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讓四季豆再次偉大!永昇食品重振四季豆外銷產業,讓綠金重新閃亮

上下游新聞市集

更新於 05月02日15:38 • 發布於 05月01日23:40 • 上下游News&Market
讓四季豆再次偉大!永昇食品重振四季豆外銷產業,讓綠金重新閃亮

倘若台灣冷凍蔬菜外銷產業是一支職棒球隊,那「永昇食品」就如同大谷翔平,是左手賣毛豆、右手賣敏豆的「二刀流」狠角色。

毛豆是台灣外銷日本冠軍隊,永昇在國內種植契作 1000 多公頃的毛豆,極具實力。而敏豆(四季豆)其實比毛豆更早賺進綠金,輝煌時期年年外銷上萬公噸,但勞力密集的敏豆產業,因人力成本提高,外銷競爭力下滑,僅剩內需市場。但永昇食品以毛豆採收、加工設備為基礎,五年前再次種下敏豆,要打造新的外銷國家隊。

比起毛豆,敏豆嬌貴許多,除了風雨病蟲害等挑戰,收成時採收機也只能保持時速 3 公里,否則豆莢會斷裂,採收後更需立即處理,才能鎖住最新鮮的美味。永昇食品透露,今 (2024) 年敏豆產量預估 1000 公噸,有信心在五年內增加到 5000 公噸,重拾往日外銷綠金榮耀。

敏豆曾是綠金作物,外銷市場雖被鄰近國家超車,近年來再度崛起。(攝影/林怡均)
敏豆曾是綠金作物,外銷市場雖被鄰近國家超車,近年來再度崛起。(攝影/林怡均)

敏豆曾是外銷綠金,卻因勞力成本上揚而退出

菜豆又稱四季豆,台語為「敏豆」,來台已有百年歷史。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蔬菜作物科助理研究員林煜恒說明,敏豆可依生長姿態分為蔓性及矮性,蔓性敏豆約在 1905 年引進台灣,作為水稻田裡作,生長過程會攀附在竹架上,結莢後農民會連續採收;矮性敏豆則在 1956 年引進台灣,與南部的甘蔗、番茄間作。

對國人來說,敏豆是親切的蔬菜,在自助餐、鹽酥雞中都很有存在感。早年,敏豆不只是內銷,嫩果莢、青豆仁都有冷凍外銷。農業部資料顯示,1980 年代期間,敏豆為台灣賺進大把外匯,1988 年外銷量達到巔峰 1 萬 4071 公噸,產值則有 1650 萬美元,外銷國家以日本為主,其次有美國、澳洲等國。

然而,好景不常,永昇食品廠潮州分廠執行長劉貴添回憶,當時多是種植蔓性敏豆,採收、分級、包裝相當仰賴人工,雖然可以得到品質較好的敏豆,但隨著台灣人力成本不斷上揚,對比台灣周邊的中國、東南亞等國家,土地及人力成本低廉,台灣敏豆漸漸失去外銷市場競爭力。曾經的綠金,就此黯然失色。

採收、加工機具共用,永昇兼顧毛豆、敏豆成為二刀流

台灣農業目前的綠金代表是毛豆,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周國隆透過育種,以高品質毛豆贏得世界的青睞。台灣毛豆在日本市佔率達四成,並外銷到歐美等國。永昇食品廠 21 年前率先技轉高雄區農改場的品種,並從歐洲引進採收機具,更持續推出不同毛豆產品,目前在國內中南部種植及契作面積有 1000 多公頃。

近五年來,永昇食品廠開始種敏豆。劉貴添表示,永昇食品過往也是敏豆國家隊的一員,年銷量上萬公噸,重心轉到毛豆時,曾到國外大型豆菜蔬菜作物田觀摩,發現毛豆與菜豆的採收機具能共用,加上毛豆收成後,田區、機具都閒置,因此,食品廠在種毛豆、採收加工過程,也總在評估「能否再把敏豆種回來」。

