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百年來影像看歷史

客家電視

更新於 05月17日13:24 • 發布於 05月17日12:00 • 陳郁心 黃映婕 臺北

不同時代的藝術家,是如何透過創作,表達當時的環境氣氛與內心的想法呢,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展出日治時期到近代,50名影像藝術家,187件相片與多媒材作品,希望觀展者透過影像,能感受到臺灣大環境的脈動。

幽暗展間宛如時間廊道,周圍作品是從日治時期到當代的藝術家,使用多種媒介,展現自我和社會樣貌。

像是日治時期的影像創作者,大多如客家籍攝影家鄧南光般,較注重臉部表情、穿著打扮和布景,靜坐一處的拍攝手法,而另一邊相片,迷茫、虛無、隱晦,也多少透露戒嚴期間的肅殺氛圍。

近代藝術家,則拜數位工具和後製軟體所賜,多媒材的融合,作品獵奇、虛幻,就呼應現代人,生活在網路虛擬現實真假交織的世界。

策展人 陳永賢:「展覽裡面我們看到一個當代性,這個當代性裡面呢,很多的藝術家透過不同的實驗,那透過不同的一個技巧,然後把他的一個生命的經驗,那把他的生命故事反射在他作品當中。」

參展藝術家代表 姚瑞中:「臺灣真是一個寶島啊,這個、這個在這樣的,自由民主的環境之下,才有辦法讓大家這樣子胡搞瞎搞。」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展覽,通過影像等呈現了不同藝術家,對於自我身影的探索和表達,也帶領觀展者,回顧臺灣不同年代社會的演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