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謝依涵逃死刑》關鍵心理鑑定 專家:她有同理心

中時新聞網

更新於 2017年01月12日00:57 • 發布於 2017年01月11日20:10 • 林偉信/台北報導
有教化可能!謝依涵改判無期,您怎麼看?
謝依涵。(本報系資料照)

被稱為蛇蠍女的謝依涵,內心世界究竟是個怎樣的人?高院更二審法官以心理鑑定的結果替她做了詮釋,在專家眼中,謝依涵是位自戀且過度自信膨脹的人,從不對外求援,為負擔家計,在父親過世後找了陳進福替代,後想要結束這段異於尋常關係,又受不了金錢誘惑,才強盜殺人,並非典型的罪犯。

謝依涵案,更二審由審判長林瑞斌、受命法官林孟宜、陪席法官簡志龍組成合議庭,為了解謝犯罪動機和心理狀態,委請警大教授沈勝昂、台大心理系助理教授趙儀珊對謝進行心理鑑定,結果都認為謝女沒有反社會及病態人格。

趙儀珊說,謝女是一個友善、具有同理心的人,很不幸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調解情緒的榜樣,又不知掌控自我情緒,才會釀成這場悲劇。

2位心理專家指出,陳進福在謝女父親過世,頓失心理上依靠,亟需安全感來源時出現,謝女以為找到可以替代父親的角色,深入接觸後不如其意,雙方信任關係破滅,她雖然想結束2人關係,但自覺陳不願輕易了斷,因此對陳恨意加深。

謝依涵怨恨陳進福,但又受不了金錢誘惑,長期接受他的金錢資助,她為此苦惱不已,但又執著維持形象和自尊心,加上求助意願低,不願尋求人際資源協助,她認為傷害他人是解決所有問題是唯一方式,最後終於爆發。

專家認為謝女是可以矯治,且她在監所內受到宗教團體與教誨師輔導之後,已清楚展現對過去行為的反省,並希望和死者家屬進行修復式司法,只要保持目前的狀況,謝女再犯可能性低,有再社會化的可能。

鑑定報告也指出,一般犯罪者已被其家庭徹底拋棄,但謝女除了家人願意她再回家庭,甚至她過去誣告的前雇主、前顧客、前室友及她的朋友,都持續寫信給她,而非「放棄」她,有了這些正面支持與情緒管理的輔導,可避免謝依涵再犯的風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