊成這項規定。將失去醫學人材。如果讀七年書加上實習。對於新醫材無法學習使用。將閉門造車。限縮技術上的轉變。
    2020年06月11日04:40
  • 游承軒
    希望政府三思啊 防疫有功 防疫英雄喊假的? 尊重專業 希望人民有更好的醫療選擇
    2020年06月11日04:37
  • 因噎廢食
    2020年06月11日04:37
  • 小洧
    太扯🤪
    2020年06月11日04:3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