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北京嚴格控制公司首次上市新股(IPO)和賣股票,使相關交易形同一攤死水,頂尖企業無法找到退出變現交易,導致全球10大私募基金被困在中國。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北京對首次公開募股(IPO)嚴厲打擊,以及經濟大幅放緩,導致外國投資人的資金被困在中國,全球10大私募股權集團今年始終無法出售或上市投資組合裡面的中國公司。
全球10大私募集團今年在中國交易掛蛋
Dealogic的數據顯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全球10大私募股權集團投資的中企當中,沒有一家中企今年新股上市或透過收購交易完全出清股權變現。
這是10年來第一次出現這種「掛蛋」的情況,自從北京對 2021年中國公司上市能力實施限制以來,國際私募股權集團退出步伐一直相當緩慢。
由此可見,全球最大收購集團試圖推動中國公司股權出售和新股上市交易,已陷入停滯。2023年,美國凱雷集團出售少數麥當勞中國公司的股權給美國連鎖速食巨頭麥當勞,這是近期極為少數的私募基金退出交易。
一般而言,私募基金集團在收購一家公司3至5年後,透過出售這家公司股權或是IPO上市新股,以便為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及其所管理資金的其他機構,帶來獲利報酬。
今年,私募基金的中國公司IPO交易和股權「掛蛋」,導致這些投資人的資金被困在中國,動彈不得,未來的回報也不確定。
10大私募集團投資中國只拿回28%本金
香港私募股權集團「開源資本」的執行長布羅克.西爾弗斯(Brock Silvers)表示:「私募股權投資人越來越清楚,中國不像以前想像的那樣具有系統性投資的價值。」
他表示,企業在中國面臨多方面退出策略被限制的困境,包括受到經濟放緩和國內監管壓力的壓力。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20年快速發展,許多私募股權集團擴大中國的業務。全球退休基金和其他法人機構紛紛向該國注入資金,希望能從其經濟繁榮中獲益。
Dealogic數據顯示,全球10大私募股權集團過去10年在中國投資1,370億美元,但是目前為止,退出拿回總額僅380億美元。自2022年初到2024年底,這些集團新投入資金已銳減至50 億美元。
全球私募股權集團退出交易的步伐也正在放緩。根據標普全球公司(S&P Global)的一份報告,今年上半年退出交易減少26%。
歐美退休基金不願出錢投資中國資產
但是退出中國交易的停滯特別明顯,使得一些退休基金是否向私募股權集團分配現金投資中國,抱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一家大型退休基金的私募市場專家表示:「理論上,你現在可以在中國便宜買進某些公司,但是你需要仔細思考,如果你無法退出交易變現,或者你必須持有更長時間,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家私募基金沒有投資中國。
一家向私募股權基金投入現金的大型投資集團的一位高層表示:「他們預計至少在未來幾年不會有大量退出的交易」。
Dealogic統計的數據涵蓋黑石、KKR、CVC、TPG、華平投資、凱雷投資集團、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瑞典殷拓集團(EQT)、安宏資本和阿波羅,這是過去10年私募股權融資規模最大的10家收購集團,不包括那些沒有在中國進行任何交易的私募集團,也不包括黑石房地產交易。
私募股權公司有時會在不披露資訊的情況下買賣私人公司,而數據可能會遺漏任何此類退出,這些公司拒絕發表評論。
滴滴下市後SEC嚴格限制中企在美IPO
除了中美關係緊張和中國經濟放緩之外,兌現困難也是國際私募集團不願意對中國投資的主要因素。
總部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殷拓集團(EQT)於2022年收購霸菱亞洲私募股權公司(Barings Private Equity Asia),霸菱的創辦人是吉恩.薩拉塔(Jean Salata)。
今年6月,薩拉塔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中國交易門檻很高的原因是投資人會問:「要收購這家公司有多容易?5年後拋售這家公司股權變現容易?」
外國私募股權集團過去常常依賴推動中國公司在美國或其他國家上市,在幾年後獲利退出投資。但是自從中國網約車app滴滴出行2021年在紐約IPO以來,北京對境外IPO實施新的限制,2022年下半年滴滴下市,使得美國等外國投資人慘賠,導致美國證管會(SEC)嚴格限制中企在美國證交所IPO。
截至2024年11月底,今年中國境內IPO總共募集金額只有70億美元,而去年為460億美元,創下2019年以來最低集資規模。
留言 4
黃申在
活越久,領越多,入了蜘蛛洞,還想跑?
2024年12月26日23:41
harpoon
跑得不夠快
2024年12月26日12:40
阿宇
這些美國詐騙集團死好
2024年12月26日14:1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