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蓋自己也願意住的房子,印尼政府與慈濟印尼分會,展開新的扶困援建計畫。但複雜的住家環境,也讓援建團隊面臨挑戰,像是小巷子很狹窄,不通風,居民房子土地太小。要如何克服,把房子變大,還要舒適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打造良好環境,也能增進兒童健康成長。
小巷低頭入家門如一線天的陋巷裡,迎面來人都要傷腦筋;出入自己家,第一件事就是先低頭。國土先天不良,後天都市規畫不佳,印尼雅加達的貧困社區,居民都在修練忍功。
居民|素蜜:「建築物都壞掉了,連膠合板都撕開,只能簡單地修建,下雨時 都會漏水,連下面的房子都淹水。」
說起所有「房事」煩惱,這位女士都忍不住苦笑,更不敢聯想,惡劣的環境當火警發生時又該怎麼辦。
慈濟志工|盧德汕:「這裡的居民 房舍都比較簡陋,有不少房舍都在小巷裡,由於沒有通風 容易發生疾病。」
這天社區非常熱鬧,因為官員要來宣布,印尼政府與慈濟印尼分會共同啟動扶困計畫。
印尼房屋與居民區部長|西拉伊特:「希望我們有個好的思想,理性思考 以為這裡孩童的,健康和未來著想。」
未來印尼全國,至少會出現500間這樣的現代化樓房。為弱勢援建房屋,慈濟過去經驗豐富,一個安全無憂的住所,代表人權向前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