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45歲張女士因心臟衰竭緊急就醫,初步檢查發現三條心血管嚴重阻塞,且低密度膽固醇數值超過250 mg/dl,相當不尋常,進一步透過基因檢測,才確診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經血脂標靶抑制劑治療三個月後,總算回到正常值,也提醒民眾務必嚴控「壞膽固醇」,以降低日後發病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患者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LDL)超過250 mg/dl(正常值應小於130 mg/dl),因臨床上此數據並不多見,懷疑可能是先天性疾病,進一步送基因檢測後,果然確診患者是因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但因長期未發現,以致於加速動脈血管硬化,發生心臟衰竭。
王志偉介紹,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疾病,會造成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攀升,而低密度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是評估冠心病的關鍵指標,當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濃度過高,容易在血管壁堆積,並與纖維蛋白原、血小板、巨噬細胞等作用,造成血管粥狀硬化,進而阻塞血管,大幅致死風險。
王志偉指出,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其低密度膽固醇需降至70 mg/dl以下較為安全,而以往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會透過服藥方式治療,但療效不佳,且容易肌肉痠痛,故現在針對如張女士的患者,經健保署審查醫藥專家會審後,可評估使用血脂標靶抑制劑新藥(PCSK9抑制劑)。
因急性冠心病再發生率相當高,該抑制劑能有效降低壞膽固醇達50%~60%,根據國外大型研究顯示,亦可協助壞膽固醇超過100 mg/dl的急性冠心症患者,降低未來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24%、死亡率降低至少三成,這位患者注射三個月後,低密度膽固醇也順利降至70 mg/dl以下。
醫師提醒,並非每一位患者皆能使用這款新藥,需經由醫師評估,並經健保審核才能使用,針對低密度膽固醇過高的民眾,平時盡量以不飽和脂肪取代飽和脂肪、限制含糖類或酒精的食物及飲料,每天多吃蔬菜水果,才能保持血管健康。
留言 0