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裏的人》是一齣暖心醫療輕喜劇,全劇20集在阿里山半山腰的嘉義大埔鄉拍攝完成,讓拍攝「高度」大大增加,透過實境畫面帶觀眾進入「沉浸式體驗」產生連結,共感鄉民生活的美麗與哀愁。大埔曾經是缺乏醫院、診所甚至藥局的「無醫鄉」,上下山車程往返就要四小時,唯一聯外道路臺三線成了大埔鄉民的生命線,「大埔醫療站」進駐後,究竟是醫生醫治有形的病痛,還是鄉民救贖醫護們無形的心靈禁錮?為了完整詮釋「大埔醫療站」的專業,開拍前,王傳一跟他所飾演的中醫師「葉明憲」本人一對一教學,翁家明也到醫院跟急診室醫師一針一線練習傷口縫合。
《在光裏的人》故事大綱
被世人所遺忘的無醫鄉,沒有西藥房,沒有醫療所,就連菜市場都沒有,僅靠一臺賣藥小貨車將就,中醫菜鳥葉明憲(王傳一飾)醫師每週三開車前往大埔看診,不擅長人際交際的林繁幸(翁家明飾)醫師,毛遂自薦去大埔24小時待命。一個帶著「還債」的心情,一個想逃離紅塵,兩個社會地位崇高的醫生,遇上身處偏鄉不便、以世俗標準來看,甚至是活得卑微平凡的居民,原以為是帶著醫學專業去解決村民在醫療沙漠裡的生存難題,沒想到卻在居民樸實無華的生活態度中,找到面對人生的勇氣。
《在光裏的人》五大看點
看點1. 燙手「山」芋無醫鄉,苦中作樂輕喜劇
大埔鄉下山看診需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山上有重度腦性麻痺以及小腦萎縮刻苦向上的女孩、照顧中風媽媽以及洗腎姊姊的單親媽媽、返鄉看顧病重父親的消防隊員、厭世獨居的老榮民、還有職業災害身穿鐵衣的筍農,人生無常苦難偏多,大埔鄉就像是社會的縮影。導演林宏杰以擅長的鏡頭,表現出戲劇節奏,嚴謹情節結構,生動的勾勒出真實故事,讓觀眾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捧腹大笑,在市井小民安貧樂道的曲折人生中落淚。
看點2. 世外桃源,好山好水好「有療」,王傳一、翁家明重啟人生
王傳一飾演中醫師「葉明憲」,《在光裏的人》表演方式跳脫過去校園劇跟偶像劇的激情,低沉磁性的嗓音,還加上氣音的溫柔。王傳一說「自己外型是比較酷酷的人」,想賦予角色更多溫暖,在「表情的柔和度上,會多花點時間鑽研琢磨,尤其現在年逾不惑,可以給人家看到不同面向的王傳一」。翁家明飾演西醫師「林繁幸」,離開前醫院的同儕競爭來到不伎不求的大埔,從婦產專科變成內、外科、急診等十項全能的醫師。翁家明說要詮釋的境界是「不僅僅這位醫生,只是幫他們去除病痛的醫生,而是陪他們走過人生,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的一個老朋友」。
看點3. 護理師雙姝:臧芮萱大埔最佳公關,張晏塵最受歡迎糾察隊
臧芮軒飾演護理師「蔡淑蘭」,大埔居民的親切與熱情,讓淑蘭想要回報更多。臧芮萱說在拍戲中感受到「很難得在醫病關係可以建立這種很親密的情感」。張晏塵飾演另一位護理師「林佩瑤」,高挑亮麗,下班後載淑蘭騎著摩托車看到路邊樹下有老人家抽菸喝酒,會大聲斥責;也會拜訪的獨居長者,關心用藥及生活,張晏塵說在大埔,所有一切節奏都慢下來了「大家好像有一種,怎麼樣都很好,沒有太多好計較的」。
看點4. 柯淑勤、杜蕾「就是這個光」,「真戲真作」不可思議的力量
柯淑勤已經是媽媽專業戶,《在光裏的人》詮釋「林鳳為」的角色,四處打零工,還有一個腦性麻痺的女兒,大家可能以為又是她擅長的苦情角色,但是柯淑勤認為「我覺得是不一樣,你不用太演,你只要扮起來,然後想到她的故事,就會感同身受」。柯淑勤演出後有感而發的說並不是一定要偉大的發光讓人看到「你只要好好的過你的日子,好好的懂得知足,好好懂得簡單,你就是光」。杜蕾飾演「陳吟淑」,罹患重度腦性麻痺以及小腦萎縮。母女「真戲真作」首次合作,戲裡戲外都是母女,杜蕾說「我並沒有因為這個難關,或者是很困難,而去說算了那我不要做」,杜蕾挖掘自己的經歷與感受,想辦法真的變成另外一個角色去思考。
看點5. 霍正奇、黃采儀、錦雯、游小白、李國強、蔡天嘉,甘草人物調和出「光的味道」
霍正奇飾演的是一位成功的「大男人」,生意大、人面大、嗓門大,脾氣也大的霸氣村長「翁左樹」。黃采儀飾演太太「陳勵譁」,兩個人在劇中的共同點就是一直為別人付出,角色定位「『志工』是她離開職場後最歡喜的一份工作」。錦雯飾演「趙梅色」膽大豪爽、口無遮攔,在辛辣又似開玩笑的話語中,有鹹鹹的眼淚。游小白飾演「王大榮」,很會聊天,也很會逗人開心,與沉默寡言的林繁幸醫師成為忘年之交。李國強飾演「大枝」,蔡天嘉飾演「阿慶」,高齡化的大埔,兩個「光的少年」,一個下山追夢,一個扎根家鄉,兩人從小一起在大埔鄉長大的少年,命運就此大不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