相較於常見蔓性敏豆,矮性敏豆適合機械採收,有利於外銷。(攝影/林怡均)
相較於常見蔓性敏豆,矮性敏豆適合機械採收,有利於外銷。(攝影/林怡均)

現在國內市場較常見到蔓性敏豆,但蔓性敏豆不利於機器操作,於是,永昇食品廠選擇種植「矮性敏豆」。林煜恒分析,矮性敏豆的高度頂多到人的膝蓋,有利於機械採收,也更能大規模種植,相當符合外銷需求。

劉貴添補充,毛豆和敏豆不只採收機可以共用,採收的清潔、加工設備也都通用,機械所費不貲,共用可將機械攤提成本降低,增加市場競爭力,更有機會讓敏豆再次外銷。換言之,這些設備能讓永昇食品廠,成為經營毛豆、敏豆的「二刀流」業者。

家庭主婦打工成外銷田董娘,管理 160 公頃外銷田

位於屏東縣南州鄉毛豆和敏豆的田區,放眼望去是綠油油一片。《上下游》到訪時,敏豆田正在採收,巨大的採收機有一層樓高,紅通通的機身如同渾身肌肉的健美選手,與低矮、翠綠的敏豆形成鮮明對比。發動時整台機器都在震動,司機王郕絨直視前方,腳輕踩油門,左手扶著方向盤,右手一下握著對講機,一下按控制板上的按鈕,調整採收進度。

毛豆每年收成兩次,春秋作各需 70 或 75 天,敏豆則見縫插針。採收現場,對講機比手機更可靠,採收機、搬運車、現場人員的車輛都裝有對講機,彼此不斷更新天氣、道路狀況,確保進度仍如期完成。

南州田區的管理者是鄧萍,她出身農家,父親種過紅豆、蔬菜,鄧萍婚後成為家庭主婦。因弟弟是毛豆農,她偶爾會到弟弟的田間幫忙,而這份「打工」持續了十多年,越做越有興趣,甚至比弟弟更愛下田,最後也成為豆農。

鄧萍管理的外銷田面積有 160 公頃,均為台糖國有地,永昇食品先代為支付地租、農藥肥料費用後,農民再分期攤還即可,多年來雙方合作融洽,永昇食品廠更稱鄧萍為「董娘」,除了親暱,也敬重她對作物的用心。

鄧萍(中)是南州契作田區的管理者,一家人都撩下去種敏豆。(攝影/林怡均)
鄧萍(中)是南州契作田區的管理者,一家人都撩下去種敏豆。(攝影/林怡均)

敏豆栽培、收割都得謹慎,提早停藥確保安全

毛豆與敏豆田只隔一條路,但管理工作量卻完全不同。鄧萍認為,敏豆栽培難度比毛豆高很多,「有時會讓我失眠」。敏豆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颱風、豪雨都會造成損害,敏豆的葉子、豆莢會長得又多又密,得提高除草頻率和病蟲害防治。最讓人頭痛的是薊馬,開花期間,農場都嚴陣以待,薊馬一旦危害到花,將影響著果率,敏豆產量會下滑,結出來豆莢也會變畸形。

栽種時費心費力,收成更不能大意。鄧萍表示,採收機下田之前,要先確認田間敏豆的「方向」,植株會因豆莢重量而低垂,她巡田過程會留意每株敏豆下彎情形,這是為了配合採收機,倘若多數敏豆彎向北方,那收割機就會朝南方採收,採收敏豆時,機具行進速度必須控制在時速 3 公里內,一旦太快就會造成豆莢斷裂。

採收敏豆時,農機必須緩慢前進,否則豆莢會斷裂。(攝影/林怡均)
採收敏豆時,農機必須緩慢前進,否則豆莢會斷裂。(攝影/林怡均)

