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李登輝政府主政時期,邀請當時已卸任多年的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訪臺,並於臺北信義區進行公開演講。
時任桃園縣長(一年後即將當選為副總統)、民進黨籍的政治明星呂秀蓮,當時不僅出現在演講現場,並爭取到提問卡特的機會:「當閣下不斷提到人權及民主,請不要忘了臺灣人民為此(美國與中共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付出多少代價⋯⋯你是否欠臺灣一個道歉?」
卡特則當場回應:「我不認為自己需要道歉⋯⋯」呂秀蓮聽後立刻掉頭離開會場。
筆者記得當時接近 2000 年總統大選,呂秀蓮「踢館卡特」的演講現場,讓美國在台協會(AIT)猝不及防。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政要事後紛紛批評呂秀蓮「作秀失掉外交禮節」,在野的民進黨則全力支持呂秀蓮「基於人權、表達臺灣人民心聲」的舉動。
卡特總統,臺海兩岸褒貶不一的「美仁宗」
美國前總統卡特於 2024 年 12 月 29 日逝世,享嵩壽 100 歲。美國不分黨派的政治人物與西方各國政要,紛紛於第一時間發表弔辭,感念其貢獻。但對許多經歷過上世紀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風雨飄搖」年代的臺灣民眾來說,一談起這位美國的前總統,恐怕無法產生太多好感。
這是因為卡特在其總統任內,主導了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於 1979 年 1 月 1 日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卡特總統任內此番「背信棄義」之舉,在當時不僅引起不分朝(國民黨)野(黨外)的一致批評,也造成臺灣內部相當嚴重的政治動盪。
有趣的是,理論上應被對岸政權視為好友的卡特,卻也常被對岸網友戲稱為「美仁宗」,意指他「待人寬厚,但遇事不決」。主因在其多數重大決策,其實多半承接自前任總統、共和黨籍尼克森的佈局(包括「臺美斷交、中美建交」在內),且在執政尾聲時,更因諸多內外交逼的狀況造成民調低迷,最後黯然慘敗給雷根無法連任。
但另一方面,在其漫長的從政之路上,也充滿了堅韌特質和對普世人權與和平的堅持。
例如,當眾人以為卡特在競選連任慘敗後,其公眾服務之路也必會隨其政治生命嘎然而止時,他卻在卸任後成立了「卡特中心」(Carter Center),持續推動國際人道主義與和平倡議。卡特並於 2002 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廣泛地促進國際和平,倡議人權、健康衛生等全球治理」上的長年努力。
卡特中心在全球各國的眾多慈善事蹟,也讓卡特獲得國際輿論一個十分特殊的評價:「美國最傑出的卸任總統」。
回顧卡特的白宮之路:因「民權」而起
1924 年,卡特總統出生於喬治亞州一個不算富裕的務農家庭,爾後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並作為核潛艇官員服役。在父親去世後,卡特退伍回到家鄉、接管家族的花生農場。
從軍和務農的背景,理論上和美國政界距離遙遠,但卡特卻對家鄉的發展不均有許多想法,於是決定投身政治。他於 1962 年當選喬治亞州的參議員,專注於地方基礎建設、教育改革,尤其是在反對種族歧視上的鮮明立場,在美國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時代,豎立起良好的口碑。
1970 年,卡特當選為喬治亞州州長,任內致力於政府改革、推進種族平等及促進經濟發展,並留下一句名言:「嚴重歧視的時代已經終結」(The time for racial discrimination is over),公開彰顯他對民權運動的支持。其於州長任內樹立清廉愛民的口碑,也讓他之後邁向白宮之路更為順遂。
到了 1974 年,由於時任總統尼克森因「水門案」被迫辭職,副總統福特(Gerald Ford)接任後,卻隨即給予尼克森特赦。此舉不僅引發無數美國選民對共和黨政府的不滿,更對「華府菁英」們產生不信任感。
因此卡特在 1976 年的總統選舉中代表民主黨,以主打「外來者」的清新形象進行競選,選舉期間大談道德領導和政府透明度,以回應水門事件後美國民眾對政治的信任危機,最後順利擊敗福特,當選第 39 任美國總統。
宣示就職後,卡特依然主打「平民總統」的老好人形象,深入基層走遍全美各地,在執政初期獲得廣泛支持。美國輿論對卡特政府更有非常深厚的期待,認為他將能夠處理美國內政的諸多沈屙,包含:越戰後遺症、聯邦政府債臺高築、高失業率及通貨膨脹壓力⋯⋯等。
喬治亞州的普萊恩斯市,是卡特總統的家鄉。圖/Koapan@Shutterstock
回顧卡特白宮之路:因「外交」而終
然而,卡特總統在 1977 - 1981 年期間,卻遭逢國內外情勢的諸多不利因素,加上本身決策與執行不力,導致其任期後段時,其蓋洛普民調支持度甚至一度慘跌至 37.4 %,是該機構進行歷任總統民調以來,至今仍未被超過的最低紀錄。
其低迷的聲望,也導致卡特在 1980 年競選連任時,一面倒地慘敗給共和黨籍的雷根。
