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美核電技術落後中國最多達15年 且差距恐持續擴大

上報

更新於 06月17日10:48 • 發布於 06月17日10:19 • 王能斌
美國喬治亞州兩座新建大型核電廠分別於2023年、2024年上線運轉之後,目前美國境內已無正在興建的核反應爐。(取自南方電力公司FB)
美國喬治亞州兩座新建大型核電廠分別於2023年、2024年上線運轉之後,目前美國境內已無正在興建的核反應爐。(取自南方電力公司FB)

隨著全球地緣政治變化、科技發展腳步加速,美中之間包括科技、貿易等領域對立的情形也愈發顯著,除了瑞典智庫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核武庫可能在2030年與美、俄平起平坐之外,另一份由美國專家撰寫的分析也顯示,美國核能發電技術最多已落後中國15年,在北京當局傾力扶植與發展下,未來差距恐將持續擴大。

華府公共政策智庫「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ITIF)16日發表以「中國核能發電創新程度有多高?」(How Innovative Is China in Nuclear Power?)為題的分析報告,指出拜登(Joe Biden)政府雖然將核能發電列為因應氣候變遷的重要對策,且目前美國境內核能發電廠的數量仍高居全球首位,但在喬治亞州兩座最新大型電廠,經歷經費大幅超支、工期嚴重落後等困難,終於分別在2023年、2024年上線運作後,目前已無任何興建中的反應爐,且在2023年更有一座高科技核能電廠的建造計畫遭到取消。

於此同時,北京當局卻大力扶植核能發電創新,國營行庫可提供最低1.4%的利息,鼓勵相關技術與設備的建造,為中國在再生能源以及電動車的發展取得優勢,且在這番推波助瀾之下,該報告評估中國大規模建造、運轉第4代核電廠的能力,恐已領先美國10至15年之多。

根據報告統計,中國計畫在2020年至2035年間新建150座核反應爐,目前有27座正在進行之中,且平均建造反應爐時間約為7年,比大多數的國家都快上許多。

報告也指出,全球首座建置了「高溫氣冷反應爐」的第4代「石島灣核電廠」,2023年底在中國山東省開始商轉,「中國核能行業協會」(CNEA)宣稱該設施使用了超過2200項「世界首創設備」,且設備國產率更高達93.4%。此類高科技反應爐的支持人士認為,該款反應爐具有發電效率、安全性更高的優勢,但質疑者則認為此技術的發展,恐將增加核子擴散以及有害物質等風險。

該報告作者伊塞爾(Stephen Ezell)認為,美國政府若重視核能發展,就應在國家戰略中構築健全的發展策略,包括強化對於相關領域研發的資金挹注、確立並且加速具有前景的技術發展,並且支持人才培育等內容。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4

  • 淵智
    我比較想知道核廢料放哪裡…
    06月17日14:53
  • harpoon
    號稱終國四大發明實際上都是抄來的
    06月17日21:50
  • William
    幾年前中國舉全國之力發展5G還說要遠遠超車美國,結果到了現在2024年了,5G 有帶來任何救濟紅利嗎?有反應到股市嗎?企業有因為5G賺到錢嗎? 現在老招重演只是換成核電而已
    06月18日00:59
  • 玉騰
    真厲害 王先生! 這種文能扯得出來 = =那麼強怎麼裝不上航母
    06月17日19:30
  • 簡世豪
    真的,核污染也是比美還要高還要大,美是追不上中國的,中國好棒棒
    06月18日01:5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