豆菜類作物在國內經常有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外銷田則沒有這種狀況。鄧萍說明,內銷的敏豆是連續採收,但外銷敏豆是時間一到,田區內的植株都要採完,較無連續採收的情形。此外,外銷作物用藥必須符合市場國的規範,毛豆及敏豆田要依循歐盟、日本及台灣的規定,「能用的農藥很少」,並在採收前 15 天就會停藥。

鄧萍的兒子王郕絨今年才 21 歲,三年前開始過著「白天開農機,晚上進修」的日子,對於曳引機、施肥噴藥機、收割機等大型農機,他駕駛得十分順手,是能獨當一面、年收入破百萬的師傅。

為了照顧外銷田,鄧萍一家全年僅在春節時休息半天,對此,她沒有喊累,因為看著作物長大,會得到成就感,毛豆、敏豆收成後會依品質計價,帶來豐厚的收入,全家務農都是很開心的。

王郕絨年紀輕輕,卻已是獨當一面的農機師傅。(攝影/林怡均)
王郕絨年紀輕輕,卻已是獨當一面的農機師傅。(攝影/林怡均)

採後進場先當睡美人,再洗三溫暖才能成為綠金

採收的敏豆會立即被大貨車送到食品廠加工。永昇食品廠潮州廠廠長謝煥盛說明,毛豆、敏豆採收後,都得先加工成半成品、冰起來,因為作物體內細胞依然會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會加速老化,因此必須盡快殺菁、降溫,才能保持在新鮮狀態進行包裝。

走入生產區並不容易,進場前得做全身檢查,手錶、首飾不得入內,特別的是,身上有無傷口、使用 OK 繃也在檢查項目中,因為傷口可能會有血液、藥水、微生物等污染風險。檢查完畢後要身著防塵衣帽、手套、口罩,並換鞋,再經過三道清潔消毒才能踏進生產區。

要走進生產區必須先換裝,經歷三次消毒才可以。(攝影/林怡均)
要走進生產區必須先換裝,經歷三次消毒才可以。(攝影/林怡均)

毛豆、敏豆加工過程就像在洗三溫暖,先是除雜葉殘肢,再用清水洗潔,然後以 95 °C 熱水殺菁,接著做三段式降溫,降至 25 °C 後,再進行零下 35 °C 急速冷凍。

冷凍後的敏豆會分切成 3 公分長度,並冰入庫,待下訂時再包裝。一包毛豆、敏豆出貨前要經過至少 4 次檢驗,謝煥盛細數,採收前 3 天就要先驗農藥殘留,並檢查豆莢裡是否有蟲,一旦不合格便會拒收,採收後也得複驗、複查,合格才能進入加工程序。加工後又要再檢驗一次,包裝完成出口前則驗最後一次,檢驗農藥項目約 500 項,且要驗李斯特菌、黃金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數量,此外,日本客戶也會在不同田區隨機抽檢比對。

敏豆必須經過三段式降溫、分切,接著急速冷凍。(上、下圖,攝影/林怡均)
敏豆必須經過三段式降溫、分切,接著急速冷凍。(上、下圖,攝影/林怡均)
(攝影/林怡均)
(攝影/林怡均)

細心照顧嬌貴敏豆,小包裝高品質贏回日本市場

雖然毛豆與敏豆從田間到加工可共用相同機具設備,但謝煥盛坦言,敏豆的豆莢較脆弱,容易斷裂,斷莢會使切口不平整,截切過程耗損會增加,利潤比毛豆少。儘管如此,永昇食品將過往的大包裝敏豆改為小包裝後,更符合現代消費趨勢,因此對日銷量年年成長。

劉貴添透露,去年敏豆產量 500 公噸,今年翻倍至 1000 公噸,明年目標會再擴增到 2000 公噸,計畫在五年內達到 5000 公噸,敏豆與毛豆的策略都是品質取勝,外銷量增加才能把綠金留在台灣。

延伸閱讀:

【菜豆秘密】正宗菜豆三姊妹─敏豆粉豆醜豆怎麼分?豇豆跟菜豆只是閨蜜,不是一家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