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氣體減排已是國際趨勢,農業部宣示要在 2040 年達到農業淨零。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水稻佔近一成,稻田湛水時會釋出甲烷 (CH4)、施肥排水後產生氧化亞氮 (N2O),減排需要靠栽培模式的改變,例如:水分調節、更精準施肥。
2022 年,臺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以下簡稱「美川協會」)與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合作,在台北市洲美平原的水稻田進行試驗,在慣行栽培過程中加入微生物資材,成功達到「減排不減產」,二氧化碳 (CO2) 減少 48%、 甲烷 (CH4) 減少 22%,氧化亞氮 (N2O) 則減少 88%,產量則增加 28%,近期試驗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
溫室氣體減排成趨勢,台灣農業 2040要淨零
為減緩氣候暖化,全球都致力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三次締約國大會中,通過的京都議定書及第 17 次締約國大會第 15 號決議,明訂針對六種溫室氣體進行削減,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台灣也響應國際減排趨勢,農業部則訂定目標,2040 年農業部門要達到淨零排放。農業淨零資訊網顯示,1990 年至 2022 年間,農業相關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呈現下降趨勢,2022 年統計中,主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為電、油、土壤、禽畜糞尿管理、禽畜腸胃發酵、水稻種植、尿素施用及作物殘體燃燒。
水稻長期湛水、氮肥釋出溫室氣體
2022 年,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中,水稻栽培約佔 9.34%。水稻是全台最大作物,儘管近年來因為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等政策,總栽培面積略降,但全年仍維持在 24 萬公頃左右。
水稻栽培過程的溫室氣體從何而來?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吳志文分析,水稻主要排放的溫室氣體為甲烷 (CH4) 和氧化亞氮 (N2O),水稻田栽種過程大多處於湛水狀態,植株根部會釋出甲烷 (CH4),水稻所用肥料以氮肥為主,氧化亞氮 (N2O) 的排放便源自於肥料。
農業試驗所文獻說明,水稻田在湛水環境中,甲烷 (CH4) 釋放多、氧化亞氮 N2O) 釋放較少;但當水稻田排水時,則氧化亞氮 (N2O) 排放多、甲烷 (CH4) 則減少,兩種氣體在不同水分狀態互為消長。土壤水分含量影響氧化亞氮釋放,是一項複雜反應,例如:湛水使更多有機質溶解,或低氧化還原電位促進脫氮過程,而使氧化亞氮產生。
農政與農情第 212 期提到,每生產 1 公斤白米,排放的溫室氣體為 2.78 公斤二氧化碳 (CO2) 當量,此數據僅計算生產過程,並不包含肥料及農藥製造階段、產品加工運輸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農業試驗所文獻指出,農地耕作或施肥改善是溫室氣體排放重要的一環,包括精準施肥以減少氧化亞氮 (N2O)、水分管理對甲烷 (CH4) 的控制。
美川協會牽線、促成試驗
國內農政單位、學者正在研究具體減少水稻碳排的做法。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研究碳匯多年,2022 年在台北洲美水稻田進行試驗,試驗期間為一期作,從 2 月至 7 月底,並選定六塊田、各半為試驗及對照組,對照組照常耕作,試驗組則每隔 2 至 3 週施用一次微生物資材。
美川協會是促成本次試驗的推手。美川協會創會理事長蔡尚宏表示,美川協會認養、關注五分港溪、洲美平原,長久以來,溪水優養化、平原上的農田採取慣行農法,地力持續衰退,也加劇溫室氣體的排放,協會監事吳厚德開發出微生物資材,並表示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希望用於水稻田試驗。
美川協會監事吳厚德經營富聚生技公司,主打微生物生態工法,微生物則來源於深山。吳厚德表示,農田長年被人類蹂躪,微生物數量減少,近年來常見的微生物資材多是單一菌相,與大自然間的多元菌相不同,因此他想透過微生物生態工法,幫助農民以友善環境的方式栽培,深山菌相豐富、尚未被污染,將此菌群放回土壤中,可讓土壤微生物菌相恢復。
在美川協會邀請下,稻農張甲申提供自家四分地水稻田作為試驗。林幸助表示,試驗過程是完全配合稻農的作業流程,稻農原本施肥、用藥程序完全不變,差別僅是額外施用微生物資材,不過,多數稻農對微生物資材非常陌生,並擔憂影響收成、不願嘗試,願意參與試驗的稻農相當珍貴。
水稻田減排不減產,南部試驗結果更佳
為期半年的試驗結果令人振奮,林幸助表示,過往農政單位的減排試驗中,稻田湛水會排放甲烷 (CH4),收割前排水,則讓甲烷 (CH4) 轉為二氧化碳 (CO2),並增加氧化亞氮 (N2O) ,也犧牲產量,但本次試驗田與對照田相比,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少了 48%、 甲烷 (CH4) 減少 22%,氧化亞氮 (N2O) 則減少了 88%,產量則增加了 28%。
林幸助指出,氧化亞氮 (N2O) 的暖化潛勢為二氧化碳 (CO2) 298 倍,本次研究對於減排的具體做法更加明朗。此次研究成果已刊登於《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而林幸助更於去 (2024) 年雲林縣政府支持下,進一步擴大範圍、時間試驗,初步實驗數據顯示,南部水稻田的減排效果更顯著。
為何微生物資材能幫助水稻田減排?林幸助坦言,「機制仍待釐清」,但溫室氣體的排放通常是因為轉化不完全導致,例如:硝酸、阿摩尼亞經硝化或脫氮作用轉為氮氣,過程產生氧化亞氮 (N2O) ,耕種過程使用微生物資材,可能會幫助轉化,抑或是把本該排出的溫室氣體,轉為水稻葉片、稻穀,因此進而減少排放。
試驗必須長遠,大面積栽培減排更有經濟效益
參與試驗的張甲申是台北市非常稀有的稻農,他從小跟著父母半夜起床挑秧,即便長大外出工作,退休後仍耕耘家中稻田、不願荒廢。他採取慣行栽培,但也希望能改變,於是參加此次試驗,試驗過程並不影響所有工作步驟、作息,唯一差異在於,施撒微生物資材後,田間湛水的水位不能太高,否則效果會被稀釋。
試驗後,張甲申的水稻產量比對照組高出 28%,他特意留了 500 公斤穀子曬乾、碾米,分送給親友,得到的回饋都相當正面。對於試驗結果,他坦言,減排的試驗必須長時間進行才能看到具體效益,短時間內,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對農民的意義還不明朗,但減排對環境好,也造福下一代,若後續還有試驗機會,他很樂意繼續參與、貢獻數據。
除林幸助外,全台各地農改場、農試所也正在進行水稻田減排的試驗。吳志文透露,高改場的試驗已進行 2 年,近期發現,水稻田不需要時刻保持湛水狀態,可採乾溼交替、降低 30% 至 50% 溫室氣體排放,不過,試驗也發現到不同年份氣候、同一年份一二期作差異極大,因此,試驗必須持續進行、搜集數據,才能建立起更穩定的方法學。
不論是透過微生物資材,抑或是灌溉調節做減排,吳志文認為,台灣目前碳費每公噸為 300 元,「不算很高」,單一農民減排得效益不大,以 10 公頃水稻田為例,假若減排 10 公噸,有需求的企業「覺得太少」,農民也僅增加 3000 元收入,水稻田減排至少要 100 公頃起跳才有效益,換言之,大面積的集團產區更有經濟規模,也較能談判,得到減排的好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