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近百年前,留著妹妹頭的肌肉男冒險故事,魅力何在?——《蠻王科南》與現代奇幻講座側記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更新於 2023年04月28日09:37 • 發布於 2023年03月10日02:4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近百年前,留著妹妹頭的肌肉男冒險故事,魅力何在?——《蠻王科南》與現代奇幻講座側記
蠻王科南 全4冊(合集)(附贈英雄之路專屬導讀本) - 勞勃.霍華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蠻王科南3:黑河彼岸 - 勞勃.霍華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蠻王科南1:劍上的鳳凰 - 勞勃.霍華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

文/愛麗絲

「說真的,一個肌肉男的冒險故事,有些讀者實在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看的?有什麼魅力嗎?」光磊國際版權創辦人譚光磊身為重度奇幻宅,不只共同發起 Facebook「奇幻故事說不完」社團,更於他的心頭好《蠻王科南》系列出版後,和 H.P.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作品譯者李函一起線上開講,爬梳出版史、更講述這部百年前肌肉男冒險故事的魅力,吸引兩百多位讀者參與。

要出版奇幻故事,得先假扮為童書

1954 年,奇幻文學經典作品《魔戒》於英國出版,過了十年才於美國書市爆紅。事實上,1960 年前的歐美出版市場,奇幻文學並未自成一類。「理性成熟的大人不看奇幻文學,超自然被認為是幼稚的,」譚光磊指出,1960 年前,商業出版的成人書籍中,並無奇幻此類型,頂多被歸類於兒童文學中。

當時若要出版奇幻作品,只有兩個方法——一是歸類於兒童文學,二是以科幻包裝,「大家認為科幻作品有教育意義,或許會讓孩子想學科學,加上經過世界大戰,認知到新科技的新奇與重要性。」於是,奇幻故事裡的虛構世界改以外星稱呼,魔法則改用超科技替代,「科皮奇骨」便由此而來。

「劍與魔法(Sword and Sorcery)」誕生,《魔戒》的中土之戰

奇幻文學世界中,《蠻王科南》所屬的「劍與魔法(Sword and Sorcery)」類型,最早於 1961 年被提出。一群熱愛《蠻王科南》的讀者、作家創辦同人雜誌《阿姆拉》, 佛利茲・萊柏(Fritz Leiber)與麥可.摩考克(Michael Moorcock)經討論後以「劍與魔法(Sword and Sorcery)」定義筆下作品——劍為主角,魔法為配角,講述主角對抗超自然敵人的故事。

1965 年,Ace 出版社編輯 Donald A. Wollheim 致電托爾金,希望能獲得《魔戒》系列美國平裝本版權,卻遭托爾金拒絕,「老教授覺得自己的書若授權給平裝本實在太 low 了。」然而,Wollheim 可不是省油的燈,他仔細研究美國著作權法,發現當時美國出版《魔戒》精裝本的出版社早已進口超量,使《魔戒》在美國成為公版書。面對市場需求、一群等著被餵養奇幻文學的讀者,Wollheim 決定不顧托爾金反對,出版平裝本,並以「劍與魔法(Sword and Sorcery)」來包裝、推廣,更大賣十萬冊。

Wollheim 出版此舉雖在法理上行得通,卻讓托爾金大為光火,一向甚少經營讀者關係的托爾金更訴諸讀者、為此發動輿論戰。最後,Wollheim 讓步不再加印,並支付托爾金版稅——雖依法而言,Wollheim 根本不必支付版稅。1966 年,托爾金修改《魔戒》內容、重新註冊著作權後,由 Ballantine 出版,《魔戒》系列先前因輿論戰吵得沸沸揚揚,使 Ballantine 所出版本極其熱銷。

同年,《蠻王科南》系列平裝本也出版了,書封替其野蠻形象具體定位——渾身光裸的肌肉,「雖然我不太懂他為什麼會搭配妹妹頭瀏海啦。」譚光磊笑道。

「劍與魔法」小說之父舉槍自盡——《蠻王科南》作者勞勃.霍華(Robert E. Howard)的一生

野蠻是人類的天性,文明只是機緣下的偶然,是違反自然的狀態,而野蠻終將得勝。

《蠻王科南3:黑河彼岸》中一位文明人角色所言,或許也道出《蠻王科南》系列作者霍華筆下核心——文明與野蠻的相互角力。

霍華出生於 1906 年,一家人因父親工作四處遷居,直至 13 歲才定居下來,而他一生都未離開過德州。霍華的鄰居中,有不少曾與印地安人交戰過的老者,那些「想當年」的故事,讓霍華對於暴力、野蠻並不陌生。而霍華一家居住的地方,原是人口約兩千人左右的小鎮,卻在發現石油後爆增至一萬人,人口激增所造成的社會問題,讓霍華深刻體認文明所帶來的亂象。

童年時期,霍華因受霸凌,曾練拳擊健身。9 歲時,他開始動筆寫小說,15 歲接觸到孕育類型文學的搖籃——廉價雜誌。以低廉紙張大量印製、便宜販售的廉價雜誌,主題葷腥不忌,其中《怪譚雜誌》(Weird Tales)多刊載在理性、未知邊緣的故事。

