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天(18日)公布「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網路調查」,結果發現高達9成的被害者不敢報警,4成從未向任何人提起,大多是擔心證據不足或因案件帶來的羞恥感,基金會分享幫助受害者的五大作法,希望社會創造友善環境,幫助被害者更快踏上復原之路。
現代婦女基金會18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今年3月所做的「性暴力事件求助態度網路調查」,調查分為「假設遭受性暴力」與「實際遭受性暴力」,其中33%受訪者曾遭遇性暴力。
基金會董事、律師王如玄指出,在「假設」遭受性暴力時,民眾都很理性,知道要去驗傷、告訴朋友,甚至尋求專業法律意見,尤其當遇到的是上司性騷擾,對方透過權勢加害,或是加害者是熟識好友,性侵害後還詆毀被害者、揚言散佈私密影像等,受害者越會積極尋求法律資源及協助。
不過,王如玄表示,令人擔心的是,在33%實際遭受性暴力的受訪者中,高達4成不曾向任何人提及受暴事件,更只有1成被害者曾報警,若以衛福部每年約1萬件通報件數推估,實際發生的性暴力案件數令人震驚。她說:『(原音)那有出來求救的大部分都是跟朋友講,有專業協助的部分其實也只有3成多,這3成多裡面比較多的是去尋求心理諮商協助,所以也不是採取正式的法律途徑,那真的採取正式法律途徑,跟警察求助的只有1成,所以簡單講,有9成都是逍遙法外的。』
「暖暖Sunshine」性暴力倖存者匿名社群創辦人湯淨表示,根據性暴力受害者的匿名故事,大多數人未向外求助的原因是因為事發時年紀太小,無法辨認自己是否遭遇性暴力,或曾與對方有情感關係,也有些受害者是不願回想。而未報警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證據,因為受害者大多都不會在第一時間求助,因此後續採證就變得非常困難,且擔心周遭親友的反應,因此更難以承受案件進入司法的後果。
現代婦女基金會總督導張妙如指出,受害者不願對外求助主要有五大原因,包括性暴力的恐懼和羞恥、周遭知情者的默不作聲、加害者的持續威脅、處理流程的二度傷害、社會輿論的冷嘲熱諷。她並分享五大做法幫助受害者,首先是聆聽與相信,讓被害者感到自己不孤單;其次是幫助理解與處理受害者的狀態,如焦慮、憂鬱、睡眠問題等;第三是提供資源與訊息,鼓勵尋求專業組織的協助;第四是尊重受害者的決定,不強迫他們採取任何不想做的行動,如報案;最後則是建立支持系統,當得知有霸凌被害者的言論時,必須發聲制止或澄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