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王昱翔 攝影
2019 年 4 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在圍觀人群的嘆息中吞噬了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的屋簷。塞納河畔,教堂被高築的鷹架和環繞的工程木牆包圍,這場火似乎也在所有法國人心中燒出了一道深深的傷痕。
的確,聖母院不僅是巴黎的象徵,更是法國人的心靈座標。作為「法國零點」(法語:Point Zéro Des Routes De France),它是所有法國公路測量的起點,更彰顯了其在法國社會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整修後的巴黎聖母院內部。圖/王昱翔 攝影
重生之路:文化使命與募捐「爭議」
祝融肆虐後,各地善款紛紛湧入,法國政府也將重建聖母院視為一項文化使命,隨即展開修復工程。
耗時 5 年多,重建過程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來自全球的數百名專家──包括石匠、木匠與彩繪玻璃修復師──日以繼夜地努力,力求恢復聖母院昔日的風光。截至完工,捐款尚餘1.4 億歐元(約新臺幣45 億元),將用於 2025 年第三階段的整修工作。
耗時 5 年多,巴黎聖母院終於重新開放。圖/王昱翔 攝影
然而,聖母院修復的募捐速度與金額也引發許多爭議,像是不少人質疑,既然政府與民間有如此充足的資源,為何不優先幫助街頭無家可歸者及弱勢族群?這也是我身邊一些法國朋友──特別是年輕人──對重建計畫不以為然的主要原因。
在法國生活的這 5 年,地鐵站外蜷縮過冬的無家者早已成為我熟悉的場景。因此,我十分能理解他們的不滿。
此外,聖母院的重啟也引發了文化資產保護的廣泛討論。鑒於法國境內其他宗教與文化建築同樣極待修繕,政府考慮對聖母院的觀光客收取入場費,將所得用於其他資產保護。
雖然包括我在內的部份民眾認為,象徵性的收費(如 5-10 歐元,約新臺幣 170-340 元)是合理的;但多數聲音仍主張宗教場所應免費向所有人開放。目前,關於入場費的討論仍爭執不休,而聖母院依然維持免費入場。
旅客可透過信用卡在聖母院內捐獻。圖/王昱翔 攝影
儘管存在上述幾項爭議,2024 年 12 月聖母院的重新開放,依然成為舉世矚目的盛事。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遊客湧入,只為一睹這座歷史建築的復興之貌。開幕儀式更有各國元首出席,座上賓還包括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距離聖母院重新開放已經過了約一個月,排隊入場的遊客依然延伸至教堂廣場外的數個街區,足見其吸引力依舊不減。
經過修復的聖母院,不僅保留了原有的哥德式風格,還融入了一些現代化設計。儘管新建部份與原有基礎搭配時略顯突兀,但這絲毫不影響聖母院的壯麗。
聖母院外排隊的隊伍。圖/王昱翔 攝影
社會觀察:法國的「世俗主義」與「政教分離」
在聖母院重新開放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有趣且細緻的法國社會特色,那就是對「世俗主義」(英語:Secularism;法語:Laïcité)的堅持。
歷史上,天主教教會曾與法國君主制度緊密結合,對政治決策有著重大影響力。法國大革命後,政教分離的原則逐漸在法國社會中確立,這一立場確保了國家在行政層面保持中立,同時保障了個人的信仰自由──後者對於現今種族組成多元的法國社會尤為重要,因為它讓每個人皆能自由地選擇信仰。
法國天主教教會曾在政治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圖/王昱翔 攝影
在法國,世俗主義的痕跡無處不在,其中最顯著的例子之一,便是法國校園對穆斯林佩戴頭巾及掛十字架飾品的禁令。這些措施招致不少批評與討論,許多人認為,在保有世俗主義的同時,政府不應過度限制個人表達信仰的自由。
因此,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聖母院重建工程結束前,於聖母院內發表的的演說便遭到批評,認為這一舉動觸犯了世俗主義的紅線。筆者所任職的法國公共新聞臺(France 24)也有明確指示,在報導聖母院竣工儀式時,不應進入教堂內,只能訪問外面的來賓和遊客,教堂內的儀式則僅能進行轉播。
聖母院的重建,給全球什麼重要啟示?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作背後,存在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其中一些問題至今仍在法國社會中引發激烈爭論。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這項工程不僅僅是物理結構的修復,更是一場對宗教與文化意義的深刻反思。
作為法國、甚至是全球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聖母院見證了數個世紀的歷史事件,它的「成功重建」象徵著法國對歷史與文化的敬意,並提醒世人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旅客於聖母院內點蠟燭祈禱。圖/王昱翔 攝影
與此同時,這場修復工程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啟發。
臺灣作為一個宗教信仰濃厚的國家,擁有眾多廟宇與宗教建築,但相較於國際知名的文化遺址,臺灣在全球觀光市場的影響力仍顯不足。巴黎聖母院的成功經驗或許可以作為借鏡,透過結合現代技術與國際合作,不僅能保存這些宗教與文化資產,還可提升臺灣在國際文化舞臺上的地位。
《魯保羅變裝皇后秀》(RuPaul’s Drag Race)冠軍妮妃雅(Nymphia Wind)及其團隊在請示神明後,於 2024 年巴黎文化奧運上變裝成媽祖,向世界展示臺灣的民間信仰,便是極佳的例子。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不單純只是一場建築修復工程,更是全球協作與文化傳承的典範。它提醒我們,每一座文化遺址都承載著無數世代的記憶與情感,值得用心守護。
無論是巴黎的聖母院,還是臺灣的廟宇與宗教建築,它們的價值遠超過建築本身,更在於其所代表的文化精神。這些保存與發揚的工作能夠成功,必須仰賴政府與民間的密切合作。
因此,對於臺灣而言,聖母院的重建之路是一個重要啟示,幫助我們思考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結合科技的進步、工藝的傳承,以及民間的支持與政府的配套,保護並發揚自身的文化特色。
【延伸閱讀】
●巴黎聖母院大火有感:「政教分離」,舉國同哀之餘的敏感議題
●打電玩並非「不務正業」──巴黎聖母院大火後重建,《刺客教條:大革命》派上用場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1
Jeffrey
聖母院修復後就開放給遊民住就好啦兩全其美
9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