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當「以為」變成「因為」
許多心理學入門教科書都會要求學生思考:為什麼冰淇淋銷量與溺水率之間會呈現正比關係。在冰淇淋銷量大增的日子,溺水的人會比較多;同樣,冰淇淋銷量較小的日子,溺水的人數也相對較少。
吃冰淇淋應該不會引發溺水,而溺水的新聞應該也不會刺激人去吃冰淇淋。其實,是第三個因子:酷暑,造成這兩個結果同時發生。反之,冰淇淋在冬天的銷量較少,而冬天游泳的人數也變少,因此溺水人數也相對降低。
這個例子將我們帶到因果錯覺所造成的第二個偏見:當兩個事件同時發生時,我們會推論其中一個事件必定是由另一個事件所造成。
教科書舉冰淇淋與溺水的相關性當作例子,正是因為這兩者很難互為因果,但我們卻很容易看出是第三個未被提及的「共同因子」,造成這兩個事件同時發生。很不幸的,在現實世界裡,這種因果錯覺並非如此顯而易見。
大部分陰謀論的根據都是這樣的:在心裡有一個理論時,偵測到事件的模式,而這些模式似乎能幫助我們了解事件為何發生。基本上,陰謀論都是從巧合中推論原因。你愈相信該理論,就愈可能落入因果錯覺的陷阱。
陰謀論是因為我們的某個模式感知機制出差錯所造成的,相當於聖母瑪麗亞烤起司三明治的認知版本。有些陰謀論者早就相信小布希會策劃九一一事件,做為入侵伊拉克的藉口,因此他們很快就把他對「目睹第一架飛機撞上世貿大樓」的錯誤記憶,當作他預先知道這場攻擊的證據。
相信希拉蕊會不惜一切爭取總統提名的人,同樣很快下了定論,認為她對出訪波士尼亞遇襲的錯誤記憶,就是她為了選舉不惜說謊的鐵證。在這兩個案例中,人都把自己對當事人的了解,拿去配合事件,以形成某個模式。
他們推論出一個可能的原因,並且因為太過自信,而沒能注意到其他更高可能性的解釋。
像這樣的因果錯覺案例實在太多了,俯拾皆是,使得我們所開授的研究方法課班上的學生,毫無困難就完成了我們指定的功課:在最近的媒體報導中,找出一則僅僅根據一個關聯就誤推出一項因果關係的報導。
BBC上有一篇標題煽情的文章〈性愛保青春〉(Sex Keeps You Young),內容是報導皇家愛丁堡醫院的韋克斯 ( Dr. David Weeks)證明了「每週做愛三次以上的伴侶,比起每週平均做愛兩次的人,外表年輕十歲。」
這篇報導附帶了一張照片,圖說寫著:「規律的性愛『能夠讓你顯得更年輕。』」雖說做愛有可能讓人看起來年輕,但是看起來年輕也同樣可能導致更多的性愛;又或者,長相年輕代表了身體健康,而健康的身體又比較容易進行頻繁的性愛;又或者,看起來比較年輕的人,更有可能維繫性關係,又或是 …可能的原因多得講不完。
長相年輕與性活動多寡之間的統計關聯,並不能暗示其中一方造就了另一方。這篇文章的標題要是反過來寫成〈外貌年輕讓你性愛多多〉,推論性大致相同,但卻缺乏驚奇感,因此也較缺乏新聞報導性。
當然,有些相關性比較能夠反映出真實的因果關係。較高的夏季溫度比起溺水報導,前者更有可能驅使人大啖冰淇淋。統計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發展出一套很聰明的方法,來蒐集並分析相關數據,而這些相關數據能增加發現真正因果效應的機率。但是想明確測試某個關聯是否為因果,唯一的辦法—我們要再強調一次,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實驗來證明。沒有實驗,單靠觀察取得的相關性,在科學上只能算是「注意到一項巧合」。
許多醫學研究都採用一種流行病學研究法—計算並比較不同類組或是社群的人之間的疾病發生率。譬如說,某項流行病學研究可能會計算並比較「攝取大量蔬菜者」與「攝取少量蔬菜者」的整體健康狀況。這樣一個研究可能顯示,一生中大量攝取蔬菜的人,通常比少量攝取蔬菜的人更健康。
這個研究所提供的科學證據是:吃蔬菜與健康有關聯,但是並沒有支持「吃蔬菜能讓人身體健康」(或是「身體健康能讓人多吃蔬菜」)這類說法。吃蔬菜與健康,這兩者都可能是由第三項因子所造成的;譬如說,富裕可以讓人同時負擔得起美味新鮮的食品以及超優的健康保養。
行病學研究不能算是實驗證據,但在許多研究案例如吸菸與肺癌,可能具有潛在的因果關係,因此這種研究方式仍然是判斷兩項因子是否相關的最好方法。
【書籍資訊】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出版日期:2019.12.05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