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期待,但記得給孩子一條路走
一場親職講座結束後,有位家長走到台前來跟我互動。
她說:「老師,我女兒最近在學校因為遭遇『霸凌』的問題,所以身心有憂鬱的狀況,請問我該怎麼辦?」
面對家長的焦慮,「狀況外」的我通常不會直接回應,而是回問她:「班上的老師知道這個情況嗎?有沒有介入處理?」
她說:「老師有介入處理,而且有找相關的人進行訊問,但我女兒的狀況還是沒有好轉。後來我再問她這件事,她也不太想跟我說了,這讓我很擔心。」
「所以,你打算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如果,她在這個環境真的很不快樂,你有考慮讓她轉學嗎?」我問。
「不、不、不,我沒有考慮這個選項,我覺得這裡很好,我希望她可以勇敢。」這位家長的語氣突然堅定了起來,肢體的反應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從她的反應中,我似乎覺察到她女兒為何不快樂的蛛絲馬跡,在有限的時間裡,於是這樣回覆她:
「你先不要緊張,我的意思並不是一定要轉學,而是在照顧女兒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你解決問題的方案如果只有單一選項,而這個方案又是女兒難以接受的,她當然快樂不起來,而且也不會想跟你談,因為她知道媽媽的立場很清楚,她沒有其他選擇。
「如果你真的關心她,你在她面前應該展現彈性。你試著敞開自己,她才會對你敞開,而你們才有機會一起深入討論這件事,並在後續做決定。」
聽了這些建議,這位家長陷入沉思,但因後面還有其他人排隊要提問,我們的對話只能在此打住。
你的期待
之後回想這件事,真覺得「期待」在人與人的互動、關係裡,有著很微妙、深刻的影響。「期待」就是「我希望……」,或「我想要……」。在我們每天的生活場景裡,都會不自覺將「期待」寄託在遭遇的事或相遇的人身上。
「期待」若被滿足,我們就會感覺順心愉快;相反地,「期待」如果落空,我們的內在就會產生種種負面情緒(感受)。
回到親子的互動相處,為人父母對孩子既然也免不了有「期待」,關鍵的課題便在於:必須覺察它的存在,而非無意識地被它制約。
以上述事件為例,若媽媽能意識到自己正緊抓「期待」不放,就不會造成和女兒在溝通上卡關。媽媽期待女兒勇敢,女兒也可能期待媽媽能深入理解她的處境和困難。此時媽媽若執意女兒必須滿足她的期待,女兒當然覺得無路可走,而長期在困境中呼救無援,緊緊封閉自己的內心,就可能導致憂鬱。
當期待變成執念,就算媽媽自認為是在協助女兒脫困,為女兒的未來著想,但在女兒那端,卻可能感受到媽媽沒有真的想聆聽她的心聲,因為最後還是只有一個選擇,只有那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可走。若是如此,可以想像內在會是多麼絕望。
父母對孩子有某種期待,背後多與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希望孩子的人生順遂、光明,少走些冤枉路,不要重蹈自己過去的覆轍。
這個起點其實滿載著愛與善意,但這份期待若過於強烈,父母就有可能忽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遭遇的困難,甚至責備孩子不夠努力∕勇敢。那麼,當初的善意反而就轉變成一種壓力,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也讓親子關係變得對立、緊張。
期待若已成執念,要鬆開它就會變成一種痛苦的試煉。因為,你會強烈感受到內心在拉扯、抗拒,彷彿在大聲吶喊:「不!這不是我要的!」
然而捫心自問:「若你得到你要的,但孩子卻抑鬱難解,甚至與你對立、疏離,這真的會是你要的結果嗎?」
如果還有機會遇到那位家長,我還是想跟她說:「你不用割捨你的『期待』,因為我知道那對你很重要。但若孩子實在無法滿足你,也請你試著鬆開它,不要完全否絕各種可以解決問題的可能性,也不要讓它變成親子之間一道解不開的枷鎖、桎梏。留一條路給孩子走,當初的愛與善意,才能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
歡迎參閱吳孟昌的「靈性」教養書:《孩子越倔強,我越溫柔——30個關鍵指引,陪孩子、也陪青春期的自己再長大一次》(入選2023博客來親子教養百大暢銷書)
歡迎搜尋、瀏覽FB專頁:吳孟昌的心靈小舖
Photo:shutterstock
數位編輯:黃晨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