1925 年,歷經多次投稿後,霍華的〈尖牙與長矛〉刊載於《怪譚雜誌》,他與洛夫克拉夫特、克拉克.艾許頓.史密斯(Clark Ashton Smith)並稱怪譚金三角,彼此更經常挪用各自筆下角色創造故事。

1929 年,霍華出版如今被公認為第一篇「劍與魔法」小說的《陰影王國》,以亞特蘭提斯流亡者庫爾王為主角,講述他因緣際會推翻帝國成為皇帝,卻發現多年來帝國皆被偽裝人形、殺害帝王的「蛇人」所操控。

而後,霍華持續創作,「最後的皮克特酋長」布蘭.麥克蒙是他筆下另一角色,身處不列顛群島,為維護皮克特族人的存續而努力,甚至為抵擋羅馬人的侵襲,與克蘇魯神話中的可怕蟲族合作。布蘭.麥克蒙也串起霍華筆下的奇幻宇宙——一次英靈召喚中,布蘭.麥克蒙召喚來的正是庫爾王。

1932 年,蠻王科南首冊《劍上的鳳凰》首度登場。

《劍上的鳳凰》改寫自以庫爾王為主角、講述他意外稱王後對繁文縟節不耐的小說〈吾以此斧稱王〉。霍華創造出被遺忘的史前時代——海伯利亞紀元(Hyboria),當中挪用許多現實地名,使整個世界觀與其歷史顯得以假亂真,「讀的時候我們不免會覺得,也許這些事情真的發生過。」

霍華被後世譽為「劍與魔法」小說之父,但《蠻王科南》系列平裝出版大爆發時,他早已結束自己短短三十年的人生。

譚光磊找來霍華書房照片說明,霍華身材高壯,卻長年擠在前廊外推的窄小空間中寫作,雖是《怪譚雜誌》暢銷作家,卻因雜誌經營不善,被拖欠大筆稿費,而霍華同時還照顧著罹患肺結核的母親。

一切都已成灰,把我抬上柴堆。宴席已經結束,油盡只能燈枯。

1936 年,醫生宣告霍華母親陷入昏迷、恐將不再醒來後,霍華寫下此首絕命詩,於家中後院舉槍自盡。

霍華逝世,對洛夫克拉夫特與史密斯打擊甚大,1937 年,洛夫克拉夫特病逝,史密斯連續失去兩名好友後選擇封筆,《怪譚雜誌》主編萊特則於 1940 年過世。至此,大約五年內,怪譚黃金年代中的要角幾乎凋零。

《蠻王科南》平裝小說盛世、走入漫威宇宙

《蠻王科南》系列平裝小說出版盛世,與霍華書迷史伯格.德坎普(L.Sprague de Camp)息息相關。他自告奮勇編輯書稿,促成 1966 年平裝版出版,但德坎普卻未以保存霍華原著為使命,反倒移花接木,將不是科南的故事改寫以科南為主角。

《蠻王科南》系列版權幾經轉手,德坎普雖與霍華親屬共同成立公司,卻始終是實際掌權者。相較於出版霍華原版故事,德坎普能從改寫版本獲取的版稅更高,這使他自 80 年代後,禁止霍華原著於市面流通,直到 2000 年德坎普逝世,才終於解禁。

除了平裝小說,《蠻王科南》也曾以漫畫形式出版。1970 年代,受麥卡錫主義影響的「漫畫準則管理局(Comics Code Authority)」規範漫畫不可出現暴力、色情,漫威主編 Roy Thomas 為規避審查,籌辦雜誌《Savage sword of Conan》,並在雜誌中引進科南、克蘇魯等角色。

在如今廣為人知的漫威宇宙之前,蠻王科南曾與克蘇魯邪神同為漫威宇宙的一部份,2018 年,漫威重新獲取版權後更推出《野蠻復仇者》(Savage Avengers),讓科南和金鋼狼、猛毒等角色共組聯盟。

《蠻王科南》曾於 1982 年翻拍為電影《王者之劍》,由阿諾.史瓦辛格主演,而後雖仍有幾次影視化,卻不如先前版本成功。近年 Netflix 買下影視版權,或許未來仍可期待這部近百年前的奇幻故事再次上演。

劍與魔法的魅力

「為什麼我們要看科南?劍與魔法的魅力到底是什麼?」對譚光磊而言,這些爬梳出版史的考古饒富趣味,而《蠻王科南》的海伯利亞紀元中,除了以假亂真的歷史感極其迷人,主角身處低科技水平的低工業社會,更使其原始野性更為顯著。

相較於和現實高度相異的「High fantasy(異世界奇幻)」中,拒絕召喚、卻不得不背負拯救世界天命的英雄,「劍與魔法」的主角多秉持為個人而戰的利己主義,他們主動踏上冒險,帶著一把劍對抗超自然妖術、怪物,「他們的動機更強,大多只是為了填飽肚子、開心過日子而已。」肌肉男踏上冒險的動機聽來平凡,但或許這正是其魅力所在——在某個被遺忘的時空裡,或許這些故事確實存在過。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