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中年出國留學是「全家人」的挑戰

換日線

更新於 12月20日10:55 • 發布於 12月05日03:47 • 楊逸飛/不惑大叔留學筆記
中年出國留學是「全家人」的挑戰
中年出國留學是「全家人」的挑戰

前篇:中年出走教戰手冊(一)哪 5 種方式讓你不必「拋家棄子」也能出國學習?

不同於一般學生的留學經歷,中年的我們其實從萌生留學念頭的那一刻起,便可能面臨更多的焦慮與不確定感。

我自己因為接觸外語而產生了想要留學的想法,但隨著這個念頭的出現,焦慮便接踵而來,例如:該如何準備留學的費用?出國後家裡的情況該怎麼處理?原本的工作回國後是否能順利銜接?以及出國期間是否會發生什麼意外?這些問題常常讓人不安。

然而,透過一些具體的準備與心態上的調整,我們其實可以減輕這些不確定感。

中年留學一定有風險,出國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留學前,梳理自己的職涯發展目標是必要的,這一點至關重要。許多人在分享留學經驗時,往往將留學視為夢想的實踐,但冷靜思考後就會發現,僅僅出國念書,究竟實現了什麼夢想呢?

花費大量金錢之後,不一定能保證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不僅如此,即便在國外找到工作,其待遇很可能低於現在中年時期在臺灣的薪資,畢竟一切都需從頭開始。這樣算下來,或許把留學經費拿去投資反而更加划算。

有人可能會問:「是不是對現狀不滿才選擇出國?」但我個人並非因不滿現狀,而是因為對現狀感到滿意,希望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才選擇在這個時間點留學。

在我的職涯規劃中,這段暫停工作的時間,目的是為自己爭取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未來我想往哪個方向發展?多年專注於同一職位確實能累積深厚的專業技能,但也可能因此失去了探索其他可能性的機會。

在這個人生百歲的時代,我該繼續從事原本的工作嗎?若答案是肯定的,我又該如何讓原本的職涯版圖更加豐富?若答案是否定的,我是否具備轉職的條件?所謂的轉職,不一定是追求更高薪水,也可以是尋找更能體現自我價值的領域。

因此,我們需要先說服自己:中年留學不是單純的消費娛樂,而是人生職涯途徑中的一項投資,其回報應能促進中年後期的職涯發展。當然,任何投資都有風險,例如出國後可能導致原有職業聲望的下降,或職位被他人取代。

中年留學可以成為職涯的中繼站,讓我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圖/楊逸飛 提供

然而,這樣的「賠本風險」恰恰能迫使我們重新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定位與意義。事實上,即便不選擇出國留學,在中年階段好好規劃下半生的方向,都是值得投入時間與心力的事。

所謂的「思考清楚」,並不僅限於是否決定留學,而是包括為何留學、留學期間的生活與目標、以及回國後的人生可能有哪些方向。

這些問題未必有標準答案,更多時候是充滿選項。我們需要將這些可能性逐一理清,最終說服自己:中年留學,是此生此刻最值得的選擇。

中年留學生的優勢在於擁有一定的職場經驗,因此更清楚自己希望在職涯中達成的高度。透過進一步學習與累積國際經驗,可以讓未來的發展更加具有競爭力。

例如,在選擇留學課程時,應優先考慮那些對職涯有實際助益的課程或研究項目。此外,提前了解學校提供的就業資源,如校友網絡、職業發展中心等等,也能幫助建立國際人脈,為未來的發展鋪路。

留學是全家人的共同挑戰──「共同規劃」是關鍵

如果是一個人留學,只需要勇氣即可,但中年留學往往需要把婚姻和家庭納入考量。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更涉及到整個家庭的調適與協調。因此,向家人解釋留學的決定,並與他們充分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年留學,其實是一場關於自我與家庭意義的深刻探索。圖/楊逸飛 提供

我們應該與家人分享留學計畫,詳細說明目的與過程,讓他們了解我們為何做出這個選擇。一方面可以爭取家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能減少他們對未來可能出現問題的擔憂。例如,可以告訴家人如何保持聯繫、如何應對生活上的變化,以及這次對家庭未來可能帶來的長期利益。

然而,僅僅做到解釋與分享是不夠的,因為這種單向、官腔式的溝通難以真正解決問題。畢竟,即便計畫再縝密、夢想再動人,另一半不一定會有非支持不可的理由,除非真的非常愛我們,願意為此犧牲自己的需求。

因此,我們應該要做到「共同規劃」,不是單純通知對方自己的決定,而是傾聽另一半的想法與人生規劃。中年的我們,除了職涯,家庭也占據了人生的重要部分。既然我們希望為自己的職涯發展努力,也需要意識到另一半的事業與人生目標同樣重要,而不是把自己置於最優先的位置。

例如,若另一半也有出國的計畫,是否能考慮全家一起?若另一半正處於升遷的關鍵時期,是否能找到其他方法支持彼此?甚至,假如另一半也提出想要自己出國留學,這該如何調整?

