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猛禽大冠鷲「牛牛」受訓保育大使 貼近民眾分享生命故事

桃園電子報

更新於 2021年11月12日06:57 • 發布於 2021年11月12日06:57 • 記者黃瀞瑩

台北市立動物園兒童動物區偶而會傳出尖銳的猛禽叫聲,原來是因為在進行新保育大使培訓。兩年前透過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平台,由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轉到台北動物園收容的大冠鷲「牛牛」,保育員正在為牠進行保育大使訓練,希望經由正增強的訓練模式,能讓牠更自在貼近民眾,並有機會分享牠的生命故事。

「牛牛」當初是在馬路邊被人發現,推斷是因為長期的人為不當飼養而導致多種的健康問題。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牛牛」當初是在馬路邊被人發現,推斷是因為長期的人為不當飼養而導致多種的健康問題。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兩年前台北動物園正規劃更新動物保育教育課程,其中一個項目就是期望長期收容的本土野生猛禽大冠鷲「牛牛」,能成為對遊客推廣如何尊重野生動物觀念的保育教育大使。「牛牛」是10年前由野生動物救傷管道進入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當初是在馬路邊被人發現,推斷是因為長期的人為不當飼養而導致多種健康問題,經過獸醫師評估後認為不宜野放,而成為需要收容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個體,從而轉入台北動物園接手照養。

大冠鷲「牛牛」正在進行保育大使訓練。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大冠鷲「牛牛」正在進行保育大使訓練。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兩年來經過台北動物園保育員長時間的耐心陪伴及訓練,現在「牛牛」已經可以停留在保育員手臂上,期望經過訓練後,可以在兒童區的動物行為學院參與保育教育課程,並提醒民眾不可隨意飼養野生動物的觀念。如果民眾發現受傷野生動物可以通報各地主管機關,經過檢傷評後,若保育類動物有較緊急的醫療需求,則會透過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計畫,後送到接近受傷動物的救傷檢疫中心。

大冠鷲為鷹科中較常見的種類,天晴時常可於山邊看見其乘氣流盤旋而上。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大冠鷲為鷹科中較常見的種類,天晴時常可於山邊看見其乘氣流盤旋而上。圖:台北動物園提供

常見的救傷動物包含幼雛落巢、被流浪動物攻擊、路殺或被捕獸鋏鋏傷等。獸醫會在這個階段進行詳細檢查,並提供動物所需的輔助醫療、手術甚至是人工哺育等,身體狀況若逐漸恢復,會規畫進行野放訓練,在重返山林之前,還需經過漫長且縝密的評估與訓練。台北動物園提醒民眾,千萬不要隨意嘗試飼養,以免造成野生動物的長期生理健康問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Sandy Shih
    曾經在林口山上救過一隻鳳頭蒼鷹, 可惜送到市區急救時已經來不及... 那隻蒼鷹是被人用強力彈弓襲擊的, 實在無言,當地幾家工廠住了許多越南勞工, 經常拿著彈弓在假日四處獵食浪貓和飛禽, 好幾次看見喝斥他們也沒用, 台灣山林有許多各種美麗的生物, 真的要好好愛護牠們得到保護, 在這裡擺脫呼籲一下在山裡開工廠的老闆們, 請您們叮嚀一下自家勞工,絕對禁止他們獵食 浪貓和各種動物,是沒吃飽嗎? 這裡畢竟是台灣,不是越南。
    2021年11月12日16:2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