卡特政府內任的執政危機主要來自外交,特別是 1979 年的「伊朗人質危機」。當時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由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領導的「黑潮」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Shah of Iran),也讓伊朗國內的反美情緒高漲。同年底,伊朗激進武裝學生闖入美國大使館,扣押了 52 名美國外交官和公民作為人質,要求美國引渡流亡中的巴列維國王回國受審。
在全美高度關注下,卡特政府當時卻未能成功使用外交手段解決此一事件。直至伊朗人質危機持續了整整 444 天後,卡特政府最終採用五角大廈的「鷹爪行動」(Operation Eagle Claw),以風險極高的軍事入侵方式企圖營救人質。
救援行動最後卻因遇上沙漠風暴、以失敗告終,不僅未能營救人質,還導致 8 名美軍喪生,進一步損害了卡特的領導能力形象,也成為他連任失敗的主因,甚至直到近日,川普還因伊朗人質事件嘲諷卡特為「美國近代最失敗的總統」;卡特自己也認為,此生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即時營救人質脫困。
但平心而論,扣除伊朗革命引爆的人質危機與引發諸多國人憤慨的「中美建交」之外,卡特總統任內的外交政策並非一塌胡塗。例如:卡特總統任內緩解了埃及、以色列兩國多年的敵對,促成兩國領導人在 1978 年簽署《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讓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情勢得以舒緩;又如:卡特政府將巴拿馬運河主權逐步移交給巴拿馬,此舉也大幅改善了美國和拉美諸國的關係,並展現美國對國際法的尊重。當然,也有不少反對者認為卡特此舉是「出賣美國的國家利益」。
另外,「將蘇聯送入歷史墳墓」的是雷根總統,但卡特任內也不遑多讓,尤其以「卡特主義」制裁蘇聯,明確彰顯美國將捍衛波灣地區的利益,也讓蘇聯入侵阿富汗時元氣大傷。卡特任內並加速推動對蘇聯的經濟制裁,暫停糧食出口和科技合作,並在聯合盟國串連主要盟國抵制 1980 年莫斯科奧運會,是蘇聯在國際社會灰頭土臉失去一眾「社會主義小弟」,並直接導致國力步入衰退的關鍵之一。
「美中臺關係」的變化,並非一人功過
儘管多年後回顧其相關政策,其實卡特政府可謂「功過參半」。但其處理國際問題、尤其是伊朗人質危機時,經常表現出的決策緩慢與反覆,卻在當時長期為美國媒體所詬病,並給美國民眾留下了「軟弱無能」的印象。外交政策的游移不定外,其國內的經濟改革政策效果亦不彰,美國經濟在其任內嚴重趨緩疲弱,也導致他失去一度對其充滿期望的民心。
不過,卡特總統對「美台斷交」一事處理倒是相當「果斷」,讓中華人民共和國迅速收到「中美建交」的大禮。卡特總統當時認為,美國盡快與中共建交,不僅有助降低中共與鄰國的緊張關係、改善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更能在地緣政治衝突中,形成對蘇聯的戰略牽制——但這一「大戰略」其實早已始自尼克森政府時期的「(美中)破冰外交」,卡特只能說是「尼規卡隨」的執行者而已。
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卻成為與尼克森同為共和黨籍的總統候選人雷根,在競選時經常用以攻擊卡特的議題,雷根當時甚至作出「當選後將重新與中華民國建交」的競選承諾,展現出十足硬漢的銀幕特質──但後來的結果也如我們所知,雷根高票當選主掌白宮後,也遵循了當時的美國外交政策大方向「聯中制蘇」,進而間接促成了蘇聯的解體。
1980 年雷根於南卡羅萊納州造勢現場。圖/James Housand@Shutterstock
由此可知,正如當時從尼克森、卡特到雷根以降,歷任美國總統在當時對「美中(共)建交」的決策保持一致;自(共和黨的)川普到(民主黨的)拜登,再到川普時,美國外交經貿如今的「美中抗衡」大戰略,也非一人一黨可以立刻逆轉。在趨勢浪潮下的國策方向,無論實際執行的是哪位總統,不變的永遠只有「美國利益優先」。
當然,對無數經歷過「中」(華民國)美斷交年代的臺灣人而言,卡特仍是一個讓人五味雜陳的前美國總統。當時「中」美建交、「中」美斷交的新聞一出,不僅讓政府措手不及,更讓許多臺灣民眾走上街頭,蛋洗美國大使車隊。
如今時過境遷,卡特總統也自人生和歷史的舞台中安詳謝幕。且讓我們以平和的心情回顧過去,並且更加重視、放眼未來。
【延伸閱讀】
●又被斷交了,我們能怪誰?──想讓世界看見台灣,我們要先能「看見自己」
●「除了前任總統,沒人知道當總統是怎麼回事」──所以他們成立了「總統俱樂部」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38
Ruben
欠蔣經國,不欠井底毒蛙,哈哈哈哈哈!
01月03日12:29
Denise
就是個壞人嘛, 川普都說了
01月04日01:11
shimizu
日本欠台灣的道歉更多哦,民進黨趕快去要求日本首相和天皇下跪道歉。
01月03日23:02
Kevin's📱@🇹🇼
符合美國最大利益,為何須要道歉 !?
01月03日17:14
嘉美
好人不長命,禍害留萬年。
01月03日13:0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