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支持父母,托育聯盟提:修法推動「親職假」,以日為單位的彈性休假

親子天下

更新於 05月02日07:37 • 發布於 05月02日07:37 • 李佩璇
支持父母,托育聯盟提:修法推動「親職假」,以日為單位的彈性休假
支持父母,托育聯盟提:修法推動「親職假」,以日為單位的彈性休假

「孩子班上腸病毒停課,接下來一週該怎麼辦?」「早上兒子突然發燒,但我和老婆都沒辦法臨時請假,只好要阿嬤請假照顧。」天氣逐漸炎熱,腸病毒蠢蠢欲動,許多家長的停課夢魘又來!

民團持續呼籲希望政府能開放以「小時」或「日」為單位的帶薪親職假,給予家長照顧家庭的彈性,今年(2024年)勞動部宣布6月至12月起開放企業申請試辦,邀請自願參加的公司提供5到7天為請假單位的彈性育嬰假,也鼓勵提供「單日」的育嬰假。

對此試辦計畫,民團雖認可政府願意跨出第一步,但仍憂心此試辦計畫反而使企業「不敢給員工彈性」,因此「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下稱「托盟」)在兒童節前夕(4/2)提出「帶薪親職假」的修法提案送進立法院。托盟表示,這次修法創設親職假的特色,是與育嬰假共用時數和帶薪福利,6個月的8成薪育嬰假不變,但家長可以選擇一次請完(6個月),或者有需求時以「日」或「小時」為單位請「親職假」,修法也希望親職假可以延長到孩子8歲,較能符合學前孩子突發的需求。

托盟於2022年已提出「親職假」修法,因新任立委、立法院新會期,托盟再次提出「性別平等工作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就業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並擴大結盟,由立法委員林淑芬、洪申翰、范雲、李彥秀共同提案,也已獲朝野立委連署支持,再一次送交立法院。

親職假以日、小時為單位請假 給予家長真彈性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綠紅解釋,「親職假」是現行「育嬰留職停薪」的升級版,在現有「育嬰留職停薪」制度(以月為單位請領,使用到小孩滿3歲)中,創設「親職假」,可用「日」或「小時」請領,使用到小孩滿8歲;「親職假津貼」則跟「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合併計算,共6個月8成薪。「這樣的雙軌制度,可以讓想要有較長時間育兒、或是兼顧職場和照顧孩子的家長,都能有選擇。」

如果勞動部先前提出以天為單位請育嬰假的試辦計畫成效很好,表示現行育嬰假已經足夠,還需要修法創設「親職假」嗎?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解釋,目前育嬰假在法規上是雇主和員工的僱傭關係「暫時中斷」,因此不管是勞健保申報、公司內部的留停手續都非常複雜,「光是這些手續就讓人卻步,我們認為企業和員工都不會想用。」

再加上,試辦計畫員工必須至少在5天前提出書面資料向公司請育嬰假,如果孩子有腸病毒停課或其他臨時的需求,按照試辦計畫的規定根本用不到!「必須要修法創設親職假,與現行育嬰假一起進行,才能給家長真正彈性的請假方式。」覃玉蓉強調。

企業缺工好著急?阿嬤顧孫成勞動力缺口,盼彈性親職假支持員工續留職場

不僅於此,托盟表示,最新的研究發現,當育兒父母無法得到足夠的政策支持,會直接影響55-64歲女性成熟勞動力大量退出職場。趙苡彤新近發表的論文《代間互助 論台灣女性之提早退休》,發現了研究假設之外的女性早退主因:阿嬤顧孫!「我們發現,55-64歲台灣女性一旦當了祖母,就業的機率就會下降35-38%。反觀男性,並無此現象。」托盟發言人黃喬鈴表示。

托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台灣與他國比起來,40歲以後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40歲以上的女性是企業中的成熟工作者,正在往中高階主管,甚至領導人方向前進,卻因為婚育或照顧孫輩中斷職涯,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對企業也是一大損失。」

台灣女性勞參率土石流圖

資料來源:2022年勞動部國際性別統計。製圖: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
資料來源:2022年勞動部國際性別統計。製圖: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

資料來源:2022年勞動部國際性別統計。製圖: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

覃玉蓉補充說明,世界各國都面臨缺工大挑戰,家庭若因為婚育或長輩照顧孫子的需求而離開職場,對缺工無異雪上加霜,為了讓員工可以兼顧工作和家庭,最新的研究也指出,完整、彈性、好用的親職假,能增加勞工續留職場的機會,各國目前也都往這個方向修法。

最後,托盟也聲明「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即日起更名為「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宣示持續推動普及公共托育政策,以及(女性)充分就業政策。

(責任編輯:劉映均)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孩子是父母的超能力 友善家庭職場讓爸媽更想展現、提升工作效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