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原住民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打獵和烤肉,但事實上,部落內也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和獨特的野菜文化。例如,馬告(當地特有的香料)和刺蔥等野菜,在傳統原住民飲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且這些食材不僅具有獨特的風味,還擁有深厚的文化意涵。一位來自花蓮銅門部落的女孩Lapay,創辦了全台第一間原住民蔬食餐廳,還以家族姓名命名為"慕谷慕魚蔬食原住民人文餐廳"。這家餐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原住民部落的野菜文化融入蔬食料理中,為大眾呈現不同於傳統印象中的原住民飲食風貌,同時也實踐環保與愛護地球的理念。
原民蔬食餐廳業者 Lapay Mari:「我們會希望就是少油少鹽,所以我們水會加多一點點,然後讓菜去煨煮。」
原民蔬食餐廳業者 Lapay Mari:「煎蛋它煮起來比較像那個蒸蛋,可是它是用炒的,然後剛剛先放的是,那個馬告,我們自己製作的馬告醬。」
將部落獨特食材,馬告、刺蔥等,巧妙融入每道料理,獨特香氣與精緻擺盤,都是來自花蓮秀林鄉銅門部落太魯閣族女孩Lapay的心血與創意。
原民蔬食餐廳業者 Lapay Mari:「在原住民文化來講就是,第一個做精緻刀的話,算是太魯閣族,像我們就會有一些成年禮,祖靈祭 那當然也會有狩獵,可是其實在早期,食物是取之不易,所以在我們原住民的文化當中,野菜這個東西,就是為重要的一點 。」
過去從事美容行業的她,將對美的執著轉化為對料理的熱情,與原鄉族人合作,採集新鮮食材,共創經濟價值,也成功吸引顧客對獨特風味的讚賞。
民眾:「這個是素食吃起來,味道滿好的配合這個醬,至於這個螺肉 素食的螺肉,吃起來真的很Q彈。」
民眾:「我覺得每一道都很特別,就是雖然說,這個風味對我來說就是很陌生,但是吃起來跟外面的很不一樣,很原汁原味,然後就現在的營養觀點來說,就是很符合現代人的口味 。」
但原住民文化在當今社會中屬於小眾,加上蔬食市場更進一步縮小了顧客群體,餐廳的經營面臨不少挑戰。
原民蔬食餐廳業者 Lapay Mari:「大家很常因為聽到是原住民餐廳,然後反而覺得說,你們真的是賣素的嗎, 那其實我們在運輸食材方面,就是比較不容易,那也會因為災害的問題,我們就是野菜也會比較少(不穩定) ,因為我是一個很熱愛大自然的人,然後我希望大家就是可以,透過我們餐廳的理念,去讓大家的環保意識抬頭。」
傳統部落文化與環保蔬食理念結合,這不僅是一場味覺的盛宴,也是一分對家鄉與大自然的深切尊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