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MIT台灣誌》開播18年宣布收攤 麥覺明自嘲「中年失業」

鏡週刊

更新於 2020年01月03日09:29 • 發布於 2020年01月04日05:42 • 鏡週刊

**紀錄台灣地方人、事、史、地、物的行腳節目《MIT台灣誌》於29日無預警宣布收攤,令死忠粉絲十分不捨。製作人兼主持人麥覺明近期宣傳首部生態電影《黑熊來了》時,也坦言《MIT台灣誌》因製作費有限,報名金鐘獎時所遇上的困境。

**

《MIT台灣誌》開播18年,口碑收視兼具,更勇奪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主持人獎」「行腳節目獎」「非戲劇類節目最佳導演(播)獎」3大獎肯定。麥覺明透露,目前電視台一集節目製作費多在10萬至20萬元間,甚至還有的行腳節目製作費不到10萬元,假設《MIT台灣誌》報名自然科學紀實節目項目,會遇到的對手不外乎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或是公共電視,「他們這種都是1年拍2、3集,1集製作費幾百萬,拍3集就可以送金鐘獎,但《MIT台灣誌》卻是經年累月在拍攝的節目,1週出1集、1年出52集,基礎出現落差,這是我們在跟別人競爭時的一個難處。」

麥覺明製作、主持的《MIT台灣誌》宣布停播,他在臉書直播自嘲「中年失業」。(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麥覺明製作、主持的《MIT台灣誌》宣布停播,他在臉書直播自嘲「中年失業」。(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提供)

雖然製作費有限,但《MIT台灣誌》3度成功敲鐘,讓麥覺明獲得信心。「也許我們沒有花很多錢和時間製作,但也得到獎了,有時候我覺得只要認真去做,還是可以做出評審喜歡、肯定的節目。」

麥覺明認為,有的節目會以比較灑狗血的方式吸引觀眾,但《MIT台灣誌》的特色在於以「真實」「自然」的記錄方式呈現節目,長期下來累積了一批忠實觀眾跟著節目共同成長。雖然日前麥覺明透過臉書直播宣布《MIT台灣誌》吹熄燈號,不捨稱節目就像「我的小孩」,現在必須暫時停下來,他也非常難過,更自嘲現在處境猶如「中年失業」,粉絲除湧進臉書替他加油打氣,亦留言盼公視能接手。

深山裡攝影器材故障 找三鐵選手當「快遞」支援
遠征聖母峰卻含淚撤退 他說最寶貴的是「學會放下」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丫興
    還有蔡衍明 大師鏈啊
    2020年01月05日00:18
  • Sophia.amma
    這半年一直在看這優質節目,才知道臺灣美麗的山景,節目很棒充滿歡笑活力與朝氣熱情,停了很可惜!希望能有機會再見到這麼棒的節目!
    2020年01月04日07:56
  • 建元
    "蔡衍明"家族集團那麽富裕,旗下擁有"中時"、"中天"、"中視"、"旺旺集團"…等等,資金雄厚,怎麼會沒有錢呢?!…如此優質的節目就這樣讓它給停播了,真的非常可惜!
    2020年01月04日07: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