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核心在於夫妻間的溝通與互相理解。成為夫妻的意義之一,是要將對方納入自己的生命規劃中。

如果僅僅希望另一半無條件支持自己,那樣的婚姻未必能持久。甚至,可能會在留學回來後,因為缺乏共識而導致關係緊張或破裂。雖然很老套,但我真的認為「再多的成功,也無法彌補家庭的失敗」(若有家庭的話)。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答案回歸到婚姻的基本原則:誠摯且持續的溝通。這不僅是一場一次性的對話,而是需要多次討論與調整。

在做出人生重大決定前,便應與另一半商量,探討彼此的想法、可能面臨的問題,以及階段性應對策略,像是財務規劃。事先列出包括學費、生活費、保險和緊急預備金等各項支出,並考慮申請獎學金或助學金來減輕經濟壓力。更重要的是,出國前應與家人共同規劃如何管理家庭財務,確保在留學期間家庭的日常開支不會受到影響。

這些討論不會一次就完成。隨著時間推進,雙方的想法可能會改變,也可能冒出新的問題,因此需要定期重新審視計畫。

我從萌生留學的想法到真正成行,整整花了 3 年的時間。雖然新冠疫情是延誤的主要原因,但也因為這段時間,我得以一步步與家人深入討論,一點一滴安排好家庭和育兒生活,讓留學計畫更周全。

也要特別感謝我的太太,願意支持我這個「強勢男性」的決定,特別是我在外留學的一年內,無法參與家庭生活。當我向她提出想法時,我們便開始經常討論這樣的選擇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我們不僅共同規劃留學期間的安排,也一起討論留學結束後的生活方向。

「留學不是目的,而是過程」

在準備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將留學視為一個終極目標,但實際上,這只是我們職涯和人生中的一個過程。

在出發之前,我們應該將精力集中在準備和計畫上,確保一切安排妥當。這樣一來,過程中的焦慮感會減少,並且不會顯得過於慌亂。

然而,一旦踏上留學之路,我們應該將其視為一個成長和學習的過程。這不僅僅是專注於學業,更應該積極參與當地的文化活動,擴展人脈,並提升綜合素質。當回顧這段經歷時,我們所收穫的不僅是一張成績單,更是一段豐富且有意義的人生旅程。

所謂「當作一個過程」,其實是指我們應該思考留學之後的職涯與人生發展。無論因為什麼原因出國留學,最初我們可能將其視為一個具體的目標,但事實上,職涯和人生並不會因為這個目標的達成而圓滿。

初期,由於新鮮感,我們會充滿動力,但隨著時間推移,當我們開始意識到必須回到原本的生活時,那種焦慮感可能會出現。尤其是當我們出國的初衷是想逃避原有的生活,這種焦慮感就會更為強烈。

除非完全切割與原本生活的聯繫,否則即使只是出國一年,人生也並不會因此發生劇變。最終,回到熟悉的生活圈後,差別在於自己能否以全新的視角和規劃看待未來。

然而,這種焦慮感未必是壞事。事實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正是促使我們成長與向前邁進的動力。

因此,我鼓勵我們中年人在留學期間適度地抱持這種焦慮感,不斷思考回國後希望做出的改變。甚至,若最終決定一切不改變,也未嘗不可。畢竟,這樣的選擇是基於深思熟慮後的最終決定,並且具有極高的人生意義。

出國留學,必然會伴隨不確定感,事實上,這正是其中一個目的。

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我們需要依靠自己去摸索出合適的生活方式,這種經歷與過去 20 年一成不變的的工作模式截然不同,將會帶來徹底的自我挑戰與重塑。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現代社會,保持對變化的適應能力至關重要。如果長時間陷入同一種模式,當工作環境變動時,我們可能會成為被淘汰的一方。

其實,留學過程中的焦慮和不確定感,可以看作是為我們中年後的下半生進行的一次模擬測驗。

【延伸閱讀】

●40 歲大叔赴日留學前,福岡鄉下短居 30 天的真實體驗
●不斷被問「中年留學值得嗎?」──這是我最誠心的回答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